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丹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在唐代诗歌中,有很多诗跟“长安”有关。本文试从唐诗中关于长安的诗入手,分析了长安诗语意象产生的原因,一是长安城的壮美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诗材,在诗人心中它成为“理想国”式的符号,二是对于自汉赋以来,在歌咏都城中表达自己的见解的传统的继承,三是科举制度的施行使进入长安城成为了诗人的一种理性目标和追求。最后简要分析了跟“长安”有关的两个诗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长安情结;诗语;意象
众所周知,在唐代出现了一批极富个性与才气的诗人,而长安是全国文士最集中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唐代诗人都到过长安,都在长安或久居或暂地居留过;反过来也可以说,凡是到过长安的诗人,都有与长安相关的诗。长安在诸多方面与唐代文士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安是诗人政治理想的归宿,是他们的一种追求,如果离开长安(无论是落第返乡,还是出任州县外地之职),则不免生政治失意或天涯沦落之感;“长安”成为诗人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那么长安是如何由文化景象变成了诗语意象呢?
1 长安诗语意象的产生
关于意象的解释,中国与西方理论不尽相同。在中国文艺理论中,“意象”一词偏重的是“意”。意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象”来表“意”。意与象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看见的是象,而得到的是意。钟文在《诗美艺术》[1]说“: 意象是诗人在情感、情绪的触动作用下,对万事万物进行全面改造以后的、主观的、变形的具象。”翁公宇[2]认为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的客观物象碎然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现象。”而这种选择与提炼,在“长安”这一诗语或代表长安的诗语中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积累过程。这种过程之所以漫长,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长安城也因为自身美观的建筑、精致的布局而成为诗人众口歌颂的诗材。唐长安城的前身,名曰“大兴城”,是隋炀帝杨坚建筑规划的,隋炀帝本人极富艺术气息、很具气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也是一个创举。隋炀帝时期设计的“大兴城”[3]“东西宽9721 米,南北长8651.7 米”经杨鸿年先生考证,面积约为36 平方公里,“已经大到了超乎实际需要的地步”“隋唐长安城,自北向南凡有坊十三排”“从第十坊开始,就人烟稀少”“为什么要建造这样大的城池呢?这是出于一种理想,就是它是一个主宰天下的帝王首都,不大无以显其尊贵。”这一新城的兴建,无疑给隋唐帝国以崭新的风貌,诗人争相歌咏它高大的城阙,金碧辉煌的宫殿,方方正正的街道,笔直得像箭一样的大路,长安城的繁华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点,海内的宾客争相游览,而西面的阳关大道,则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这样的语境中,长安城被一遍一遍的重复歌咏着,由一个帝王都城的所在,转化成了诗人心目中国运昌盛繁荣,文化发达先进的“理想国”。
二是自汉赋以来,在歌咏都城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中国古代人的帝都中心观念源于帝王中心观念。天子是主宰,所以一个国家要以天子为中心,在汉代的赋作中,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围绕东京西京的优劣问题展开了讨论。可见都城的所在是十分重要的。至今,我们看到的长安诗作中,大量的诗歌是对长安城的赞美诗一般的描述,为了赞美长安城的壮美,诗人们事无巨细,娓娓道来,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洋洋洒洒700 多字,骆宾王的《帝京篇》,其中壮大的意境和细致的描写,显然是由汉赋的传统而来。在唐诗中,以汉喻唐之处比比皆是,如“长安”入诗之后,使人常常说“西京”。显然,这是以汉代的东都洛阳,西都长安来作比。这是因为,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盛的朝代。汉唐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势强盛,疆域辽阔,都是刚刚结束纷争的局面而定都长安。
三是唐代的科举制度使“长安”在诗人心中产生波澜,唐代的科举制与诗人的前途命运相连,每年都有大批的应试举子从全国各地进入长安。《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谓进士科“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韩愈《韩昌黎全集·论今年权停选举状》说乡贡举子“不过五七千人”,事实上,每年由外地赴京参加吏部流内文官铨选的“选人”亦在千万之数。长安还有不少由府州赴京出差办事的官员,入京观光、寻求入仕门径的士人等等。就这样,“长安”诗语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能否进入国家的中心位置,为天子所用,也就成为他们的一种信仰和追求,“长安”也就包含着更深的意味。“诗化”进一步加强,心外之物象(事象)进入诗歌文本,生成为诗语意象。
2 长安诗语的复合体
2.1 长安日。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诗中“长安在日边”运用的是“举头见日不见长安”的典故,给人一种长安邈远的感觉。同样用到长安日这一典故的还有岑参的《忆长安曲二章寄庞》:“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中“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李白《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中“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杜甫《建都十二韵》中“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这个典故出自唐代《独异志》,“晋明帝十余岁,未为太子,元帝坐之膝上,问曰:‘日与长安孰近’答曰:‘日近。’复问之:‘何言日近’答曰:‘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帝异之,明日对群臣,复问之,答曰:‘日远,长安近。’元帝甚惊,问曰:‘何以与昨日之对有异’复答曰:‘只闻人从长安来,不闻人从日边来。’帝愈奇之,立为太子。”这一典故,可以引发的联想太多了,一个聪慧的孩子,对“长安”与“日”,孰远孰近的哲理辩思,让人钦佩,同时又以此,得到了父皇的宠爱,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国家的统治权。这不能不让渴望建功立业的唐代诗人浮想联翩。因此,这个典故在长安诗中多处出现。这一典故的多次出现,使我们不禁要想:长安与太阳哪个更加遥远呢?在诗人们的心中,也许那遥远的长安城,像太阳一样,射出的光芒,那么明媚与温暖,富有吸引力,那是诗人心中的太阳,但是能否进入长安又不是诗人自己可以主宰的,功成名就的喜悦只能是少数人享有,所以那天空中的太阳给诗人的慰藉,要远远超过遥远的长安。
2.2 忆长安。大量的“忆长安”是存在于词牌中的,可能是一种歌曲的名称。现存的《忆长安·正月》一直到《忆长安·十二月》,《全唐诗》中所收《忆长安》同题诗一组,《忆长安》同题诗作者共十一人,他们是,谢良辅、鲍防、杜奕、严维、丘丹、郑概、陈元初、吕渭、范灯、樊珣、刘蕃,都是天宝至贞元间人。其中鲍、严、丘三人今存诗较多,其他八位存诗俱在四五首以下。“严维”名下《忆长安》题下小注说:“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十二首《忆长安》诗,各以“忆长安,伊月时”开头,共六言六句,有学者者认为,是相约的同题之作,每人各赋长安某月风光景色。因不足十二人之数,故谢良辅分咏正月和十二月。固定的句式和篇幅,使《忆长安》类似于词,或者与当时流行的某一曲调有关。白居易有《忆江南》词三首,作者自注:“此曲亦名《谢秋娘》。”可惜《忆长安》的曲调没有流传开去,所以此后便无同题之作了。
在其他诗作中,出现在诗歌中的“忆长安”之句也有很多。如韦庄的《堂前菊》:“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为了怀念在长安城处处开遍的菊花,就要在庭院中到处种满,一看到那满园的菊花,就想到了长安。长安在诗人心中的位置可想而知,使人如此怀念与不舍。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么多诗人怀念长安,使我们不禁要追问:长安到底有什么值得诗人们如此留恋?甚至一想到长安,就要忍不住流泪?也许是长安繁华的景象,也许那是诗人早年生活过的地方,或者是诗人的家乡,还有可能是长安是天子脚下的一方沃土,在长安有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可能,而如今老矣的诗人,忽然产生了对岁月的蹉跎感。总之,长安的一切与一切,都与“美好”的理想、爱情、风物、青春有关,远离了这些怎能不伤感呢?
唐代诗人具有强烈的帝都情结,这种情结贯穿于唐代历史的始终,“长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昌盛的国家、先进的文化、宏图大展的渴望,和对强盛一时的汉王朝的遥远回忆,读懂长安诗,就了解了唐代诗人的心情,从而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这些在历史上生活过的诗人们曾有的复杂思绪。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浩著.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M].中华书局,2002 年第4 页.
[2]钟文.诗美艺术[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4 年10 月.
[3]青年诗坛[M].1983 年,第5 期.
[4]史念海主编,白寿彝总主编.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M].第九册第六卷第10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