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新媒体介质下的高校网络舆情

  • 投稿可笑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65次
  • 评分4
  • 56
  • 0

翟波 吴晓林

摘要: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及迅速普及,使传统的高校舆情治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就必须解码高校网络舆情的触发因素及传播特点,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基于现有管理平台,构建起“舆情预警”“舆情引导”“舆情应急”“舆情重塑”的“舆情四级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是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困境的有益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网络舆情;大学生;预警机制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类新媒体应用平台在舆情治理体系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最易动、最不稳定的特殊群体,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新媒体介质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触发机制与特点,探讨其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影响,并基于现有管理模式提出有针对性及可行性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展开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于维护高校的正常教育与科研秩序,促进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扩展了高校舆情治理的阵地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介质,正日益取代传统媒体,在高校的舆情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所引发的社会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这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性、开放性、即时性、联动性等特点,使得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在内容上较之传统媒体体现出更加丰富的样式,传播的主体也日益多元化,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源。因此,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所引发的社会影响较之传统媒体更加难以掌控,其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难控性、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这也成为高校舆情引导与治理的一个新的挑战。

1.在校大学生是网络舆情的积极参与者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人,学生网民达1.58亿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学生约为1.19亿人[1],占学生网民的75.31%,而2014年,我国网民人数则攀升到6.32亿人,其中20-29 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1]。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台式电脑已不是唯一的上网终端,其灵活的适用性使得“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介质迅速成长,并成为大学生在线表达诉求、发表评论、寻求声援乃至组织行动的常规平台,进而使众多的在校大学生成为网络舆情的积极参与者。

2.网络舆情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演进

网络舆情的传播常以一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为媒介,其触发所引发的网民政治态度的转变是不容小觑的。相较于其他社会成员而言,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及特殊的政治敏感性,但他们同时也具有思想动态复杂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生活方式个性化、利益诉求广泛化等特点,易于被前沿事物所影响,并反映在其思维与行为的敏感性上。网络介质恰恰适应了这一特点,为这部分青年群体动态化的价值观塑造与多样化的行为选择提供了最生动的平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急剧转型,利益格局的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影响,使得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重要因素。

3.网络舆情影响大学生行为的抉择

高校因其在社会组织中的特殊地位与敏感性,其稳定性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而言意义重大。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虽然其经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已具备了较高的知识层次和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但由于其尚未真正踏足社会,缺乏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经验,思想尚未成熟,易受外界消极因素及社会公共事件的影响,聚集化的生活样态使其极易团结在一起采取集体行动。譬如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遭受侵害、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突显、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突出、就业压力趋高、校内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是可能引发大学生思想状态恶性化发展的重要诱因,进而影响其行为倾向。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触发成因及特点

同其它社会现象一样,网络舆情的触发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正如“舆情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公开领域产生并发挥作用的”[1],高校网络舆情的酝酿与触发,同样是以高校公共生活层面作为蕴生土壤的。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显著提高了这一公共层面群体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勾连度,反映在实践中便是近年来日益增多的舆情突发事件。因此,基于这一层面,解析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并总结其特点就成为应对高校网络舆情一个必要的步骤。

1.高校网络舆情的触发因素

近年来,面对高校扩招凸显的教育资源不足、大学生就业难、贫困生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大学生开始越来越多地寻求借助新媒体来表达利益诉求、发表个人见解,使得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越来越成为直接引发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导火索”,间接推动其思想状态恶性化发展的“催化剂”和妨碍其思想困惑有效解决的“绊脚石”。整合近年来引发起高关注度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其触发成因大致分为三类[1]:一是偶发事件的激化,如“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杭州飙车案”等;二是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触发,如“韩国人质事件”“天价烟局长事件”等;三是与师生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唐骏学历门事件”“范跑跑事件”等。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作为网络舆情的一部分,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网络舆情的共性特点,也因其传播主体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关注倾向情绪化。大学生思维活跃,热衷于关注新生事物,并基于自己的认识进行充分的表达与质疑。但也正由于其处于青春期,思想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对网络舆情的认知与表达更为感性,对一个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的时候,就会被新的话题所吸引,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倾向。二是表达行为易分化。发生在高校中的网络舆情,虽然其触发快、传播广,但同时,前述所论及的情绪化倾向又影响了其行为的选择,使其行为表达更容易被新的外界因素所影响,进而导致行为的分化。三是网络动员能力强。基于新媒体的交互性,网络不仅是舆情传播媒介,更是动员工具[1]。如“抵制家乐福事件”“核污染抢购食盐事件”等都是以网络为依托进行发酵传播并触发行动的,充分地展现了网络动员的功能。在高校网络生态中,其网络动员功能更多地是通过意见领袖来发挥的。他们通过有意识地信息搜集与发布,在短时间内制造舆论热点,激发学生共鸣,高效地完成网络动员。

三、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随着新媒体介质在高校的快速普及,网络舆情的易触发性与高聚集性,使得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日益成为其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常态化任务,因此建立高效的网络舆情管控与应对体系无疑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

1.高校网络舆情管控面临的突出困境

高校网络舆情不同于普通的网络舆情,有其显著的特殊性,相应地,其管控机制与管控思路亦应有别于一般性的网络舆情事件。就当前的高校管理体制而言,面对这一诉求,往往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一是应急响应滞后。目前的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传统垂直式管理模式,信息传递渠道单向化,且起效缓慢,在面对突发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时往往难以快速做出反应。二是处置方式被动。面对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高校往往采取“围、堵、截”的方式,通过屏蔽网贴、关闭评论等方式进行应急处理,其后续效果往往不如预期,甚至触发新的舆情事件。三是硬件投入不足。在社会舆情事件的管控工作中,作为网络舆情监控分析应用平台的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其购置成本高,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高校采用,大多数高校依然是依靠有限的网络管理员进行非常规的人工监测,投入不足,信息滞后,管控效果不尽如人意。

2.破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困境的应用机制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所面临的困境,显著地增加了问题解决的时间成本及管理成本,并使其隐性影响更加深入,弱化后续教育的实效性,这需要构建有效的预警和紧急处理机制。针对网络舆情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显性及隐性影响,高校可尝试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建构“舆情四级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第一级是“舆情预警”。根据网络舆情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在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之前,借助学工组织、学生社团、学业导师等机构和人员,迅速切断敏感信息,将触发危机的诱因控制在萌芽状态,并及时消除。第二级是“舆情引导”。在舆情发酵期,通过主动引导、辩论或回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集中正确引导,降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负面影响,为后续的舆情重塑提供有利的网络舆情环境。第三级是“舆情应急”。舆情引导失效后,网络舆情会进入高涨期,很可能引发恶性化事件,此时启动网上和网下联动的应急机制就成为关键。在网上,要密切跟踪信息流向、规模、程度,在网下,要尽快将捕获的关键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及领导,为决策提供实时依据,遏制其恶性蔓延。第四级是“舆情重塑”。在舆情回落期和反馈期,虽然事件多已得到有效处理,但仍需要建立事后的防范措施,消除围绕事件本身的其它谣言和传闻所形成的新的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14-03-05].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14-07-21]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3]林凌等编著.新闻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

[4]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4):64-65.

[5]何国平.网络群体事件的动员模式及其舆论引导[J].探索研究,2009(09):37-39

[基金项目: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DZZ056);201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Lslktsz2012-021)]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