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咬文嚼字,收获无限精彩

  • 投稿图伦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19次
  • 评分4
  • 14
  • 0

江苏宜兴市阳羡小学 (214200) 曹 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一系列的语文能力。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开发潜能,形成能力。

一、揣摩关键词,“嚼”出语言的厚重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

【案例】《卧薪尝胆》教学片段

(出示)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为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师: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勾践夫妇衣衫褴褛,他们正在为吴王舂米,都累得满头大汗了。

生2:我仿佛看到勾践在为吴王驾车,而勾践的妻子正在马厩喂马呢!

生3:我仿佛看到大冬天里,勾践的妻子正在为吴王洗衣服,她的手冻得通红,像个胡萝卜一样。

师:越王勾践在吴国和越国的衣食住行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填空:

越王勾践

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_______________,在吴国_______________。

生(众):越王勾践

在越国穿的是绫罗绸缎,在吴国穿的是粗麻破衣;

在越国住的是豪华宫殿,在吴国住的是简陋石屋;

在越国吃的是山珍海味,在吴国吃的是剩饭残羹;

在越国指挥千军万马,在吴国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师:除了这些屈辱,通过查找资料,你还知道越王勾践受过哪些屈辱呢?

生4:越王勾践强装欢笑为吴王跳舞。

生5:越王勾践每天都为吴王洗脚。

生6:一次吴王生病,勾践居然自告奋勇为吴王尝大便。

……

师:国君一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现在,作为一国之君的越王勾践却成了吴王的奴仆,那真是——屈辱啊。文中有五个字就包含着所有的屈辱。

生(众):受尽了屈辱。

师:让我们读出越王在吴国遭受的屈辱。

《卧薪尝胆》是一篇蕴涵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越王勾践为何要卧薪尝胆?是怎样卧薪尝胆的?这是文章的难点。教学中,教师紧扣“受尽了屈辱”这五个字,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走进了这个历史故事,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国之君的越王所受的是奇耻大辱,为下文的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埋下了伏笔。抓住这个词,轻而易举地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比较品读,“嚼”出语言的精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却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师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意义。

【案例】《槐乡五月》教学片段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师:句子中有好几个带“香”的词语,你们找到了吗?

生1: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

师:我们注意这三个词:清香、醇香、浓香……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生2:香味由淡到浓。

师:这几天我们宜兴的特产——乌米饭上市了,好多小朋友家里会烧。刚刚走进屋子的时候闻到的是——(淡淡的清香);走进厨房,啊,沁人心脾,闻到的是——(醇香);端起了饭碗,把饭放进嘴里嚼嚼,这香味是——(浓香)。这三个词,该怎么读?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妙,虽然不带香字,但却让人感到香味无处不在。你能找到吗?

生3:是“浸”字。

师:什么意思?

生4:泡、沉。

师:为什么不用“泡、沉”,而用了“浸”呢?妙在哪里?

生5:让人感觉到,整个人都被香气包围了,整个槐乡到处洋溢着香味。

生6:槐乡的小草是香的,天空是香的,房子是香的,槐花是香的……总之,到处都是香的。

师:是啊,你们也成了一个个香孩子了!香气太浓了!吸口气,鼻子闻得到,手一抓,好像能抓得到,眼睛一睁,好像也能看到一样。五月的槐乡处处飘香,让人如痴如醉。现在,男女生比赛读,让我们通过朗读表现出槐花的香。

教师先把“浸”与“沉、泡”等进行换词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解读,唤起了学生生活经验中对“香”的美好记忆,学生敏锐的语感就能得到有效的积累和培养。通过反复咀嚼,学生既理解了词的真实意义,又体会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神来之笔”与独具匠心。

三、激活想象,“嚼”出文字背后的意境

凭借想象,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延伸语言相关的形象,能使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切的心理,促进学生的直观感受。

【案例】《世界多美呀》教学片段

(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像“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生1:红彤彤,粉嘟嘟,绿油油,黑乎乎……

师:小鸡透过小小的洞眼不只是看到了天空、树木、小河,还看到了更多的美景呢!句子后面的六个点叫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很多。快,睁大眼睛和小鸡一起去看吧!

(播放动画)

师:谁来帮小鸡说一说,它透过洞眼,又看见了什么?要是能用上刚才读的词就更好了。

生2:红彤彤的太阳。

生3:粉嘟嘟的脸蛋。

生4:绿油油的麦苗。

……

师:小鸡明白了,世界并不是黄乎乎的,世界可美呢!

教师抓住文本,引领学生细细地品味欣赏,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并内化文本语言,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丰满,言语诗意,进步一提升了自己的言语品质。

四、品味语气,“嚼”出深藏的情感

课文中的语气词,有时不同的读音会有其特殊的表意作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语气词的读音上多思、多想,体会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情感。

【案例】《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段

(出示)啊,那上面还有人哩!

师: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生1:啊(第二声),那上面还有人哩!这样读就体现出了作者的惊讶、诧异、不可思议,因为作者没有想到这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上会有人。

师:明白了,你想表达出作者的惊讶。还可以怎么读?

生2:啊(第四声),那上面还有人哩!我想表现出作者的激动、赞叹。

师:没看到人的时候就已经激动兴奋了,看到人之后就更加激动兴奋了。还有不同吗?

生3:啊(第三声),那上面还有人哩!我想表现出作者的疑惑,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波涛汹涌的黄河水,看着就让人胆战心惊,现在居然有羊皮筏子,而且上面还有人,怎能不叫人疑惑呢?

在揣摩中学生懂得了这个字读音的匠心所在,体味出了艄公的智慧和英雄气概,学生的感情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有时候,一个字的读音也能成为分析课文的关键。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使语文课堂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语文有了情感、有了依托的载体。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能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就一定能收获无限精彩!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