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化学教学论文范文,化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 投稿FLax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87次
  • 评分4
  • 40
  • 0

福建省古田县第三中学 江峰

【摘要】在信息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个体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对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重点阐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协调地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科学素养;化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107-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也使化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中独具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并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科学素养,是指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它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与学协调统一,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发挥化学课程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呢?

一、教师要自觉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学习。比如,在讲到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走进生活,从身边发掘与化学有关的联系,关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笔者利用我校所处的鹤塘镇石材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引领学生深入石材厂调研,查阅资料。探讨粉尘、污水与矿渣的处置方法。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与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充分挖掘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立足化学课程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过程的实践性,在交流和协作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乐趣。比如,在学习铁的知识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如某些小组从化学性质的角度探究钢铁如何防锈,某些小组从材料的角度探究铁和钢不同的性能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某些小组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探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各小组负责从不同方向做探究,然后组织学生集中汇报的成果。从宏观的生活感知切入,通过对原理的解析,知识就显得更有趣味了。

高飞凭力至,佳绩以天资。让学习和个体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既要依托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避免一刀切,切实做好因材施教,注重挖掘学生个体的优点,因势利导。所以,重视学习的过程,改变评价机制和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善于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化学科学做出的贡献。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培养。比如在学习硫时,根据我校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引入我县银耳熏磺事件作为背景设立了一个问题情境。古田县作为全国食用菌之乡,1998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银耳是怎样变白的》专题报道,对古田县银耳熏磺问题进行了曝光,在古田全县上下及全国食用菌市场引起强烈震动,使古田银耳产业濒临崩溃的边缘。由此引入了硫的性质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性质的学习,并引导学生注重经济发展与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的重要关联,增强法制意识和环保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知识的学习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教学中可以紧密结合化学的发展史及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新闻中报道:家住北京丰台区的王女士在自家卫生间清洁马桶时,本想为了更加彻底的清洁杀菌,于是倒入洁厕灵后又倒入了84消毒液,没想到王女士随后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为吸入过量氯气中毒。氯气在战争历史上也曾臭名昭著,二战期间德军第一次将氯气用于战争,使英法守军共中毒15000余人,一举突破英法联军防线。这次攻击,结合上述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氯气的学习。这种情境的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化学理论学习在实践中体现的载体。做好化学实验教学,将有利于推进化学课程目标落实和实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在教学原电池时,教师可以动手做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实验,即当把锌片和铜片两电极插入各种不同的水果或水果汁会产生一定的电流。又如,通过浓硫酸与蔗糖的黑蛋糕实验,加深对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认识,还可以以魔术的方式,如玻棒点火、水中火光等魔术的展示和解析,在实验中使学生获得亲身的体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反应原理的探究,以及问题的挖掘与探讨,做好总结和实验报告,在交流和协作中培养科学求是的治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和信息日新月异,知识也是不断更新和充实的。知识无穷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获得纯粹的知识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元素化合物专题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如总结Cl2的性质,可让学生通过将该物质(如Cl2)对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为主线的物质类别,看它都能与其中的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再分别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整理的学习方法,形成有序且易于记忆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陶行知先生说:“接知如接枝。”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树立求知的精神,更应该懂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善用现代网络、期刊等媒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关注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不断地丰富涵养,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的提高。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绝非朝夕可就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好引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不懈努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收获良好的成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习仁睦.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6).

[2]王风雷.化学新课改下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28).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