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

  • 投稿徐士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34次
  • 评分4
  • 60
  • 0

潘池勇

(巢湖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通过对近现代及其之前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进行梳理,发现很多书法名家都视《兰亭序》为珍宝,表现为雅玩和如痴如醉地临写。有的一生、半生临写,有的终日、半日临写,以此享受笔墨与生活乐趣。同时名家们还临写《兰亭序》馈赠宾客,以此来维系友谊。无论是雅玩性质的缩临还是游戏性质的扩临,都是经意的优秀之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兰亭序》;书法名家;临写;现象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16-02

临摹是书法家的基本功,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书法传统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学习经典书法作品技法的捷径。可以说,从古到今的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都非常重视书法临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它尽善尽美,是学书者学习行书必临习的范本。自从《兰亭序》真迹退隐于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后,它的书法美给了唐以后的人们无限的遐想。唐以后留下的《兰亭序》临摹本与勾临本成为历代书法家们争相宝之的珍藏与学习对象。那么,历代书法名家们临写《兰亭序》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一、珍爱《兰亭序》,表现为雅玩式的临写,享受临写《兰亭序》的笔情墨趣

(一)珍爱《兰亭序》的情感表现为展玩、推崇

唐·李世民非常喜欢《兰亭序》,由于李世民的推崇,使书写《兰亭序》的王羲之在唐代的书法地位得以上升到颠峰,同时也使王羲之的书法成为唐代学习的楷模,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名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等。李世民常常放置《兰亭序》于自己的座位一侧,朝夕观览、赏玩,即使在舟车劳顿的军旅生涯中都临写《兰亭序》。可见唐太宗对《兰亭序》爱不释手,肯定反复观摹和临写。由于受唐太宗的影响,李隆基也偏爱《兰亭序》,他行书书法取法时偏重《兰亭序》,故而他的书风温文尔雅,韵味十足,在书法史上也是位书法成就突出的皇帝书法家。

到宋代时,赵祯把《兰亭序》视作行书的祖宗,可谓推崇备至。到南宋时,赵构对王羲之书法颇为痴迷,像唐太宗一样对《兰亭序》心摹手追,还常常叫臣下临摹《兰亭序》,同时,也经常展玩、雅赏《兰亭序》。到元朝时,皇帝们为了笼络汉人,也学起汉人文化艺术来,对《兰亭序》也很推崇。到清朝时,满族的皇帝也推崇《兰亭序》,也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如康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自己卧室旁边专门设置了一间十平米不到的小暖阁,用于珍藏三幅自认为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书法名帖以供他随时观赏,后来此阁被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为“三希阁”,而“三希贴”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由于帝王的倡导,清朝出现了很多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帖派书法名家,如王文治、王铎等。虽然帝王书家们日理万机,对《兰亭序》却如此迷恋,可见他们对《兰亭序》的珍爱之情。

皇帝书家们推崇《兰亭序》,书法名家们喜爱、展玩《兰亭序》,原因是《兰亭序》字数多,可以充分展现出王羲之书法变化无穷的魅力。

(二)悠雅舒适临写《兰亭序》,享受生活乐趣

宋人陆游喜欢临写《兰亭序》,其《渭南文集》云:“竹里房栊一径深,……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1]可见豪放的陆游是在享受闲雅、舒适、平缓的文艺生活。晚年临写《兰亭序》不像读《易》等经典著作那样易令人疲惫,而是心旷神怡,是件惬意的文艺活动。明代文征明晚年富裕、闲适,常戏写《兰亭序》以此来安度晚年。文征明长子文彭年老时也学其父戏临《兰亭序》,可见文氏父子的稚气、聪明和狡猾。清代陈奕禧也享受临写《兰亭序》带来的生活乐趣,自题诗道:“临罢《兰亭》墨汁香,闲情一拓到羲皇。蝉声入耳初无着,自觉帘前白日长。”[2]

另外,清代的王澍与书友互相临写《兰亭序》,并在所临《兰亭序》后面题跋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深厚友谊。当代书法家沈尹默临《兰亭序》后也有诸名家题跋,为此还成为一段墨林佳话。以上这种悠雅舒适临写《兰亭序》的文艺生活无不令文人墨客向往!

二、独特的临写《兰亭序》现象:缩临、扩临

缩临本《兰亭序》首先出现在唐朝,也就是常说的《玉枕兰亭》,是褚遂良与欧阳询缩小字体即用蝇头小楷刻在微小的石头上而得名。赵孟頫缩临《兰亭序》,其尺寸为13×32cm,见于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到明清时,缩临《兰亭序》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并有缩临本被收藏,如明代的王世贞就收藏过。明代董其昌缩临禇遂良摹本《兰亭序》,清代翁方纲缩临《兰亭序》并刻于砚台背上,非常精致典雅。这种雅玩性质的收藏与临写,使《兰亭序》作为范本与玩具同时存在。这种“玩而好焉”的态度既表现出书家的风雅,又深得“游于艺”之旨趣。

唐代柳公权放大临写《兰亭序》,其字大小如拳头,但毫不失笔意。元代赵孟頫扩临《兰亭序》,其字大小为10厘米,和柳氏字一样如拳头大小,两者扩大临写《兰亭序》时都能做到形神俱全,可见两位书法大家深厚的功力。清代杨守敬扩大临写《兰亭序》,也不拘泥于形似,其所临的字大小也如拳头。由此可见,雅玩性质的缩临与有游戏、放纵性质的扩临都是经意之作。

三、临写《兰亭序》送人,多为维系永恒的友谊

宋代赵构把所临写的《兰亭序》赐给臣子们临习,从而使其所统治的南宋时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纷纷临写《兰亭序》。文献载:“史丞相言高庙(赵构)尝临《兰亭》,赐寿皇于建邸。后有批字云:‘可依此临五百本来看。’盖两宫笃学如此。”[3]明代朱高炽皇帝也有临写《兰亭序》送臣下的文献记录。明代文征明晚年应友人请索而用草书书写《兰亭序》赠予友人。明代陈献章应友人请索之命也用草书书写《兰亭序》,其所书写《兰亭序》的作品笔墨奇古。清代归庄应友人之求而临写《兰亭序》达到三本。清代朱耷、王澍也有受友人嘱咐临写《兰亭序》的文献记录。清代杨守敬应日本友人的托付而临写《兰亭序》。可见到明清时,受友人之托而临写《兰亭序》比比皆是,以此来维系深厚的友谊。

四、心慕手追,如痴如醉地临写出巨大数量的《兰亭序》

(一)认真临写《兰亭序》,维妙维肖

唐代李世民、欧阳询和宋代蔡襄临写《兰亭序》维妙维肖,文献载:“(唐)太宗书……行草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4]“昭陵既取《兰亭序》诏供奉各临之,唯欧阳询夺真。”[5]“君谟(蔡襄)摹仿右军诸帖,形模骨肉,纤悉俱备,莫敢踰轶。”[6]由于李世民、蔡襄喜欢《兰亭序》,这里的古帖、诸帖很可能包括《兰亭序》。宋代米芾临写《兰亭序》也形神兼备,逼似原帖。宋代赵构临写《兰亭序》非常细致、严格、深入,对每个字的细节都了如指掌,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元代的赵孟頫,由于其功力深厚,日书万字,其背临《兰亭序》同样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

(二)临写《兰亭序》数量大的书法名家

1.终身或半生临写。隋代智永,作为王羲之的第七代孙,立志传承家学书法,此时《兰亭序》真迹归他保管,一是真迹常伴,二是作为出家人时间充裕,没有其他事打扰。他常居浙江绍兴永欣寺阁楼里临写《兰亭序》,到晚年时仍日临数遍,他的书法尤其是《千字文》深得王羲之的书法精髓。宋代赵构一生临写《兰亭序》不辍,动辄临写达到五百纸的数量。元代赵孟頫亦一生临写《兰亭序》数百次,可见赵氏家学渊源所在。明代董其昌一生都在断断续续地临写《兰亭序》。清代王铎酷爱《兰亭序》并临之半生,自定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清代钱泳常临《兰亭序》百本以上。清代陈奕禧四十年临写《兰亭序》,其四十年来临写数量不计其数。清代王文治临写《兰亭序》三十载,多为《定武兰亭》。沈尹默终身临《兰亭序》,即使不常临写,对《兰亭序》的笔法、字法、章法、气韵等等也了然于胸,可见沈尹默对《兰亭序》所临写深厚的功力。

2.少年或晚年临写。宋代苏东坡在少年时临写《兰亭序》,黄庭坚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7]明·文征明晚年常临写《兰亭序》,并常在所临上题跋以度晚年。清代傅山晚年临褚遂良临本《兰亭序》,文献载:“傅青主先生书《兰亭序》二本,……均仿褚书绢本也。……先生已晚岁矣。”[8]清代朱耷晚年也喜临写《兰亭序》,并有数十幅传世,经鉴定,至少有一半以上确定为真迹。

3.一日或数日临写。宋代米友仁一日而百临《兰亭序》,文献载:“平生之于《兰亭》,尝一日而百临。”[9]明代祝允明所临《兰亭序》也有数本。明代莫云卿临写《兰亭序》数次。明代董其昌习惯于在修禊日临写《兰亭序》。清代乾隆多次临写《兰亭序》。清代英和得《兰亭序》的一个月里,写了两通。清代翁方纲十日天天临《兰亭序》。清代王澍临《兰亭序》达到二十卷,自云:“余临《兰亭》二十卷。”[10]

综上所述,从隋代智永到近现代的书法名家,对《兰亭序》可谓情深意厚,表现为展玩、赏玩等等,故能情注毫端而终身、半生、日日如痴如醉地临写《兰亭序》,可见他们过着悠雅闲适的文人生活,享受临写《兰亭序》带来的笔墨乐趣。元代俞和在临《定武兰亭》上自题“特健药”,意是观赏或临写《兰亭序》可以怡情养性,得到美的享受,所以受到众多书法名家的喜爱,并表现出展玩及大量临写《兰亭序》的现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陆游.陆放翁全集·渭南文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316.

〔2〕〔5〕〔7〕〔8〕〔9〕水赉佑.兰亭序研究史料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286,142,14,728,327.

〔3〕华人德.历代笔记书论汇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74.

〔4〕〔6〕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79,126.

〔10〕曹建.晚清帖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42.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