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财务内控制度怎样构建

  • 投稿Cycl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66次
  • 评分4
  • 76
  • 0

建立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将其体系化是当务之急,企业应建立以会计为中心,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系统,为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好坚实基础。

文/邓晓红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管理也日趋复杂,这样就给企业的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就是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多年来,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层出不穷,就连在相对规范化的上市公司里也屡见不鲜,这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没有形成企业统一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会计(审计)监督不力,人员素质不高,企业受利益驱动,致使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水平低下。这不仅造成单位会计工作紊乱无序,管理混乱,给贪污、挪用公款或侵吞国有资产的不法分子开了“绿灯”,大量的“小金库”“公款私存”“以公充私”油然而生,而且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多种不良影响。财务内控制度是对内部控制各环节的制度化、体系化,从而从制度方面达到控制目的。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内控方面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其局限性大,制约力比较差,影响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建立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将其体系化是当务之急。企业应建立以会计为中心,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系统,为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好坚实基础。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立的一般条件

作为一种制度系统工程,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本文将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立的前提、原则、程序及目标等四个方面来进行一般性分析。

前提。要建立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就如修房子要先做好地基一样,必须使企业整个环境通畅,在此, 我们将企业外部环境,即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等作为客观条件不予考虑,而主要是研究企业自身的因素。企业只有产权明晰、战略统一、组织完善、职工素质适应内部环境和形势,才能真正去贯彻实施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各项前提工作,以满足内控的需要。

原则。企业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既要以《会计法》、《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又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到合理合法,便于企业有效增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保护单位财产,保护国家、集体和职工三者利益,增强企业效益。具体来讲,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要符合以下原则:一是对等性原则,企业财务会计活动涉及面宽,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很大影响。二是严密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要求严格、内容完整、方法严密。三是针对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四是一贯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时变动,否则就无法贯彻执行。五是适应性原则,就是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根据企业变化了的情况及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补充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六是经济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七是适用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便于各部门、各职工实际运用,也就是说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这是制定财务内控制度的一个关键点。八是发展性原则,是指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要充分考虑宏观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密切洞察竞争者的动向,制定出具有发展性或未来着眼点的规章制度。

目标。确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目标,必须结合企业总体管理要求进行,必须从整体出发来分析。企业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为企业的总体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服务的,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实现财务会计控制,并最终实现企业的总目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到达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第三,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

第四,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五,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实际上,说具体些,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目标也就是要实现五个保证,即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业务符合制度规范;保证对各项资产的处理安全实施;保证账面资产和实有资产核对相符;保证财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构建

企业在内部控制发展理论、动因理论和一般原则等的指导下,在总体思路范围内,为使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达到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达到对经营活动的财务控制,就必须使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控制好各个要点。为此,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要实现以下要点控制。

明确管理职责及纵向与横向的监督关系。企业在制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其控制体系时,应当在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分工中,弄清财务活动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所应担负的责任和所处的地位,弄清企业各个层级的作用和责任,弄清每个层级间相互的制约因素,使纵向和横向的制约机制得以明确,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方面应实行的管理职责,纵向与横向的相互约束监督机制,达到总体与局部、各局部之间控制的目的。

职责分工、权利分割、相互制约。企业应建立起严密的财务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财会机构管理模式,分清单位负责人、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会计部门及其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即明确各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各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轮换,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等。财务会计工作必须作到“四分开原则”,即决策者和执行(决策)者、执行(决策)者与记录者、记录者与稽核者、稽核者与保管者之间都要在业务上相互分离。同时也必须实行会计人员的回避制度,以达到分工明确、相互制约之目的。

交易授权,建立恰当的审批手续。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就是交易的产生过程,企业的每项交易因其性质不同而由不同层级的人员决策和实施,这样处在一项活动中的每一级人员就需要确定其权限范围,达到什么情况由哪一级审批,并将些事项在适当的情况下予以授权处理。以内部资金借出为例,如借出资金在20万元以下(含20万元),由财务部部长审批,在20万元至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由总会计师审批,100万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当层级负责人不在或因其他情况,应授权适当人员负责审批。这样就达到了授权与审批的控制要求。

设计并使用适当的凭证和记录。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主要依据,它对会计核算过程、会计信息质量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账薄是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把大量分散的数据或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逐步加工成有用会计信息,它是会计报表的重要依据。财务会计报告是一个单位向有关方面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总结,是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会计信息的重要环节。企业应根据国家各项规范性要求及企业业务需要,选用和设计适当的凭证、单据、账薄、内部报表和各项资料的记录,严格实行各项规则和手续,保持凭证及记录的质量与完整性,以达到从基本环节最全面的控制,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核算、记录环节控制。

明确资产接触、记录、使用、保管过程。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就涉及到各项固定资产的购建,涉及到各项材料的采购,各项原料、在制品、能源等的消耗,实现各项流程中的资产转移,最后产出产品,销售出去,最终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也自然产生各项债权债务、成本费用。企业无论在固定资产购建,原材料采购、验收入库及保管,领用进入再制,成品入库,发出销售等都要做好经办、记录、保管、领用、使用、发货等的全过程各环节控制,要采取就地盘存和永续盘存等方法,定期进行各项资产的清查、盘点,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和过程管理,并对各项债权债务进行分项管理。同时,非经授权,不得接触记录、保管相应的财务资料。

独立稽核,例行的复核与自动查对。企业在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稽核手续,也配有多种形式的稽核人员,如入库稽核、出库稽核、转移稽核、报销稽核、报表稽核、报出各种材料稽核等等,这都是管理过程中重要手段。对于从事各项稽核人员必须确立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的职责权限、稽核的程序方法等,并保证稽核工作的独立性。

制定和执行恰当的会计政策方法和程序。企业的财务控制,在于结合企业情况,符合企业管理要求的情况下,将企业的财务会计政策、方法和程序予以规范和实施。财务会计政策是企业财务控制的一个标准,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会计核算体制、资金筹集运用体制等政策都是企业必须首先确定的框架。财务会计方法则是执行政策的统基础,如企业的风险评价方法、资金筹集使用方法、准备金提取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内部定价方法、折旧方法、财产清查方法、成本结转方法、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方法、合并报表方法等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起着规范作用。财务会计程序,则是控制实施的有效手段。财务管理程序、财务决策程序、资金使用程序、财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程序、授权审批程序、岗位轮换程序、物资采购程序等都需在各项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中予以体现,以便于操作,也便于对各着眼点的控制。

工作轮换与培训。在岗位责任制中工作轮换就已涉及,在这方面企业普遍做的不好,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改革,企业对财务控制的要求随着宏观政策和自身特点的变化而变化,工作轮换与培训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企业中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就容易出现工作“盲点”或惰性,不利于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或者因内部人事变动根据制度规定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换岗;或者考虑到知识的局限性不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而进行工作轮换;或者为扩展业务和培养全面型人才而需工作轮换等。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轮换工作。培训工作一方面国家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企业在日新月异的政策制度变革中必须去学习,掌握财务会计动向和新知识,方能适应岗位工作。为此,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轮换制度和培训制度,以有利子提高控制效率和保证“对点”控制。

独立检查,包括财务检查和内部审计。独立检查是指由企业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熟悉的专门人员组成的独立的机构或组织而实行的为完善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而实施的检查工作。在企业中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的独立检查,即财务检查和内部审计。

财务检查是企业内财务系统的专门人员组成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及贯彻实施情况而进行的检查工作。内部审计则依据内部审计法规,通过对企业成员的财务收支、预算决算、经济效益、合同执行等的审计而提出财务会计等相关问题,从而指明企业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促使企业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企业应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要求,建立起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以防止各种财务会计工作漏洞,使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化。

(作者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