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专中职教育论文范文,中专中职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职学生专业忠诚度提升路径研究

  • 投稿第三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226次
  • 评分4
  • 81
  • 0

向艳智

(广东佛山市顺德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学生的专业忠诚度是评价专业品牌的直观标准,对学校的办学口碑影响极大,直接影响社会各界对学校专业教学效果的评价。尽管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招生难、生源差、学生厌学、学生流失、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就业竞争力差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提升专业魅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学生;专业忠诚度;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49-03

作者简介:向艳智(1975—),女,广东韶关人,广东佛山市顺德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会计专业教学研究。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如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资助政策、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各项技能大赛赛事等,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各地中职学校在办学规模、校园硬件设施和实训场地与设备等方面均有极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但是,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未因此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然不高。招生难、生源差、学生厌学、学生流失、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就业难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提升专业魅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忠诚度现状和成因分析

专业忠诚度是指学生在内心认可基础上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忠诚态度,这种态度往往决定该学生日后的就业行为。近几年,通过对中职生专业意向和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都是因考不上普通高中迫于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职业学校,进入职业学校后因缺乏理性的学业规划和全面的职业认知,对所学专业基本上“跟着感觉走”,毕业后能够从事对口专业工作的人数比例较低,即便是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得到用人单位提拔的优秀学生也很难长期坚持从事专业对口职业。可见,无论是在学期间还是毕业后,中职学生的专业忠诚度都较低,这一现象在服务类专业中尤为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专业认知不清晰,盲目选择专业。多数中职学生交由父母选择专业填报志愿,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如部分旅游专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就是抱着以后能“游山玩水”的想法,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考证难度大、实习辛苦、受到游客的刁难等问题时,对旅游专业的好感及信心就会降低,最终导致专业方向偏离。

第二,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受社会偏见和家庭价值取向的影响,多数中职生更多地关注薪资福利和兴趣爱好,对专业是否对口和就业前景不太重视,导致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

第三,人才培养过程规划不足。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对所学专业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造成了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匮乏,毕业后很容易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第四,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吸引力。专业亮点不突出,教学活动无特色,专业文化建设缺少能够真正震撼学生内心深处的东西。综上分析,中职生的专业忠诚度不仅会影响社会各界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效果的直接评价,更是考核专业品牌的直观标准,对学校的办学口碑影响极大。因此,在专业建设中如何提升专业魅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提升学生专业忠诚度的对策

培养中职生专业忠诚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对职业的认同感,加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业规划的参与力度,培养专业归属感。

(一)提升专业魅力,从软环境着手培养中职生专业忠诚度

第一,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中职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职前和职后一体化教育,突显专业人才培养在职前和职后的特有教育价值。这里所说的“特有教育价值”,就是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学习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让中职生意识到要成为某一行业的出色人才,就要在学校接受一条龙的专业培训,进行专业化职业生涯设计。过去,很多人错误地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没有充分考虑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人为限制职校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就不能沿袭传统的“大一统”方式,需考虑按照“职前→职后”的工作顺序设计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其中职前目标主要包括入学前的职业预备和入学后的职业技能培养,职后目标主要是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也就是说,培养目标是贯穿学生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培养目标之间要有衔接关系,又要有独立性,以满足专业大方向下不同工作岗位的培养需要。

第二,以“口径宽、出路广”为原则修订、优化原来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为中职生铺设充满希望的多元化毕业通道,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和家长对前途灰心失望,多元化毕业通道可以重新点燃希望之光,培养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感。但国家对各专业的培养计划都有比较明确的方案,在教学时数、课程设置和数量等方面有相应的一些限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自己的特色培养是亟须解决的难题。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特色定位,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或开设相关模块课程,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对中职学校3年教学计划的修订设计如表1所示。

第三,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打造特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点燃专业亮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课程学习,课堂魅力的打造是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学习发展情况,通过学生学习观察记录及时跟踪,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式、情景、案例等适合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法,创新作业形式和考核形式,建立与职业发展对接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引导学生从喜欢专业课过渡到热爱本专业,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的吸引力。

第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师团队,打造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专业师资团队。传统的教学师资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发展需求,因此,培养和发展核心技能师资是保证前述各项教学改革实施的重中之重。可以在培养原有的优秀教师的基础上,邀请行业、协会的专家、技师或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参与其中,并引进心理学教师进行职业适合度性格测评和各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疏导。通过专业教师团队的打造,取得学生的专业认同,进一步确立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增强中职学生参与度,培养专业忠诚度

学生的专业忠诚往往与其认知投入程度和情感投入程度有密切关系,投入得越多,对专业的情感越深,就越不容易偏离专业方向。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富有特色的专业活动,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主规划意识,从主观意识上增强学生的专业忠诚度。

第一,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规划意识,做好在学期间的三年学业规划记录。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3年学业规划手册”,用来记录学生专业选择形成过程的各种测评结果、各阶段专业选修科目及其考核情况、专业技能实践发展情况、技能考证情况、职业规划教师团队对学生的职业测评等。这个手册不是由教师替学生保管,而是由学生和家长自己保管,其目的一是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自己负责、自己的职业自己规划”的责任意识,二是通过全程参与,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最适合什么专业、这个专业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自己在各个学习阶段已经具备了哪些技能、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如此,学生的主动性就可以充分调动起来,专业情感会因日积月累的投入而逐渐沉淀、积累,学生的专业发展意识会更加强烈,偏离的可能性就更低。

第二,组建“学委会”参与专业建设,协调学生专业性学习活动,形成“老生带新生”的良性教学循环,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专业建设一直都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如何发挥学生在专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值得思考探究。要让优秀学生参与到专业建设工作中来,组建“学委会”就是一个可行办法。“学委会”是一个学生自主管理的专业性自治组织,肩负着协调师生教学、专业调研、专业活动策划等任务,由各年级的优秀学生和历届优秀毕业生组成。“学委会”的成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自主管理的能力,搭建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平台,并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专业认同辐射效应。

第三,精心策划各种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活动,如专业讲座、专业性公益活动、专业市场调查、典型企业考察与实践、专业情景剧表演、学习成果展示会、专业技能擂台赛、技能才艺展示会等,强化学生的“准职业人”意识。可以用“学分”的形式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这些教学活动中,从策划到总结每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学期结束后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整理编印成“学习成长记录册”上交,让学生在参与过的每一个活动中都留下成长的记录,从而更加坚定对专业发展的信心和对职业的认同。

结语

通过提升专业魅力,培养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忠诚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和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提升专业忠诚度,有助于学生长期从事对口工作,并期望在对口行业中长期发展。唯有如此,职业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才能真正体现出专业教育特有的“教育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汉达.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存在问题与改革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2]沈汉达.职业教育该如何提升吸引力?[N].人民政协报,2010-01-06(C03).

[3]王永生,屈波,刘拓.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

[4]朱运海.基于网络调查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8(6).

(责任编辑:付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