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探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策略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01次
  • 评分4
  • 57
  • 0

李延杰

山东省沾化县冯家镇第九小学256800

【摘要】古诗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在教学中应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会朗读体验感悟

〖HJ0.9mm〗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1.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2.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教师对朗读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来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第二阶段,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这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3.多元解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大胆创造

3.1改写

小学阶段的古诗,大多是写景叙事之作,只要稍稍想象,都可以将其改写,或景物片段,或故事小品,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可以让学生将彩云、江流、船行的变化以及猿猴在山上的生动情景加以描写,将一幅长江三峡的美景跃然纸上,《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都可以这样做,这实际上是由读到写的转换,这对习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现实意义。

3.2拓展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古诗教学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教学《示儿》一诗时,古诗学习完了,大部分学生心存"诗人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是否实现了"的疑问。可以把这首诗的后几句告诉给学生:"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已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3.3课前一分钟讲话

可以利用"课前一分钟讲话"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介绍课外所读的古诗,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方式解读诗句内容,帮助自己"胸有成竹",从而得以上台表达出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达到"自圆其说"。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古诗的自主性,而且延伸拓展,加大阅读量,真正把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深植于儿童的脑海,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古诗教学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写作的能力。

其实诗歌教学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思考、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向导,学生自然学习起来格外带劲。我在教学当中尝试过如下做法:

3.3.1画诗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画画特别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用具体的图画表现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种形式了解学生是否准确把握古诗意境。如《登鹳雀楼》,让学生通过群山、大河、落日、高楼、色彩的对比在画面的铺陈,感受画面的壮阔雄浑,心旷神怡,这也比简单的读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3.3.2演诗

古诗词语言凝练,其中故事情节强、人物形象丰富的古诗特别适合表演。如《悯农》,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农民耕种的情形,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加深了内心体验。又如在《回乡偶书》中,在学生想象画面之后,老师请一个学生做诗人贺知章,又请几个同学做村上的孩子表演当时的情形,这样就促使孩子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同学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

总而言之,诗歌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古诗中的教学中,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以上所述几点,不是完全独立的,都是交叉的,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要多管齐下,努力为学生创设诗歌情境,"还原历史意境",让学生完全徜徉在古诗美景中真正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素养,为将来学习文言文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才是真正实现诗歌的素质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玉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2年02期?

[2]张德忠;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意义[J];新课程(教师);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