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会计准则如何取得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协调,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并且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进行比较,尤其是对其主要差异及其原因作出客观的有说服力的分析。应当是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建议
1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在促进国家会计准则趋同问题上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努力发展与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例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重估价模式”,而我国只能采用“成本模式”。作为企业会计准则我国已与国际会计准则有些方面保持了一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具体准则有些方面并没有涉及,涵盖范围比较小,不过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我国不能够一味地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不管到底适不适合我国本身的国情,我国都要有选择地借鉴。我国会计准则的特色之处,我国单独设置了“债务重组”,显示出了我国的优势之处。由此可见,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在一些具体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上存在差异,除了收入、或有事项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其他准则都或多或少地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毕竟国与国之间在很多事情上并不相同,所以只有充分考虑存在差异的原因,才能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
2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2.1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方面考虑。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借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加以制定的,其所依据的经济背景也主要是以西方国家较发达的经济环境作为基础,然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经济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于是,对于我国的一些特殊事项国际会计准则并未规定,所以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既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也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否则只是一味地借鉴,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2从法律环节方面考虑。法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经济环境的制约,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为依据,而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比较完善,使得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比较完善,而且准则的制定政府很少干预,主要由民间组织决定,会计规范比较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其会计信息强调真实性和公允性。从法律制度方面看,我国属于大陆体系,国家法律条款规定的内容必须予以遵循,而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必然受到包括国家法律等多方面的制约。
2.3从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方面考虑。西方发达国家以私有制经济为主体,其制定的会计准则目的就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投资者的权益维护是为资本市场而服务的。然而,由于我国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这决定了我国准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政府而服务的。政府为实现其社会主义目标,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使政府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动因分析
3.1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的需要。跨国公司具有了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种资源的能力和渠道。而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不利跨国公司信息汇总。跨国公司迫切需要国际间会计准则统一。出于优势互补、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增加利润乃至战略防卫和发展等目的,跨国公司需要更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体系,以建立更高效的管理系统。
3.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目前,许多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因没有国际通行的资本技术标准,跨境融资艰难或无法进行。会计准则可度量资本运动的健康状况及其成果。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也必须统一。会计准则趋同可减少国际经济生活和国际金融活动的风险和曲折,又可保障和促进国际经济、国际金融活动有效运行和发展。
4我国会计准则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建议
4.1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由于我国目前将基本准则既当作会计准则又作为会计概念框架,没有完整的理论去指导它,从而非常不利于我国会计的发展与完善,所以我国应当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从而使我国的实务操作更加规范,以便增强准则的指导性。我国应当尽快吸收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会计环境下,逐步建立起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4.2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要发挥作用,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兼顾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应当广泛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还要加强对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尽可能制定出既有利于维护我国利益、又有利于促进会计国际化、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在原则上前后一致的具体会计准则,尽量保持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
4.3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水平,然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甚高,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素质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很难适应会计准则国际化,于是我国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以便培养会计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4.4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一个健全有效的会计标准体系,应该能够与其他经济法规实现很好的链接与配合,同时也需要配套协调的其他经济法规作为支撑。应尽快修订、完善不协调的经济法规。我国应该尽快修订一些不协调的经济法规,建立健全中国会计法规体系。目前,环境因素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还要应借鉴西方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经验。
5结论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持续、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不能总是被动接受,而应当主动进行协调。我国在关注本国准则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更多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影响。应借鉴西方的优秀成果,完整把握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趋同是方向,非完全等同,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应是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王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2]杨静.浅析我国会计趋向国际化[J].消费导刊
[3]王泽华.当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