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使我国的保密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此外,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交往关系复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带来的信息量剧增也给保密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如信息量的迅速增加使泄密的机率增加,信息源的扩增使泄密的渠道增加,信息的综合化使泄密的途径难以防范与控制等等。保密工作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党政机关、政府部门,也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项工作以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具有了广泛的群众性。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是国家经济工作的细胞,是国家经济决策、经济计划如何实施与实现的关键所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国家经济工作中的秘密必然要流向有关的企业。同时,企业在工艺技术、秘密配方等方面的泄露也会造成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实力受损。而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内部秘密也会应运而生,如技术指标、人事变动以及未正式公布的会议决议等等,这些都属于保密范畴。虽然有的秘密泄露后对企业不能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会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也需要认真予以对待。因此,做好新形势下企业保密工作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提速的需要,必须不断探索企业保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采取有力的措施,发展保密技术,提高防范能力,以保障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概括说来,做好新形势下企业保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牢固树立全员保密意识
与国家秘密相比较,企业秘密具有涉密人员广泛的特点。如工艺路线、技术标准、操作要点、技术诀窍等,从工程技术人员到操作人员,少则一、二十人,多则数百人都熟知和掌握。只要有一个人保密意识不强,就会在不经意间泄露。一句话、一张照片、一篇文章都有可能成为泄秘的源头。在这一方面,我们有着惨痛的教训。我国历史悠久的龙须草席,曾是皇帝享用的贡品,外销日本、意大利、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国家赢得了大量的外汇。但现在我国的生产厂家倒闭,这个国际市场已被日本取代。其原因就是日方到我国生产企业参观时,企业在介绍和参观过程中不仅没有防范措施,而且有的职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造成了生产工艺泄密,被日方掌握生产技术并占领了市场。因此,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保密工作仅仅依靠一个部门和几个人是不可能做好的,必须依靠广大的职工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样也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可靠保证。我国《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明确要求我们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宣传保密知识,纠正有些同志“有密难保”、“无密可保”、“保密无用”的错误认识,提高广大职工的保密意识,树立起全员保密意识,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从而筑起全员保密的坚固防线。
二、建立健全保密规章制度
就企业而言,新时期保密工作较以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机构和人员经常变动。企业人员接触更多的是那些虽然不属于国家秘密,但关系到企业兴衰存亡的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针对这一新特点,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能发挥作用的保密制度,使保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坚持以《保密法》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规范和强化保密规章制度的建立并实施。遵循马钢公司的《马钢商业秘密管理办法》、《马钢工作秘密管理办法》、《马钢两公司关于实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的规定》等规章制度,我厂也相应制定《保密工作管理规定》、《保密工作职责》、《技术秘密管理办法》等制度,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保密工作的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建立总厂管理标准时,还制定了《保密管理标准》,将保密工作制度纳入标准化体系,按照标准化文件来贯彻执行和定期评审,强化了标准的执行和自我控制功能,形成了有效的防范体系。总厂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一起失密、泄密事件。但新的形势对保密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有了新的要求,而保密与窃密的斗争也日趋复杂,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保密防范难度加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给企业保密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这些都需要企业根据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健全保密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是现阶段我们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石。
三、改善保密工作硬件设施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过去那种靠一扇门几把锁来防范的办法已经不合时宜,也不能真正达到保密的目的,必须依靠技术防范手段。要划拨一部分资金专门用来做好相关保密设备的添置、更新和完善,筑起保密工作在技术设备上的防线。如给涉密计算机安装了物理隔离卡,配备涉密文件资料密码柜,添置消磁柜,给涉密工作人员配备优盘等等,这些都是保密措施之一,是必须要有的硬件。硬件设施的配置是企业做好保密工作,实现不泄密不失密的重要支撑。
四、把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秘密产生于各项工作之中,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尤其是企业秘密,它产生和存在于各个部门的活动中,包括了公文和会议的保密、经济工作的保密、工艺技术工作的保密、涉外工作的保密、新闻报道的保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保密等内容,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因此,企业保密工作必须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业务工作做到哪里,保密工作就要做到哪里。没有业务部门的配合,保密工作落实起来很困难。各部门要把保密工作看作是业务工作的一个方面,紧密地结合业务工作一同去布置、检查、总结,把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保密工作要积极为业务工作服务,指导业务部门做好保密工作,杜绝因业务人员缺乏保密观念和保密知识而造成的泄密事件;其次是业务部门要重视保密工作,自觉接受保密部门的指导和检查,特别是在业务交流中对于一时把握不准的,无法吃透的,一定要主动取得帮助和指导,不可似是而非;第三是严格遵循业务工作保密规定,在无线通讯、对外宣传、公文处理、参观接待等业务工作上企业都有相应的保密规定,必须严格遵守,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如我厂作为公司窗口单位,冷轧生产线、镀锌生产线、硅钢生产线和国内独创的CSP 生产线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领导和内、外宾来厂视察、考察、参观活动。我厂严格按照国家及公司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参观接待中的保密工作。只有在接到公司办公室通知后方可接待,并指定参观路线,根据参观人数配备陪同人员,既能保障参观过程安全,又能保证参观按预定路线进行,并可以及时阻止拍照摄影等行为,杜绝了外来参观引发的泄密事件。
五、正确处理好“保”与“放”的关系
说到保密工作,必然要说到“保”与“放”的关系。尤其是企业保密工作,这二者既是矛盾体,又是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保”与“放”的关系,可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这里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保”?什么是“放”?“保”就是保守秘密,特别是要确保核心的秘密;“放”就是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有条件的提供非核心秘密。过去,保密工作只是单纯地考虑“保”的一面,“一保终身”、“保得越宽越好”成为保密工作的主导思想。近年来,随着涉外的经济活动、科技交流、技术引进等逐渐增多,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才提出了保与放的问题,即保密工作除了考虑“保”的一面,还有“放”的一面要考虑。保得过死会影响对外交流与合作,放得过开又会泄露秘密,影响企业甚至是国家的安全与利益。因此,在处理两者关系时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保要合理,放要适度;保中有放,放中有保。当然,在“保”与“放”中,“保”有明确规定,可以遵循,而“放”则比较复杂,没有明确的条款,辨别起来难度大,而且在尺度上不易把握,需要认真对待。
保密工作是企业一项长期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产生出直接的效益,但是如果忽略了这项工作,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益,甚至发展的速度和上升的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形势带来新的要求,做好企业保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共同构建起坚不可摧的保密防线。
(作者单位:马钢股份公司第一钢轧总厂办公室)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