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与复位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624次
  • 评分4
  • 98
  • 0

陆健泽

【摘要】在商业化和数字化时代下,我国的传媒行业正在经历巨变。由于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商业化浪潮的席卷,社会文化的浮躁以及新闻媒介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我国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背道而驰的行为。针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现象,通过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力图寻求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发展路径,促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复位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它起源于西方政党报刊解体之后,自由报刊兴起之时,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新式记者”,他们与传统的记者不一样,提倡“公共服务”的理念。1942年由罗伯特·哈钦斯负责的委员会完成了《一个自由而又负责的报刊》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在社会责任论思想的影响下,西方新闻界把报业的社会责任细化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即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大众,为大众提供不偏不倚,准确而全面的报道,而不是作为利益集团的“喉舌”,它实际上是新闻工作者不断追求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理念。

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表现

在商业化和数字化的双重背景下,传统的传媒企业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组建大型的传媒集团,投入到市场竞争之中;此外,网络技术的发达、移动终端的改进,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交往模式。社会环境的变化,将会使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表现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传媒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新闻媒介是具有商业属性的。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企业以自主经营为主,自负盈亏。媒体市场竞争激烈,商家以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作为投放广告的依据,因此,广告、商业赞助是现代媒体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媒体从广告商那里获取收入,受众就成为了商品——在某种意义上,受众是媒体制造并出售给广告商的产品。媒介为了寻求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资本集团和商业主义的影响。

一些报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寻求自身发展,将报纸板面变成广告招标的平台,各赞助商利用广告进行宣传大战,一份完整的报刊上面商家的广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而公众需要的新闻信息则居于次要地位。而在新媒体中,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媒介单位信息的发布要借助于一定的平台,像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但是这些平台本身就是商业资本的产物。

(二)娱乐化、媚俗化报道泛滥

在商业主义的侵蚀下,新闻媒介作为沟通社会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所发挥的纽带作用正在被逐步削弱。媒介单位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一味地追求发行量和点击率,受众被当作“新闻产品”的“消费者”,为了成功销售出“媒介产品”,则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吸引受众眼球的媚俗内容,导致新闻价值的扭曲。一些媒体以市场竞争为由,主动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大肆炒作明星绯闻,渲染色情暴力,注重感官刺激,迎合猎奇心理。特别是网络平台上所涌现的“标题党”,就是在报道中故意使用带有较为明显的感官刺激的词汇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娱乐消费主义导致了更多媚俗新闻的出现,媚俗新闻又在刺激着娱乐消费主义,就像循环的链条一样,不断地扭曲新闻的价值,使得新闻的价值越来越低。

(三)虚假新闻横行

陆定一认为: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由于商业主义的渗透,一些新闻从业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导致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的横行。

案例:马航客机失联。2014年3月8日,一架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联,国内外媒体竞相参与报道,一时间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

下面是2014年3月8日相关媒体的报道情况:

新华社报道称,越南媒体8日报道说,越南搜救人员当天在越南南部金鸥省西南120海里处,发现失联客机信号。——事实上, “发现地点”为失联前的最后位置。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称,8日上午,越南海军政治处第五军区政治处主任窦凯还大校称,飞机坠落在坚将省土珠岛153海里处,是越南和马来领海交界处。

《南都周刊》官方微博称,CNN称失联飞机已坠毁。——随后,《南都周刊》发出致歉声明,称经查证CNN网站,未有最后确认消息。

同一个新闻事件,媒体发布的新闻一会儿一个说法,一会儿又进行辟谣,有些新闻相互之间还存在矛盾,越弄越复杂,公众迷失在这些权威媒介发布的消息之中,弄不清事实的真相。

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原因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不是媒介的本意,而是一定社会背景之下的产物,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

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它无非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不承载特殊的伦理和道义,使技术具有“善”和“恶”色彩的,是创造和使用技术的人。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的发展越发的成熟和理性,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地涌现出来,对社会生活和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大众媒介的权威话语中心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被消解,借由微博等话语权平台,任何公众都拥有对外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参与意见表达的主体也扩大化了、多元化了,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也相应地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传播方式上,传统的单对多的传播模式演变为单对多、单对单、多对多并存的立体传播模式;同时这种即时的反馈和评论也加强了传播的效果。

(二)商业浪潮的席卷

新闻传媒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新闻传媒机构要参加残酷的市场竞争,财政上完全自负盈亏,因此,新闻传媒机构为了维护自身的发展,必须保护自己的财政来源——广告主的利益。另外,新媒体引领的传播革命,使得商业资本家借助平台可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一些大的企业由于高额的广告费和赞助费,实际上成为媒介的第二把关人,发布对自己有益的新闻,减少发布对自己不利的新闻。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媒体面对强大的市场压力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将新闻专业主义放在次要的位置。

(三)社会文化的浮躁

社会文化背景是大众媒介生长的土壤,社会文化欣欣向荣时,形成的传媒文化也必定是健康的。当下是一个消费主义时代,娱乐化时代。波兹曼指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教育和商业却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就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 “一夜成名”已经成为了可能,许多文人不甘于寂寞无闻,纷纷投入到商业化浪潮中。而在新闻行业中则表现为,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炮制市民快餐,许多垃圾信息充斥版面,信息的内容越加庸俗化和审丑化。文风的浮躁使公众感到轻浮,缺少沉甸甸的厚重感,终日漂浮在垃圾信息的上空,使人们感到自我失落和精神虚空。长此以往,必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

(四)新闻媒介自身的不足

新闻媒介自身不足也会导致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首先,一些新闻从业者缺乏坚定的职业信仰。在今天的社会中,一些新闻工作者将新闻报道与利益挂钩,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更有甚者,居然利用新闻进行敲诈勒索。与早期著名的新闻从业者相比,如今,一些新闻工作者缺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风骨,缺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媒介信仰。其次,媒介的批判精神弱化。媒介作为沟通公众与社会的桥梁,承担着为公众服务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媒介应具有批判精神,为了真理敢于反驳权威,让事实的真相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而如今,媒介做得远远不够。最后,新闻行业自律的不足和监督性法规的缺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新闻行业的自律是规范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2009年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出台,提出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所应遵守的行业准则,但是这一准则没有法律效应,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体系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而需要媒体白配相应的监督措施。

四、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

当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有了质的飞跃,我国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背道而驰的行为更是层出不穷,因此,促使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已经刻不容缓。

(一)完善新闻体制

作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完善的新闻体制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存在的前提条件。首先,加强新闻的立法工作。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社会规范,它对社会行为具有最强有力的约束,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我国管理新闻的方式主要通过一些法规和条例,像《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或者就是在一些专门性的法律中有片段的涉及,像《民法》《国家安全法》等。由于新闻报道本身的涉及面广泛,媒介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有些新闻法规和条例不能适应新的情况,所以完善新闻法制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其次,加强媒介行业的自律也十分必要,目前世界上建立新闻评议制度的国家有30多个,如美国媒介监督组织FAIR,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PCC。这些组织在协调新闻工作,处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自由批评,相互监督之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像这些西方国家的管理新闻的先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二)加强媒介单位内部的管理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其外在最明显的表现是假新闻、有偿新闻的横行,导致新闻客观性的丧失。因此,加强媒介单位内部的管理,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极其重要。

作为传统媒介单位,像报社、电视台内部的把关就显得极其重要,新闻发布之前一定要核实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认为把关就是信息选择的过程,过滤掉不重要的、错误的信息,选择读者感兴趣的重要的信息,新闻在发表之前都会经过层层的筛选和加工。这些环节的存在直接决定了受众接收到的新闻的质量。所以媒介单位要加强“把关人”的作用,新闻记者、编辑等各个环节的把关人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同时媒介单位还可以实行奖惩制度,惩罚和防范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网络并不像传统媒介那样对新闻拥有独立的采编权,大多数的新闻是由传统媒介刊发,继而由网络媒介刊载的,网络新闻的把关就只有靠网络编辑,类似于传统媒介的层层把关被缩减了,这使得网络新闻的质量低下。网络媒介应加强内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新闻,净化网络传播环境。

(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新闻工作者作为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本体,其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是构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核心层面。当代中国出现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现象与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不高,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

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核实新闻事实,其中包括对新闻线索来源的确认,人物、地点、时间等基本新闻事实的核对,确保能够对新闻事件做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报道。在新闻发布之前,新闻工作者还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如何能够在其中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新闻记者一定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四)重视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虽然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而言,新闻专业主义无处不在,但是对于个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体现得微乎其微。在自媒体时代中,公民新闻显然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层面,第四权力受到第五权力的挑战,因此,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复位与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媒介单位可以通过一些网络组织和社区利用有效的手段教育人们,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政府或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媒介进行宣传,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能够在广大民众中传播开来;学校方面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加强网络监督,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

结语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要求新闻媒体树立专业化态度,坚守客观性和自由性的报道原则,对社会公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这对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个时代,与时俱进显得尤其重要,传媒的巨变和社会的发展对新闻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作出适时的调整,我国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必然会在时代的大潮中沉沦下去。

(作者陆健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