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诺丁斯关怀理论视域下的文学欣赏对话教学策略

  • 投稿凡夫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905次
  • 评分4
  • 97
  • 0

邓星丽 冯铁山

摘 要: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主张学校以“关怀”为主题组织教育内容,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会关心的人。然而,对话是构建“关心”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这为文学欣赏对话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和思考空间。因此,本文结合关怀教育理论,建构有德性的教学对话,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凸显人文关怀的价值,最后,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对话中促进德性生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关怀理论 文学欣赏 对话教学 策略

“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所谓对话是以个体的尊重为前提,就是关于引导人们如何遵循平等、互助等原则,通过话语交流而达到的一种有效沟通理论,且具备平等、开放、互动、生成等内涵。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一书中规划出关怀伦理学的教育蓝图。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健康成长。她的关怀教育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欣赏教学,为文学欣赏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与思考空间。

一、基于关怀:建构有德性的教学对话

关怀是一种全心投入有所分担的精神状态,是对某人某事负有保护维持的责任。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的投入状态”,即在精神上抱有某种责任感和牵挂感。这种关怀不是接受,而是和他人一起去感受。他还认为,“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热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1]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因此,她把学会关怀提升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使命。

(一)关怀:形成关系的德性基础

诺丁斯认为,被关心者接受他人的关心,然后显示他接受了关心。这种确认反过来又被关心者认知。这样,一个关怀的关系就完成了。关怀是一种关系,它的形成必定包含两方:关怀者和受关怀者,它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最基本的联系方式。因而,教育工作者应养成“必要的态度和技能,从而与学生维持一种关怀性的关系”,在教学中建立关怀的对话关系,而不是行为教条,把关怀作为我们言行的准则,重视情感因素,这比单独的道德教育课更重要。同时,关怀学派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首要角色是关怀者,最终目的是竭尽所能帮助受关怀者成长和自我实现。因而,关怀是形成关系的德性基础。

(二)关怀:走向有德性的教学对话

诺丁斯沿袭布伯的观点,教育中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对话,师生建立平等交流、相互关怀的对话关系,同时,对话是无固定答案的,是开放性的。对话允许我们表达各自的心声,给学习者问“为什么”的机会,也帮助双方互相探索,最后达成各种意见和决定。而在文学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也同样应建立师生关怀的对话关系,教师在言语的过程中透露出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这是一种有德性的语言。如文学欣赏课上,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分析好一个人物形象或只进行文学知识的灌输,这可能会落入一种机械的陷阱当中,只是把学生当作知识传输的对象而已,正如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所说:“灌输式”教育概念——“学生被当成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储存器”,[2]但仅仅意识到灌输式教育的压迫行为是重要的一步,仍需向前迈进一大步,就是走向关怀的教育。然而,教师在教学对话中注重德行的熏陶,就是走向有德性的教育对话。

二、文学欣赏:教学中凸显人文关怀的价值

在文学欣赏教学过程中凸显人文关怀,对提高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也对建构良好的德行具有一定价值。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一)凸显人文关怀理念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凸显人文关怀,是文学欣赏教学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的必然要求。在作品欣赏过程中,融入人文思想,使文学作品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有着深层次的契合,在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及人格的感化,进而潜化其德性。教师要经常接触、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实施人文关怀,促使学生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同时,在教学中凸显人文关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正是诺丁斯所推崇的做法。因此,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进行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构建人文关怀的课堂学习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二)凸显人文关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措施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和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人文教育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实际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凸显人文关怀,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能凸显人文关怀,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学生在师生的互动对话中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学生亲自感受文本,形成自己的内心体验,进而与自我生活产生关联,达到生本的融合,这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凸显人文关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策略:在对话中促进德性生成

在对话中,师生是一种平等交流、相互关怀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作的结果。在传统文学欣赏教学中大多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文本,先入为主地听教师的讲解和评论,而学生不但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而且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不能得到培养,更别说人文精神的吸取及德性的形成了。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现状认识到: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不论是文本,还是教师的讲解,都无法触及到心灵深处,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为改变此现状,以此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一)文本对话——在理解中促成德性

在文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可阅读一些经典篇目,阅读后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而对于一些诗词,可采用课堂上诵读,要求在诵读中分享文本情愫,还可对文本进行自编自改,激发学生再创造的兴趣,使学生与作品深入交谈,最终从作品中得以情感体验,在理解中实现自己与文本的对话,进而促进德性的生成。在对话的过程中,与文本产生关联,自然流露出的情感,这是一种无形的德性语言。同时,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独立感受、体验和理解来解读文本,学生不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融合其感受,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这正是对话中感情的自然流露,德性的潜移默化。

当学生与文本对话时,置身于文本之中,以关怀为主导,真正学会理解别人、爱别人、对别人的感受产生同感时,才能做出真正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所以,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学生懂得关心文本,与文本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彰显善良的人性,能够在理解对话中促进德性的生成。

(二)生生对话——在体验中促成德性

对话教学提倡建立民主、平等、开放、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意识和自由开放的个性,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情境中,在体验中得以实现德性的形成。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课堂研讨会,师生关系保持平等、友好。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欣赏时,设定的情景是“红楼梦研讨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不加任何评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谈论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各有自己的看法。谈到某些细节时,难免会引起哄堂大笑,同时作品中还包含一些人生哲理,带给人们的启迪。可选作品中的某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懂得人性的美,自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所以说,给学生创造机会,体验作品中的愉悦及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共同分享学习,有利于实现良好的体验式课堂教学情境。

因此,学生在对话中学会了彼此之间的关怀,在交流中懂得了各自的情感态度,在体验中实现了自我德行的塑造。

(三)师生对话——在关怀中促成德性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的权威被消解了,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教师作为引导者,不仅要保持一定的权威,而且要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介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同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普通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阅读,共同交流。同属于文本读者,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所提供的并非“标准答案”,学生和教师均相互保有质疑的态度。如在学习小说鉴赏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评论《三国演义》,在分析诸葛亮这个人物时,教师与学生的观点产生分歧,但各有各的可取之处。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同时有些见解也很独到。因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其对话能力,进而构建平等交流的师生对话关系。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进入一种关怀关系,与学生建立亲切亲近、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且懂得身体力行,维持并增进这种关系。若在教学中不懂关怀,没有爱,固然不能称其为教育。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就是很好的佐证,师生双向的欣悦与爱,促进共同的成长,能使教学更生动,甚至更富有诗意。从而,实现德性的自然生成。

四、小结

综上所述,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主要以“关怀”为主导,强调“学会关心”,关怀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是教师、学生、文本等对话主体间的关系。同样,关怀理论适应于文学欣赏教学,无疑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是对教学思维的实质性改变。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建构有德性的教学对话,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为促进德性生成,采取有效的对话教学策略,为今后文学欣赏教学开辟新的领域。

注释:

[1][美]内尔·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保罗·弗莱雷,顾建新译:《被压迫者教育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邓星丽,冯铁山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