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弘
摘 要:我国的国体决定了公共事业单位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快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是其中重要一环。本文将以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原来来探寻改革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的建设,以期能够给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建设指出一条适宜其发展的道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公共事业单位 绩效评价
公共事业单位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中,它对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受到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加快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改革与创新,使之在发挥社会公益的前提下,能够迎合市场发展趋势。本文将以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来探索公共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为我国公共事业单位改革与创新提出试探性的意见和指导。
一、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所谓公共事业单位指的是有国家耗费资源,为公众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或者产品。较之私人经济主体,公共事业单位的作用更加强调的是其在公众群体中起到的正面影响作用,它不以盈利为目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事业单位体制僵化不断被公众所诟病,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给国家财政造成了一定压力。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交易成本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被易主考虑到而损耗掉的成本。私人经济主体的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它必须考虑到因为交易成本而造成的利润缩减;而公共事业单位则并非如此,由于公共事业单位产品的公益性及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公共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使得其较一般私人经济主体发生代理失效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来建立公共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具有极为明显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就是交易成本的选择,而建立合理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控制交易成本,从而降低经营主体资源的损耗。奥利佛·威廉姆森与斯科特·马斯滕《交易成本经济学》一文中指出:“制度可以让民众的行为变得持续性和可预见性,这使得民众在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降低,不同机制下的交易成本会有所差异,其效益亦是如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良好的绩效评价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从这一角度而言,公共事业单位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也会影响交易成本和效益,公共事业单位将因自身绩效的好与坏,承担相应的责任,获得相应的激励,得到更多或更少的经营资源。因此,公共事业单位建立合理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极为必要。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原则
个体行为的机会主义存在,使得不同的个体对公共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标准也会不统一。针对于这一情况,较为合理的做法就是通过统一的原则规定建立来统一民众行为,保证事物能够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类有序运行。建立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亦是如此,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本文认为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原则有:
成本收益原则。尽管公共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是需要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如果公共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机制不合理会造成资源的更大损耗。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原理,成本是可以承担的和可控的,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过程中的损耗是可以起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绩效评价的本质就是信息评价系统,通过完善健全信息评价系统是可以对公共事业单位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合理控制的。
管理原则。是委托代理关系的组织都需要的管理行为和期望的结果。公共事业单位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意在减少代理失效的情况发生,以更好地实现委托者的目标。绩效评价的内容、指标及权重的具体设计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在这一原则下,在公共事业单位的众多利益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相关者中,由政府即委托者主导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最为经济,具体地可由行业协会负责将有助于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
可比性原则。对组织经营管理较好的一种方法就是进行比较研究,但所做的比较和得出的结论应当是恰当的。组织间的比较将产生竞争与合作的结果。绩效信息的比较应包括绩效的组织间横向比较和同一组织不同期间的纵向比较。当然,绩效信息可比的前提是绩效评价活动的可实施,即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可从现有的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数据中获得,而非“虚无”的完美。绩效评价工作重要的是把握本质,绩效评价的目标是要避免评价时的主观臆断、怀疑与测量的偏差,而并非将所有的东西全部加以量化才够客观。
三、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建设策略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并且要贯彻到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过程中的每一细节和每一过程中。本文认为,建立健全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行为的长效性。机制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博弈的结果,机制对交易成本的降低的主要原因则主要来源于交易结果预期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长效合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行为可以让公共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评价常态化,其真正关注的不是特定时期的交易成本下降,而是关注的是公共绩效评价行为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下降。只有当一种绩效评价机制成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人们才会按照其既定的规定方向发展,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成员才会对绩效评价产生责任,绩效信息将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提高信息收益。在此基础,在绩效和激励之间建立关联机制,则会更好地实现公益事业单位受托使命。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有效的绩效评价关联机制,可以借鉴西方的相关经验。
建立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信息数据库。而绩效评价想要达到其目标要求是需要数据作为支撑的,从横向上看,需要大量的信息并被有效的组织起来才能实现评价目的;从纵向上看,不同期间的绩效信息相比才能更好地发现组织在经营中的问题,并提供改进的线索。特别是在绩效评价成为制度并常态化后,连续期间展开评价活动更有利于发现组织绩效变动的原因,为未来提高绩效提供更为完整的依据。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保留相关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处理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统计技术很难满足
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建立健全公共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制度中的激励机制。新制度经济学原理认为个体机会主义思想的存在会给交易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风险,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交易主体带来成本损耗。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降低因为人为风险造成的成本损耗。激励是基于组织绩效评价的结果,从评价目的出发,通过激励激发组织中的人员来实现组织的目的,无论是组织外部还是内部,激励都只能施加于组织中的人员,使得评价具有了经济后果。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激励制度和绩效评价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符合新制度经济学原理。
结语:
从我国的国体上来看,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在公益方面起到的作用远大于西方国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建立合理科学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是其中重要一环,本文认为从新制度经济学原理来探寻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建设是一条可行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奥利佛·威廉姆森,斯科特·马斯滕. 交易成本经济学—经典名篇选读[M].李自杰,蔡铭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
[2]胡税根.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熊 弘 (1976.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省仁寿县,研究方向:会计。
(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云南昆明市 6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