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灾难新闻属于突发事件新闻中的重要类型,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主流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意象和比兴等文学写作手法。新闻文本实质上是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本文以人民日报对鲁甸地震的报道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我国主流媒体灾难报道中的文学手法进行分析,探讨语言符号的象征性所指与新闻客观性要求的本质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符号学 灾难报道 意象 比兴
灾难新闻属于突发事件新闻中的重要类型,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灾难事件引发的救灾行为也是这一类报道的重要内容。新闻内容的文本呈现实质上是符号的排列组合,电视新闻是视觉符号的线性排列,广播新闻是声音符号的时间排列,而平面媒体的新闻文本则是文字符号的空间排列,从符号学角度切入研究新闻文本的内容呈现,可以避免新闻研究落入主观判断的窠臼,有助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一、研究对象与理论背景
人民日报是我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民日报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是灾区信息对外传播的主要渠道和窗口。人民日报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口径和语言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设置公众议程的作用,是人们建构灾难信息认知的基本框架。作为新闻信息的载体和意义生产的介质,新闻语言使用得巧妙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凝聚力作用,反之,语言使用不当则会让受众产生对抗性解码甚至对信息本身的消极接受,影响新闻传播效果。
语言的本质是符号。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兴学科,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现代符号学思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①因为索绪尔的符号学范畴体系建立在对语言的深入研究上,所以本文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为理论背景。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特殊的符号系统,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关系体,能指是指符号的物质层面,即语言的音响形象,所指是符号的内容层面,即语言的概念,所指的本质不是一个“事物”,而是这个事物的心理再现。②
语言符号的意义包括表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两个方面,前者是指符号基本或核心的意义,即符号的本义,后者是指符号的暗示或者深层意义。索绪尔认为,符号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现实观,这种现实观通过符号交流与教育等手段遗传给这个民族或者这个社会的成员。③汉语和汉字是华夏民族独特而又自成体系的符号系统,我国古代文学中丰富的“意象”群是汉语言符号所指的高级形式,这其中,具象所指本身沉淀为新的能指,而新的所指成为民族社会心理集体沉淀的象征意义。
二、灾难报道中意象和比兴手法的使用
1、意象词汇
词汇是构成叙事文本的基本元素之一,词汇的使用不仅直接建构叙事主题而且是叙事结构的重要表征,词汇作为语言符号还是叙事文本象征性所指的重要存在形式。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词汇使用很多时候并不是基于对灾难事实本身的描述,即词汇的能指功能消解和弱化,词汇的象征性意涵成为其构造新闻文本的主要旨归,这种词汇的使用往往是某个民族文化原型叙述词汇的复现。叙事词汇的历史性重复沟通了过去和现在,沟通了原始意象和现时典型,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积淀在民族血液中的原始感情,有助于营造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险救灾的舆论氛围,弱化灾难现实的悲剧性。人民日报在对“8·3”云南鲁甸地震的报道就大量使用了这种原型叙述词汇,④如下面的例子:
山河摇落,乌蒙命舛!
8 月3 日16 时30 分,许多人正在享受周末的惬意时光,一场6.5 级的强震袭击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震源深度12 千米!鲁甸告急!生命告急!一场“生死时速”的大营救大搜寻在多山的滇东北铺开。
……
第一个24 小时:向着重灾区,挺进!祖国边陲的灾情,牵动着中南海的心。……
灾情就是命令!(人民日报2014.08.07第2 版)
文中的“袭击”“告急”“挺近”“命令”等词汇使用将突如其来的地震比作侵略鲁甸的敌人,很容易激发人们同仇敌忾的战斗情绪。“惬意时光”与“强震袭击”的对比叙事将人们正常生活的美好和地震带来的灾害进行强烈对比,更能激发受众情绪,衬托出英雄面对的恶劣形势和英雄的高大形象。“祖国边陲”取代地震的具体地点拉近了灾难面前人们心理上的接近性,“祖国”一词一方面突出英雄的使命意识,另一方面也唤起了群众的家国意识。
由此可见,新闻词汇的选择性使用是语言符号象征意义建构的策略,高明的词汇使用可以让新闻文本超脱事实要素罗列的局限产生“弦外之音”,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灾难新闻报道因为新闻事实本身的震慑力在建构文本时更需要慎重选择词汇,既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又不至于激发人们的非理性情绪,充分调动语言符号的所指能动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比兴手法
比兴手法也是我国主流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常用手法,比兴叙事往往形成宏大叙事的效果。何谓比兴?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比兴手法仍然是语言符号所指功能的释放,起兴句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有明确的符号存在,也有确定的概念性所指,但是,符号的所指游离于明确意涵之外,是一种情绪的召唤,这种情绪的召唤在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面前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量,是新闻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人民日报2014 年8 月11 日的一篇地震报道同样把比兴手法的应运发挥的淋漓尽致。⑤
乌蒙磅礴,如浩海腾波;山高谷深,如刀劈斧削。
8 月10 日,时值“头七”的鲁甸地震灾区,天公阴沉欲雨,青山披雾含悲。上午10时,警报长鸣,汽笛声声,哀思绵绵。
此刻,多少人感情激荡奔涌,不禁热泪长流。
此刻,在爱与希望中,田里的花椒树依旧葱茏,“朱提故地”的创伤渐渐愈合。此刻,力量与悲痛同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壮举,砥砺出一股子“气和劲”,汇入浩瀚的民族精神。
人间正道是沧桑。坚韧淳朴的乌蒙儿女,正忍痛重整山河,迎来新生。……乌蒙山深处的震颤,离北京很远,但又感觉很近:抗震救灾背后,站立着强大的祖国。(人民日报2014.08.11 第2 版)
文中“山”“河”等意象的使用和排比句式的使用很容易感染读者的情绪,这种用比兴手法发端起情的叙事方式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潜在感情沉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传统文化中凝结的民族情愫在相似句式和笔法的激发下产生共振,形成全体成员众志成城共同抗灾的社会集体心理。
三、语言符号的象征性所指与新闻客观性要求
社会话语文本中的叙事原型总是与社会现实互动进化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加深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大量涌入,我国社会的价值形态日益多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正在西方个人主义、以我为中心的文化理念的影响下发生异化和流转。近年来我国新闻界改文风、转作风的实践改革可以说是对这种受众价值转变的积极应对。但是,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主流媒体“灾难新闻救灾报”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救灾英雄的形象塑造与受灾民众细微情感的捕捉在报道分量上依然不可同日而语。
意象词汇、比兴叙事是中国传统文学文本的基本叙事手法,这种手法对于调动读者情绪,引发读者感情非常有效,尤其是对于深受这种文化形式浸染的中国人民来说。但是,意象词汇的多义指向和比兴起情毕竟是文学写作手法,文学写作与新闻写作最大的分歧就是前者可以调度作者的想象力建构故事的事实要素,即虚构写作。意象的不确定意涵违背了新闻写作的准确性原则,比兴之词本身不涉及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发端起情,而新闻叙事中忌讳写作者个人情感的介入。新闻是关于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首要要求,即使是通讯类的新闻报道也必须基于真实的事实基础,受众阅读新闻的主要动机是了解新闻事实,获知该事实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意象与比兴的写作手法一旦过度使用则与新闻的客观性要求形成强烈冲突,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果。另外,我国主流媒体对比兴叙事手法的使用虽然是以对受众的情感投射为目的,但是,这种情感投射并不是基于事实细节或者新闻人物内心的人文关怀,而是排比式或者直抒胸臆式的宏大叙事,叙述主体的在场感非常强烈,而话语符号的能指却模糊化,描述对象隐而不现,这种叙事方式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仍形成不小的反差,应该引起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反思。
结语
从符号的能指角度看,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同属语言符号的文本性生产,但是,从符号的所指角度看,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的延伸意义在量的规定上有着明显差异。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既发挥好文学写作手法的积极作用,又能够在两者的互通与互斥中找到明确界限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把握的内容。面对媒介融合发展的社会语境,主流媒体要想持续掌握新闻话语权,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必须进一步改文风、转作风,努力探索更加符合新型传播介质和传播语境的叙事方式,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基层才能保持自身影响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②③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
④张帆等,《鲁甸地震72 小时救人,放在第一位》[N]《. 人民日报》,2014-08-07(2)
⑤张帆等,《乌蒙磅礴写大爱——云南鲁甸抗震救灾纪实》[N].《人民日报》,2014-08-11(2)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