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准确适度的德育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挖掘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延伸、课外操作实践、联系生活实际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挖掘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形象的讲解了重要的知识点,而且还包含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受到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認识人民币”的教学中,人民币图案,纸币的正面有不同民族人物头像,一百元币有伟人头像,它象征着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所有人民币的正面有国徽图案,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因此,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它上面乱写乱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内容延伸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延展德育,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对老师的德育达到欣然接受的效果。例如在圆周率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这一项世界记录一直保持了一千一百多年,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三、课外操作实践
小学数学的学习,光靠课堂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课外操作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来开展一些课外教学的主题活动,如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给妈妈送一些自己亲手折叠的工艺品等,以此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这种开展课外操作实践活动的方法,一方面在活动中就已经把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点得到了掌握,另一方面就培养了同学们的社会德育教育,无形中就促进了课堂上德育工作的开展。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德育方法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用到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学习乘法估算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每个人一天的用水量,回学校后估算全班50人一天的用水量,再估算全校1500人的用水量。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水资源的宝贵,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思想就会在小小的心灵扎根发芽。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中年级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意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必须写清楚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课改理念,从实际出发,从点点滴滴做起,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的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海霞.德育教育:学好数学的催化剂[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
[2]张军伟.新课程数学教学要凸显人文精神[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3]罗恩.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4]李卓.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作者:刘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