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211131) 华 兵
前不久,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其中的一个小片断引起了我的思考。
【教学片段】
师(黑板上画好一个长方形):“黑板上的图形认识吗?你在哪些物体的面上见到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一一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
师:“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长短不同的小棒,你们能用它们摆出一些长方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指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前摆长方形,可是这个学生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着(事实上,谁也不能非常精确地摆好),怎么也摆不好,下面的学生急得直叫:“歪了,歪了……”
师(出手“相救”):“没关系,别紧张……他的意思是这样的……”
当摆好了图形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根据刚才小棒的选取探究长方形边的特征,然后是长方形角的特征……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的教学不能说不有序,态度也不能说不和蔼,但他的确不能算是一个智慧的教师。因为他没有资源生成的意识,所以他意识不到“歪了”是一个多么好的资源。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用四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歪了”太正常了,教师没有预设到这一点十分可惜。仔细想一下,这“歪了”不正是学生对“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性质的最直观最形象的解释吗?上述活动中,教师的预设是先认识边的特点,而实际活动中,学生的“歪了”就是对角真实的认知起点,但教师对此采取了漠视的态度,“跳”了过去。如果他能意识到,并及时调整预案,从这个“歪了”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下去,岂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从而碰撞出绚丽的智慧火花?
类似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认真执行教案,导致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气,也抹杀了那些具有跳跃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丧失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与许多“美丽的图景”失之交臂。现在我们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并不意味着预设不再重要,而是在预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课堂中教学的生成性效果,将我们的课堂还给学生,变成学生好学的乐园。那在我们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呢?
一、精心预设、自然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发展、升华。所以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有效生成。教师只有精心预设学情、预设可能,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出现有价值的“意外资源”时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成资源的价值部分,做到应对自如。
在教学“年、月、日”时,有一位教师在学生初步学会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即将年份除以4,根据有没有余数来判断闰年、平年)且初步感悟到每4年便有一个闰年之后,并没有急于强调说明特殊年份(即整百年)的判断方法,而是继续让学生判断2096年是否是闰年,并为了验证,教师还在多媒体上显示出该年份2月份的天数。紧接着,教师又问:“2096年之后的一个闰年是哪一年?”学生异口同声地说:“2100年!”看到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这么肯定,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在多媒体上呈现2100年的年历。当多媒体显示这一年的二月份只有28天时,学生十分惊讶,甚至怀疑这份年历是否有问题,进而蹦出了强烈的“为什么”。此时学生情绪的跌宕起伏,正是由于教师对教学的充分把握与精心预设,才出现了思维火花强烈碰撞的场面。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而对判断整百年是否是闰年的方法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接着教师再介绍为什么“四百年一闰”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二、“深度”对话、“碰撞”生成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交流是教学精彩的表征之一,当然这种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之上,也不能只为教师完成某种任务、达成某种目标服务,而应更深层次地扎根于学生自有的思维体系中,通过有质有量的深度思考、交流,才能真正让课堂精彩起来。
在多位数减法的笔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笔算“2000-538”时,学生都能按课本上的方法进行练习,可唯独一个学生给出了他独特的方法:
教师和学生都被这一“创举”惊到了,纷纷摇头:“不对,不能这样做。”
生1:“这个不叫竖式,我没见过。”
生2:“我看过书了,书上没这样写。”
生3:“虽然得数一样,但这样做,教师肯定会打‘×’的。”
……
此时教师并没有给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是接着问:“他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这时学生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说:“因为2000可以分成1999和1,这样算时,不需要向前一位借1了。”刚说到这儿,一个学生高叫道:“我还有其他的方法。”然后这个学生便板书起来:
刚板书完,又一个学生激动地叫了起来:“2000和538同时去掉1,得数当然一样了。”
……
一个小小的意外,却生成了这么多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体验,这是由于这位教师在课堂中注意把握细节,善于引发这种带有导向性的讨论与深度交流,才产生了如此让人激动的一幕。
三、直面尴尬、意外生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预料之中的学生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于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是对于那些令自己尴尬的答案往往处理不当,通常表现为手忙脚乱或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教学中的这些尴尬,教师如果能进行艺术处理,又何尝不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生成呢?
习题:水果店大筐3筐能装90千克苹果,小筐2筐能装50千克苹果,现在运来400千克的苹果,选用哪个筐合适?
大部分学生都这样做:90÷3=30(千克),50÷2=25(千克),400÷25=16(个)小筐。
这时有一个学生说:“可以用14个大筐来装,因为400÷30=13(个)……10(千克),它也没说要装满呀。”
是呀,题目的确没说要装满,这是多么尴尬的一幕!
此时,学生争论起来:
“照你这么说,我也可用13个大筐,一个小筐。”
“不行,题目的问题问的是用哪个筐合适。”
“我觉得题目问题问得不好。”一个学生说,“应该改成怎样装合适。”
这时教师很敏锐地抓住这一点,问:“如果是这样,怎样装合适?”
有的说:“12个大筐,2个小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10个大筐,4个小筐”,因为这样两筐都装满了,是“两全其美”的。
由这样一个小小的“尴尬”,让学生的理解上升到了二元不定方程的模型层次上,可谓是意外的收获。
四、捕捉错误、智慧生成
错误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更何况是儿童。其实犯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经历了错误,并尝试改正错误,才有可能使学习更有效。因此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能独具慧眼,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使错误的资源能为教学活动服务。
如一位教师在上小数乘整数一课时,学生在尝试练习如何用竖式计算“2.35×3”时,学生出现了两种摆竖式的写法:
面对这两种写法,教师将之板书在黑板上(显然第二种是错误的)。教师在这里并没有肯定或否定,而是先让学生发表观点。
有的学生说:“因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是小数点对齐的,所以第二种对。”
有的学生说:“我看过书了,书上是用第一种写法。”
也有的说:“我在补习班上学的,第一种写法正确。”
……
面对权威,学生都倾向于第一种写法了,可学生知道其所以然吗?如果就这样结束这道题的教学,学生心中肯定有好多疑问。
接下来,这位教师问:“可这两题答案都是7.05,都是怎样算的呢?”
学生:“先算3×5=15,再算3×3+1=10,再算2×3+1=7。”
此时,教师迅速地抛出了一个问题:“都是按……”学生:“整数乘法来算的。”
学生(反应快的):“应该是末位对齐,因为整数乘法也是末位对齐的。”
……
可见利用错误资源的有效生成是多有价值的呀!
所以,充分展开错误的思维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纠正错误,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也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正是这种强烈的需要才使课堂更具生命力。因此,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活力成长的需要,是教师自我价值得以表现与实现的需要,也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让我们的课堂多点生成,多点动态,让我们的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吧!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