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明
收稿日期:2014-12-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软件产品开放式创新中的用户创新整合研究” (71002094)
作者简介:陶永明(1976- ),男,山东淄博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技术创新及质量管理研究。E-mail:taoym@dufe.edu.cn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对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由于在开放式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主导地位的创新知识类型的不同,使得吸收能力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存在产业差异性。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果数据对比证实,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对科技驱动型产业的中介作用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更大。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开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建议,我国的经验驱动型产业应该适当提高技术创新的开放度,而科技驱动型产业应该把握好开放度,注意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获取的平衡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吸收能力;开放式创新;知识黏性;产业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4-0117-06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以及商业竞争持续加剧,企业需要进行开放式创新,同时利用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创新资源,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和机理十分复杂,Chesbrough[1]提出对于受到腐蚀性因素影响的产业类型,企业即使不进行开放式创新的活动,组织拥有的专用知识和技术也会通过各种途径溢出企业,使得内部研发回报率降低。但同时他也认为不是所有产业对开放式创新都是适用的,对于一些还没有受到腐蚀性因素严重影响的产业,封闭式创新的模式仍然是有效可行的。Song等[2]的研究指出,技术相关能力与其绩效之间关系的强度,在高技术动荡环境中比在低技术动荡环境中更强。另外,陈钰芬和陈劲[3]指出,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实施过程中向外部组织开放的倾向是不同的,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也有差异。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产业的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是存在差异的,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非常大的吸收能力,其在不同类型产业中的作用会有什么不同呢?本文旨在研究吸收能力在不同类型产业的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差异性。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对技术创新投入模型中不同产业类型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证检验研究假设并提出相应结论。
二、文献综述
1.科技驱动型产业和经验驱动型产业
Pavitt[4]的创新行业分类法是Pavitt被引用最多的研究成果,并且在研究创新过程和市场动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企业的创新源、用户需求的性质以及筹资方式等,Pavitt把企业分为四种类型,即科研支持型、专业供应商型、供应商主导型和规模型。尽管Pavitt的分类停留在企业层面上,但这种分类方法常常被视为分析产业间技术状况差异的典型方法[5]。考虑到在解释国际贸易流量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Pavitt的产业分类法又被用于调查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Jensen等[6]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两种模式:基于科学技术的创新模式(STI-Mode: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和基于经验的创新模式(DUI-Mode:Learning by Doing,Using and Interaction)。基于科学技术的创新模式就是由科学技术驱动、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创新,这种创新模式需要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和研发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创新结果的实现建立在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上;基于经验的创新模式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通过在创新实践中对技术使用效率的改进和提高来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就是这类创新的成功。
陈钰芬和陈劲[3]在Pavitt的产业分类基础上,把产业按照科技驱动型产业和经验驱动型产业分成两类。科技驱动型产业(STI Industries: Science-Technology-Driven Industries)是指创新过程中以显性的科技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通常包括电子、通讯设备、软件业、生物制药、化学和航天产业等;经验驱动型产业(DUI Industries: Experience by Doing,Using and Interaction Driven Industries)是指创新过程中以隐性的技术诀窍为基础的产业,通常包括纺织服装业、食品工业、汽车工业和传统制造业等。
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1958年,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Polanyi[6]首先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他指出,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指能够通过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等形式进行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指不能被直接表达的知识,如做事情的经验等。
关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其他相关概念,Davenport和Prusak[7]定义隐性知识为隐性、复杂的知识。Sternberg[8]认为,隐性知识是实践知识的例示。王众托[9]指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形体动作或感官接受而获得的感觉与体验,王众托给出的中文提法是:意会性知识和言传性知识。日本学者Nonaka[10]给出的日文界定是:暗默知识和形式知识。
隐性知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一定的影响。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知识因素较多,从隐性知识角度出发,一方面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作用;另一方面是部分隐性知识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并不是通过其显性化过程来实现的,而是通过隐性知识的学习、共享或传递来实现的。这些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影响。
知识的隐性和显性并非是绝对的,大部分知识都同时具有隐性和显性的特点,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隐性的或是植根于隐性知识的。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知识有其整体性的自然属性,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分是不可能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问题也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
3.知识黏性与知识转移
Von Hippel[11]于1994年提出粘滞信息(Sticky Information)和信息黏性(Information Stickiness)的概念。他认为在创新问题解决过程中,信息的获取、流动和在新位置使用都需要付出成本,这就是信息的粘滞(Sticky)。同时他又创造了粘滞信息的新名词,将信息的黏性(Stickiness)定义为把该信息转移到指定位置付出的代价。学术界普遍认为Von Hippel所指的信息就是知识,所以此后沿用了他的研究,定义了粘滞知识(Sticky Knowledge)和知识黏性(Knowledge Stickiness)的概念,继续沿用其核心含义也就是知识流动的难度。
Szulanski[12]将知识“内部黏性(Internal Stickiness)”定义为“知识在组织内部转移的难度”,他还将“粘滞知识”定义为具有黏性的知识,将“知识黏度”定义为转移这种知识的难度。他指出,组织内部的知识黏度并不能很好地用知识转移成本解释,知识转移成本只能解释“基于转移过程的”知识黏度,用来解释“基于转移结果的”知识黏度需要用变数(Eventfulness)来解释。Simonin[13]提出了知识模糊(Knowledge Ambiguity)的概念,认为其含义与内部黏性和粘滞信息是相同的。还有其他一些学者,虽然没有直接使用黏度(Stickiness)这个概念,但也表示出了类似的意思,如知识相对不可移动、知识拥有者和知识寻求者之间的不可模仿性、技术知识粘滞于局部环境等。
知识黏性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知识黏性的相对性是指知识的黏性并不仅仅取决于信息本身的属性,还受到特定的知识转移主体和环境的影响,同一知识对于不同的转移主体和转移环境会显示出不同的知识黏性。知识黏性的动态性是指知识黏性会在知识转移的不同阶段,随着知识源和知识受体的特点、关系和媒介等因素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知识的黏性会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Von Hippel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粘滞信息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可以用“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办法使创新过程得以加速,加快解决在用户和制造商处存在粘滞信息时给创新带来的问题[14]。Hoopes和Postrel[15]的研究指出,粘滞知识的存在为企业实现知识共享带来了困难,容易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如何对粘滞知识进行处理,对企业提升竞争力非常重要。
知识黏性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认知因素、转移环境和转移动机三个方面,而知识的内隐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是重要的原因。转移的知识越是具有隐含性、复杂性和模糊性,这样的知识黏性就越大,成功的转移也就越困难。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隐性知识具有更大的知识黏度,隐性知识的转移较显性知识更为困难。基本上可以认为,隐性知识较显性知识的黏性大,知识转移的成本也较高。
三、研究假设
2.研究假设
对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其技术创新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创新知识类型是存在差异的。科技驱动型企业以知识黏性小、易于转移的显性知识为主导地位,经验驱动型企业以知识黏性大、不易于转移的隐性知识为主导地位。在技术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吸收能力对于显性知识的作用明显大于其对隐性知识的作用,在开放式创新的外部技术获取过程中,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能够更加明显地体现在科技驱动型企业之中。因此本文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提出基本研究假设: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在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作用中存在产业差异,在科技驱动型产业中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比在经验驱动型产业中更大。
1.内部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影响作用的行业差异性
企业吸收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知识存量的大小,企业知识存量的增加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科技驱动型产业来说,创新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知识较为显性化、黏性较小的显性知识,内部研发投入通过增加企业知识存量来提高企业对于外部技术资源的吸收能力。经验驱动型产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知识是创新过程中积累的隐晦知识和技术诀窍这些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其知识黏性较大。因此,企业通过从外部进行技术购买或合作研发等方式获取隐性知识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来说,通过内部研发投入增加企业知识存量从而对企业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内部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作用,经验驱动型产业比科技驱动型产业更大。
2.技术购买投入对吸收能力影响作用的行业差异性
科技驱动型产业以显性知识为主导,知识的流动性更高,通过简单技术买卖契约、专利转让、技术特许、生产许可、交叉许可和设备交易等市场交易手段进行资源交换的合作方式,通过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可以增强组织整体的知识存量,增进整个企业的知识,增加组织的吸收能力。经验驱动型产业以隐性知识为主导,知识的流动性较科技驱动型产业低,但是通过技术买卖契约、专利转让、技术特许、生产许可、交叉许可和设备交易等市场上述交易手段进行资源交换的合作方式,通过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仍然可以增强组织整体的知识存量,增进整个企业的知识,从而增加企业的吸收能力。虽然长期的技术购买行为容易形成外部依赖,可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但是无论对科技驱动型产业还是经验驱动型产业来说,外部技术购买行为仍然是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过程中重要的创新资源获取方式。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技术购买投入对吸收能力的作用,科技驱动型产业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更大。
3.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影响作用的行业差异性
科技驱动型产业以显性知识为主导,知识的转移成本较低,通过研发联合体、合作产品开发、产业标准联盟和联合制造等方式进行的合作化运作方式,通过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可以增加知识和技能储存,增强组织知识平台,从而增加组织的吸收能力。经验驱动型产业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知识转移难度较大的隐性知识,因此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比科技驱动型企业小一些,但是研发联合体、合作产品开发、产业标准联盟、联合制造等上述四种方式进行的合作化运作方式,通过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仍可以增加知识和技能储存,增强组织知识平台,达到增加组织吸收能力的目的。通过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作用,科技驱动型产业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更大。
4.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作用的行业差异性
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的知识存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企业知识存量又能够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驱动型产业的知识以显性化知识为主,知识的流动性相对经验驱动型产业更高。企业利用吸收能力实现企业将外部新知识和企业先验知识的整合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驱动型产业的创新知识以隐性知识为主,知识的黏性相对科技驱动型产业大,因此经验驱动型产业利用吸收能力实现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整合利用的作用比科技驱动型产业低,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效果也比科技驱动型产业低。但是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吸收能力仍然应该能够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动力,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出贡献。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科技驱动型产业比经验驱动型产业大。
5.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作用的行业差异性
科技驱动型产业的知识以显性化知识为主,知识的流动性相对经验驱动型产业更高,吸收能力的作用也更大。具有高水平吸收能力的企业能更有效地实现技术转移,更能影响创新技术在企业内部的扩散以及获取更好的技术转移效益和知识转移绩效。经验驱动型产业的知识以隐性知识为主导,知识的流动性相对科技驱动型产业低,因此,吸收能力的作用也较科技驱动型产业小。但是经验驱动型企业仍能影响创新技术在企业内部的扩散以及获取更好的技术转移的效益和知识转移绩效。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科技驱动型产业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更大。
四、研究模型与实证检验结果
1.研究模型
本文采用陶永明[16]建立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投入模型,将内部研发投入、技术购买投入和合作研发投入)作为自变量,将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将技术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验证了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投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2.样本收集和描述性统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通过现场发放纸质问卷、电子邮件发放问卷和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共发放问卷568份,回收问卷316份,其中有效问卷262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5.6%和46.1%。依照陈钰芬和陈劲[3]对产业分类的模式,本文将产业划分为科技驱动型产业和经验驱动型产业。调研收集到有效样本数据262个,其中科技驱动型产业样本数据110个,经验驱动型产业样本数据152个。样本中科技驱动型产业包括:固定和移动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业34家,计算机维修和系统集成业14家,软件产品、数据处理和软件技术服务业44家,电子、通信和计算机制造业10家,医药、生物制品制造业8家。经验驱动型产业包括:食品、饮料、木材和家具制造业28家,机械、电气和仪表制造业44家,石油、化学和塑胶制造业38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2家,金属、非金属制造业14家,其他制造业6家。样本行业覆盖科技驱动型产业和经验驱动型产业各个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信度效度检验
本次调研收集到的262个有效样本数据中,科技驱动型产业样本数据110个,经验驱动型产业样本数据152个。通过分别对各样本数据中变量的信度、效度分析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良好的收敛效度,各样本数据中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判别效度分析的结果,AVE的平方根均大于该因子与其它因子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这表明量表的不同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4.路径系数及显著性检验
对通过信度效度检验后的数据样本,采用SmartPLS2.0 M3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运行PLS 算法(PLS Algorithm),并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对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和评价,得到各样本检验路径系数及显著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五、结论及建议
1.结论
第一,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无论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还是科技驱动型产业,内部研发投入都对吸收能力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内部研发投入对于吸收能力的作用路径系数,经验驱动型产业达到0.5065且显著支持,科技驱动型产业为0.2150且显著支持,因此假设1得到验证支持。
企业吸收能力的强弱与企业知识存量的大小密切相关,通过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可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内部研发投入通过增加企业知识存量来提高企业对于外部技术资源的吸收能力。经验驱动型产业的创新过程以隐性的生产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诀窍为基础、以隐性知识为主导,而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其知识黏性相对较大,因此企业通过外部的技术购买或合作研发等方式获取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因此经验驱动型产业主要通过内部研发投入达到增加企业知识存量的目的。结果显示经验驱动型产业通过内部研发投入对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路径系数比科技驱动型产业的更大,说明经验驱动型产业通过内部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比科技驱动型产业更为重要。
第二,表3结果显示,科技驱动型产业的技术购买投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没有得到显著性支持,经验驱动型产业的技术购买投入对吸收能力呈现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路径系数0.2978)且显著支持,假设2没有得到数据上的验证支持。
从理论上分析,科技驱动型产业以显性知识为主导,知识的流动性更高,通过简单技术买卖契约、专利转让、技术特许、生产许可、交叉许可和设备交易等市场交易手段进行资源交换的合作方式,通过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可以增强组织整体的知识存量,增加知识和技能储存,增强组织知识平台,增进整个企业的知识,从而增加组织的吸收能力;经验驱动型产业以隐性知识为主导,知识的流动性较科技驱动型产业低,因此技术购买投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应该不如科技驱动型产业作用大,但是通过技术买卖契约、专利转让、技术特许、生产许可、交叉许可和设备交易等市场交易手段进行资源交换的合作方式,通过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仍然可以增强组织整体的知识存量,增加知识和技能储存,增强组织知识平台,增进整个企业的知识,从而增加组织的吸收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了经验驱动型产业技术购买投入对提高企业吸收能力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而研究结果中科技驱动型产业的技术购买投入对吸收能力作用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科技驱动型产业长期的技术购买行为更加容易形成外部依赖,对企业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负面影响造成的。
第三,表3结果显示,无论科技驱动型产业还是经验驱动型产业,合作研发投入对于吸收能力都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得到显著性验证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科技驱动型产业,合作研发投入对于吸收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2980,这比较经验驱动型产业合作研发投入对于吸收能力影响路径系数的0.1515数值更大一些,这说明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对于科技驱动型产业比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更为重要一些,因此假设3得到验证支持。
企业通过研发联合体、合作产品开发、产业标准联盟和联合制造等方式进行的合作化运作方式,通过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增强组织整体的知识存量,增加知识和技能储存,增强组织知识平台,增进整个企业的知识,从而增加组织的吸收能力。因此无论科技驱动型产业还是经验驱动型产业,合作研发投入对于吸收能力都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由于经验驱动型产业以隐性知识为主导,隐性知识黏性较显性知识大,知识的流动性较科技驱动型产业低,因此能够通过合作研发方式获取的创新知识较科技驱动型产业较少。而企业的知识存量是决定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科技驱动型产业来说,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更大。
第四,表3结果显示,对于科技驱动型产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路径系数达到0.4366且显著支持;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不显著,假设4没有得到显著性验证支持。
通过吸收能力实现企业外部新知识和企业先验知识的整合利用,并且产出新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了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科技驱动型产业的知识以显性知识为主,知识的流动性相对经验驱动型产业更高。因此科技驱动型产业中的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非常显著,研究结果显示了这一点(作用路径系数达到0.4366)。经验驱动型产业的创新知识以隐性知识为主,知识的黏性相对科技驱动型产业更高,因此经验驱动型产业的企业利用吸收能力实现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以及转化和利用的作用较科技驱动型产业低。通过吸收能力实现企业外部新知识和企业先验知识的整合利用,并且产出新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比科技驱动型产业低。从理论上分析,对于经验驱动型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如科技驱动型企业高,但仍然应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意外不显著支持,其原因可能是研究过程中的操作不足造成的。
第五,表3结果显示,对于科技驱动型产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系数达到0.4695;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系数为0.2738,且都通过了显著性验证支持。假设5得到验证支持。
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会随着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会从研发中获取更好的结果,创新产品的产出将更有可能难以被对手模仿,进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了科技驱动型产业和经验驱动型产业的吸收能力都对技术创新绩效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科技驱动型产业的知识以显性知识为主导,知识黏性相对经验驱动型产业较小,知识的流动性相对经验驱动型产业更高,吸收能力的作用也更大;经验驱动型产业的知识以隐性知识为主导,知识黏性相对科技驱动型产业较大,知识的流动性相对科技驱动型产业较低,吸收能力的作用也相对较小。
2.建议
企业需要注意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内部研发投入与外部技术获取投入的平衡问题,该问题也是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企业应该如何把握和实施开放程度的问题。开放式创新有别于传统创新模式的特点正是充分利用那些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企业从外部购买技术或者合作研发,可以有利于更快地创造新价值,还可以共享互补资源,共担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然而实施开放式创新,企业的开放也可能会由于过度投入资源的浪费而造成技术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通过企业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本和管理难度,过度的开放还可能造成企业的外部依赖性,因此过度开放会对创新绩效带来负面影响。
开放具有双面性,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但不能过度开放,企业创新存在一个最合适的“最佳开放点”。Laursen和 Salter[17]对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用函数曲线进行描述,结论是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的特征,验证了创新开放存在“最佳开放点”的结论。陈钰芬和陈劲[3]更加深入地研究分析了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对于科技驱动型企业来说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曲线呈倒U型,过度开放会造成负面影响;对于经验驱动型企业来说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呈线性正向影响作用,不存在“最佳开放点”。
对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从另一角度给出了解释和支持。由于经验驱动型产业以隐性知识为基础,知识黏度相对较大,企业普遍以内部研发投入为主要技术创新投入活动,开展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的开放式创新活动难度较大,因此目前我国的经验驱动型企业普遍存在着开放度不足的状况,也因此吸收能力在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中表现出来的作用也相对较弱。经验驱动型产业不是因为不存在“最佳开放点”,而是因为目前我国的经验驱动型企业开放程度不大,还远未达到“最佳开放点”的状况。而由于科技驱动型产业以显性知识为基础,知识黏度相对较小,因此企业也较容易开展开放式创新活动,吸收能力在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中表现出来的作用也较强。科技驱动型产业存在过度开放会造成对创新绩效负面影响的问题。
由此本文提出建议,我国的经验驱动型产业由于普遍存在开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应当积极参与到开放式创新的模式之中,适当提高技术创新的开放程度,增加技术购买投入与合作研发投入,以期用更经济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创新知识。而科技驱动型产业由于以知识黏性较小的显性知识为主导,吸收能力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资源从外部获取的效果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显著,因此应该注重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开放度。科技驱动型产业不能一味依靠外部获取,以防止形成外部依赖。无论是经验驱动型企业还是科技驱动型企业,内部研发投入仍是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投入内容,而且都应该注重内部研发投入与外部技术获取投入的平衡问题。
六、总结
总之,由于科技驱动型产业和经验驱动型产业中以不同类型的创新知识为基础,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黏性不同,使得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于创新知识的转移效果在不同类型产业中的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模型中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不同产业类型中,企业应该相应的对于技术创新投入给予不同侧重。经验驱动型产业在注重内部研发投入的基础上应当适当提高企业开放度;科技驱动型产业要注意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内部研发与外部获取的平衡问题,不能一味依靠外部获取,以防止由于过度开放而形成外部依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Chesbrough,H.W.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 Harvard: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3.
[2]Song,M., Droge,C., Hanvanich,S. Marketing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An Analysis of Their Interaction Effect in Two Environmental Contex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 26(3): 259-276.
[3]陈钰芬,陈劲. 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8,(2):419-426.
[4]Pavitt,K.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J]. Research Policy, 1984, 13(6): 343-373.
[5]Archibugi,D.Patenting as an Indicato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Review[J]. Science, 1992, 19(6): 357-368.
[6]Jensen,M.B., Johnson,B., Lorenz,E. Absorptive Capacity, Forms of Knowledge, Economic Development[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
[6]Polanyi,M.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7]Davenport,T.H., Prusak,L.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 Harvard: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0.
[8]Sternberg,R.J. Beyond IQ: 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DB/OL]. CUP Archive, 1985.
[9]王众托. 知识系统管理[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2):336-342.
[10]Nonaka,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1): 14-37.
[11]Von Hippel,E. 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F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 40(4): 429-439.
[12]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WINTER): 27-43.
[13]Simonin,B.L.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ve Know-How: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40(5): 1150-1174.
[14]Von Hippel,E.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5]Hoopes,D.G., Postrel,S. Shared Knowledge, “Glitche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9): 837-865.
[16]陶永明.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1):59-65.
[17]Laursen,K., Salter,A. Open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 Manufacturing Firm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2): 131-150.
(责任编辑:巴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