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道物理实验探究题进行讨论后认为:在组题、编题时,要注意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以达到表述简洁、思维严谨、指向精准的效果;深入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认真研读物理教科书,是教学之根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探究类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探究题;探讨;熔化;温度;质疑;解答;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2-0033-3
在2015年初中毕业生一次统考的物理试卷上,有一道物理实验探究题,题目如下:
如图1所示,为了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小明和小强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环境温度为20 ℃):A.将碎冰盛入烧杯中;B.测出碎冰熔化前的温度;C.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记录冰熔化过程中不同时间对应的温度;D.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规律。在实验中发现下列问题,请你作答:
(1)应选用颗粒较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碎冰。
(2)他们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碎冰就已开始熔化,小强认为这说明冰的熔化过程并不需要吸热,他的观点正确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他发现较难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于是他将烧杯中的水换成了盐和碎冰,便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你认为改进后即可测出冰在0 ℃以下的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1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 ℃。
该题考查考生的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界定框架范围之内,在教科书中能找到雏形,是对教科书的挖掘、拓展和升华,具有原创性,实属命题人用心编制的题目,检测效果好,对考生区分度大。从总体看,这是对考生知识与能力检测的一道优质题目。同时,笔者对该题有两点质疑,与同行商榷:
首先,该题是否应该介绍“水浴法”?
“水浴法”虽是一个简单概念,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和学生所用《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均未提到,说明“水浴法”不属于考查考生的内容,至少不属于考查考生的重点内容。该题中提到“水浴法”,但未进行简洁介绍,这可能对考生答题产生无谓的干扰和障碍。因此,该题应该介绍“水浴法”。
其次,该题是否应该将“A.将碎冰盛入烧杯中”改为“A.将碎冰盛入试管中”?甲图是否应该删除?
若不更改并保留甲图。那么,该题中“B.测出碎冰熔化前的温度”的含义就有歧义,模糊不清:是指测出烧杯中的碎冰熔化前的温度呢?还是指测出试管中的碎冰熔化前的温度呢?若按甲图所示方案在烧杯中装入足量碎冰,温度计玻璃泡插入烧杯内的碎冰中间,在一定时间内,因碎冰多,碎冰团外部的碎冰吸热升温。但碎冰团内部的碎冰温度仍然很低(因冰是热的不良导体),且相对稳定,因此容易测出烧杯中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那就不会产生第(3)小题表述的现象——“他发现较难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笔者曾用冰柜冻结的冰块敲碎做过多次实验进行验证:在烧杯中装入足量碎冰,容易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碎冰,因碎冰较少,从外界吸热后温度迅速上升,不容易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该题讲到“他发现较难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应该是指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较难测出试管中所装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在《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探究冰的熔化现象时,也是测量试管中的碎冰熔化前后的温度,不是测量烧杯中的碎冰熔化前后的温度,也只有乙图,没有甲图。因此,该题应该将“A.将碎冰盛入烧杯中”改为“A.将碎冰盛入试管中”,甲图应该删除。
该题是一道分值为9分的科学与实验探究题,前4空每空2分,最后1空1分。第(1)(2)(4)小题较简单,第(3)小题难度大。由于颗粒较小的碎冰受热面较大,受热较为均匀,因此第(1)小题的答案是“小”;由于外界温度高于碎冰的温度,虽未用酒精灯加热,但碎冰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因此第(2)小题两个问的答案分别是“不正确”,“ 因为外界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冰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所以温度升高到熔点后开始熔化”;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6分钟至第12分钟的这段时间,酒精灯在不断加热,冰不断吸热熔化,且温度保持0 ℃不变,因此第(4)小题的答案是“0”。
第(3)小题的正确答案是:“盐和碎冰混合后,降低了烧杯中的碎冰的熔点,避免试管中的碎冰的温度迅速升高,利于测出试管中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在全市5万多考生中,该小题抽样统计的完全正确率不到3%,可见该小题的难度确实较大。不少学生考完试后,面对正确答案仍是不解。
面对学生的不解,笔者这样解释:因为该实验的数据记录中,需要记下冰在0 ℃以下的温度,以便绘制图像。实验中,若不向烧杯中加盐,烧杯中的纯净冰的熔点为0 ℃,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烧杯中的纯净冰的温度就会一直迅速上升到0 ℃时才能停止一段时间,吸热熔化;试管中的纯净冰因不断从管外的烧杯中吸热,试管中的纯净冰的温度也会一直迅速上升到0 ℃,故较难测量试管中的纯净冰在0 ℃以下的温度。当向烧杯中加盐后,烧杯中的冰含有杂质,熔点低于0 ℃,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烧杯中的冰上升到0 ℃以下的某一确定温度时,停止上升一段时间,吸热熔化;试管中的纯净冰因不断从管外的烧杯中吸热,试管中的纯净冰的温度也会一直上升到0 ℃以下的某一确定温度时,停止上升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温度停止上升的时间,测出试管中的纯净冰在0 ℃以下的温度。所以,第(3)小题的正确答案是:盐和碎冰混合后,降低了烧杯中的碎冰的熔点,避免试管中的碎冰温度迅速升高,利于测出试管中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对该题深入探讨,有上述质疑和解答,并获以下3点感悟:
1.在组题、编题时,要注意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以达到表述简洁、思维严谨、指向精准的效果。在整个命题工作中,难免有疏忽遗漏的一些因素,但在我们的思想里必须对命题工作有高度的认识,要尽最大可能避免表意模糊、数据错乱等现象的发生,否则试题旨意不清,就会对学生答题产生无谓的干扰和障碍,达不到或训练、或检测、或选拔的良好效果。教师表述简洁,思维严谨,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为学生清爽的表达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生坚实的基础。
2.深入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认真研读物理教科书,是教学之根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第12页中,对学生有这样一段要求:“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这段文字明确告诉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知道、了解和能够说明、解释相关的现象。第(3)小题虽然难,但仍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界定框架范围之内。《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中,要求实验探究冰的熔化特点,该教科书的第11页“探究与点拨”中写道:“实验中,有时较难测出碎冰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若遇此情形,可尝试以下方法改进:开始时在烧杯中放盐与碎冰,然后将装有纯净碎冰的试管插入其中;随后加热,熔化烧杯中与盐混合的碎冰,随之,试管中的碎冰也开始熔化了,这样便容易得到试管中的碎冰熔化前后温度的数据了。”这段文字向我们介绍:容易测出碎冰零摄氏度以下温度的方法,烧杯中加盐的碎冰先熔化,熔化时温度低于0 ℃且保持不变,从而避免试管中的碎冰温度迅速升高,利于测出试管中的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研读教科书发现,第(3)小题的答案就“藏”在教科书的这段文字当中。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科书为备课、上课提供了基本素材,拟定了教学需要构建的基本框架。一个具有扎实功底的物理教师,必须深入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其框架范围的界定把握精准;必须认真研读、挖掘、拓展教科书,对教材运用自如,对问题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对学生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教给学生读懂物理教科书的方法,甚至交给学生能读书、善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从书中文字、图表获取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因此,深入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认真研读物理教科书,是教学之根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实验探究类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分组实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2015—2016学年,笔者担任2016届3个初中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在对《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的教学中,采用了3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别对3个班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其一,传统教学模式,讲授、听记为主;其二,多媒体教学模式,播放课件、观看视频为主;其三,实验室教学模式,进入实验室,分组实验为主。在3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中,对“要测出碎冰在0 ℃以下的温度”作同等程度的强调。第二课时做完同等程度查漏补缺的教学工作后,向3个班均发了印有上面那道物理实验探究题的纸质练习资料,并对第(3)小题的正确率做了统计:传统教学模式班为36.84%,多媒体教学模式班为52.63%,实验室教学模式班为65.79%。数据印证了“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说法。物理实验探究课,进入实验室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都比其他方法好得多。我们应尽到最大可能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身体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室中的分工与合作,利于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实验室中的操作与思考,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