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潇
摘要:开展新闻摄像编辑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研究,是为了在新形势下探索新闻采编人才培养新的途径。本文对《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的改革背景、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教学改革试点,在课程教学理念的建立、课程体系的整合取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编排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关键字: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品牌化课程
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传播终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影像得以在电视、网站甚至移动终端呈现。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电视台新闻相关频道求职,也可以在视频网站、事业单位、高校等就职,不可避免地需要拿起摄像机或者手机、单反,经过后期编辑,来完成新闻摄像编辑的工作。这不仅对大学里《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课程更加紧贴时代,突出实务特性,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更好地安排分工合作。
一、《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改革背景和定位
《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是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面向新闻影像摄制与采访编排一线,培养掌握新闻影像摄制与采访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新闻影像摄制与采访、媒体图文编排等方面职业能力,能在新闻媒介企事业单位和传媒策划部门从事影像摄制与采访和版面编排等职业岗位技术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课程也应随着媒介技术和传媒理念的变革,抓住该课程实际操作性强、技术更新快等特点更新换代,要上好这门课,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需要教师对该课程进行不断反思和改革。
二、《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材理论性强内容滞后
纵观国内新闻摄像与编辑制作相关教材,大多或从摄像、或从编辑角度进行理论化梳理。但总体而言教材内容显得理论性太强、内容较为滞后。国内大多数的教材从基本的镜头、白平衡等方面去分析其基本原理讲解基本构造。在实际工作中随着设备的升级,理念的更新,传播终端的变化,新闻媒体中的摄像记者和后期编辑开始运用小型高清摄像机,甚至单反、高像素手机进行前期拍摄;后期在传统使用非编软件的基础上,随着可视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开始运用图形软件对图片进行修改、编辑、发布以及再创作。熟练掌握多种设备、软件,时刻更新传媒理念已成为记者编辑的基本要求。而目前国内新闻相关教材内容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急需补充与更新。
2.以设备操作为主要授课理念
《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一般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组成。许多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主要侧重于设备操作,从摄像机怎么开关机,如何调白平衡构图等讲解。这些基本的设备操作构成了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而相关的新闻性摄像教学却大大弱化。该课程的前导课程应该有相关的摄像和编辑操作的基本实践教学,继而在后期进行相关的新闻摄像和编辑教学会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3.教学内容和教学法不能与时俱进早期的《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系统为主导,从摄像机操作、非编软件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配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新闻摄像和编辑操作。在教学法上,主要以讲授教材内容,配合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法。以教材系统为主导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领会教材的内容,但是随着媒介的发展,传媒理念的更替,纯粹以教材为主导难以充分满足现如今新闻传媒对未来新闻人的需求,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三.《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改革措施
1.引导新闻媒介最新理念
作为教师首先应当给予学生开阔的眼界。一方面可以适当聘请行业内资深和一线的记者编辑来讲解相关的新闻动态、媒介前沿和新闻理念,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走出课堂,去相关媒体挂职、见习、交流。这样可以让教师本身对行业内最新理念有充分的了解,继而让学生对当下的新闻摄像和编辑的发展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当下传媒市场的具体要求,让教师和学生在视野和理念上起跑,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传媒市场需要的基本技能。
2.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及移动终端的兴起,《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内容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设备的讲解使用上。应更多了解当下新闻媒体需求:第一,出镜记者是目前业界最急需的人才,出镜记者课程内容应该引入到课程体系当中。第二,随着可视化的发展,新闻摄像和后期编辑不仅仅停留在对于新闻现场的拍摄,后期如何把没有新闻现场的画面通过更传神的动画形式来呈现,或者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的结果如何有吸引力地呈现出来,技术上不仅需要premiere、eduis、大洋等非编软件来完成,更需要学生学习AE、photoshop 等图形动画视频处理软件加以辅助。通过这些最新理念的引进和最新业界发展趋势的配套技术辅助,才能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走出校园与新闻市场接轨打下坚实基础。
3.改善教学法
传统的《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教学以教材为主导,讲授教材相关知识点,加以辅助相关实验实践教学。随着教学理念的变更,笔者在教学中更倾向于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主导,组织学生团队,让学生以“合作性学习”为主导,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个性化教育发挥到极致,让学生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相关作业。
笔者在实验课环节基本通过项目设置驱动教学法完成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从新闻摄像构图、新闻镜头、消息类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和新闻专题等几个项目完成相关课程作业。作业布置下去后又分别要求学生从申报选题、小组评议、教师指导、拍摄剪辑和全班公映点评几个环节来督促完成项目。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欲望,也让学生在每一个项目中真正得到实操机会和有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课程有序高效推进。
以“出镜记者现场报道”项目为例,教师把学生分为演播厅主持人、现场出镜记者、摄影师、导播、策划等几种不同身份,每个人各行其职,不仅能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选择合适“工种”,又能锻炼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甚至在后期可以“轮岗”,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项目当中,体验不同职业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更好地提升课程效果。
4.改革考试形式
传统的《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通常以理论考察知识点为主,进行期末考核,突出重要知识点,使得课程最需要的动手实操能力不能很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出现断裂的鸿沟。在考试形式上,《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应以课程平时表现、平时作业和期末大作业质量为主要考核依据。在我系的《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考核中还引入了学生打分制,即所有项目作业公映时全班同学都可进行投票选举最佳作品和对非本组作品打分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斗志,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样平行的学习和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达到更高效的课程效果。
5.完善相关实验室设备
以往的《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中只涉及最基础的摄像机操作和基本的非编软件使用教学。随着传播终端的调整,新闻理念的提升,市场的需求,在实验设备设置中教师更倾向于让学生通过用高像素手机、单反、大型摄像机、高清小型摄像机、家用摄像机等不同种类的设备来进行新闻拍摄,会声会影、premiere、eduis、苹果系统Final Cut Express等不同非编软件来进行后期编辑,以满足突发新闻、常规新闻、精致新闻等不同条件下的新闻需求。这就要求实验室配备相对完备的课程所需设备,学生也能根据课程安排和课程进度自主选择适合的实验室设备。
总之,针对《新闻摄像与编辑》课程性质和培养目的,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新锐视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光俊.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 ( 3 ).
【基金项目:本文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0900740434)】
(作者单位:文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