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化学教学论文范文,化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中学生的感恩教育

  • 投稿Sear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337次
  • 评分4
  • 88
  • 0

赖芸芸

广东恩平市江南中学529400

【摘要】当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外来文化逐渐影响本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一定的冲击,希望及时挽救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局面,让中学生感受感恩的情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感恩教育知恩图报道德理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感恩教育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

传统的感恩节来源于美国。感恩在西方国家可说算是历时比较长的情感。在我国,感恩话题不断,自古以来有"羊跪乳,鸦反哺"的训言。感恩的字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古往以来,感恩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本应拥有的基本品德。感恩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一种处世态度,是每个人对自身以及社会各层面的理性认识,感恩更是一种对自身以及他人的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既是一种情感升华,也是一种人生心境完美的表现。

古代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在这里是说,在家里做到孝敬父母,在社会上做到尊敬师长。周围朋友带给自己帮助和关爱,我们要铭记和回报他们的友善和真心的付出,感谢朋友们所付出的情感和友谊,感恩父母、师长、朋友是我们的基本美德,更远的可以推至感恩祖国大地。

古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的重要名言之一。事实上,人类是一切事物关系的总和,社会和国家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环境,我们理应要报答祖国河山。最后还有一个不可不提,那便是感恩大自然。明朗的天空,温柔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辽阔的大地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空间。

感恩教育,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更多的是用心去感受身边的恩赐,用感恩的心去报答他人。

2.中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及实例

放眼望去,我们的身边依然存在中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话题。一些中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令人痛心。他们不但缺失对人类的感恩之情,对大自然更是残忍的对待。他们每天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却时刻都在对生活的环境进行肆意破坏。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置之不理,传统美德在他们心中已大打折扣,甚至采用淡漠态度对待,不知感恩。一些人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别人给自己带来的欢乐,却不知回报与奉献。他们在待人接物中形成以"我"为中心的观念,友善的面孔不再,人情味不浓厚,不可与人为善,以至不懂回馈。在此看出,索取的心态远大于感恩的心态,这值得深思。其中这实质含义是感恩意识在慢慢淡化,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开始逐渐入侵,造成中学生的德育观念和感恩心态严重缺失,这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关系,三者各自应负上一定的责任。

实例1:椐报道:兰州女子杨丽娟自16岁始,一相情愿地疯狂追逐男明星已13年。此期间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不找工作不谈恋爱,一心痴迷于刘德华,因而陷入走火入魔难以自制的非理智状态。女儿在追星上的偏执和不可救药让她父亲彻底绝望。已心力交瘁、穷困潦倒的他,也没有能力再帮她二见"偶像",只能以一死来解脱。这一切包括其父之亡,都是由于杨丽娟失去理智地狂热追星所造成。父亲自杀后,杨丽娟竟然冷漠地不予理睬,弃尸于港而偕母回甘。如何对得起父亲对她的爱以及对她追星的无条件支持?为人子者如此不孝和冷血,怎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实例2:一名男孩,他告诉父母,明天要在家里搞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生日派对,他父母答应了。他生日那天,邀请几十个同学来他家庆祝生日。这生日派对的一切都是他父母帮他精心准备的,男孩不但不感谢父母,还嫌布置得不够好。男孩的父母对望一眼,都叹了一口气。可知道,父母都推去手上的工作,面临着被老板辞退的风险,顶着劳累坚持准备男孩的生日派对。"妈,没有杯子,快拿杯子来!"男孩向他们喊道。这天晚上,男孩没有邀请父母共同庆祝。前台的风光,后台的辛苦付出,面对男孩的表现,后台的父母都落下了眼泪。这又是谁的错呢?

3.中学生缺乏感恩的原因

通过以上的实例看出,中学生缺乏感恩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感恩意识逐渐淡薄呢?归结有如下三方面:

3.1宠溺的家庭教育观念,影响培养道德的社会氛围

由于受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中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自小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环境里,再加上家人的百般呵护,以致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老子天下第一"成为他们的人生信条,他们心安理得接受别人的奉献,却不懂得报答他人的付出。他们持着家人对他们的宠溺,经常以自我为主观念待人接物,渐渐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难以与他人合作。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连基本的礼貌也忘记教育他们,何以谈感恩。长期下去,孩子将父母的奉献与自身的索取视为理所当然,对感恩之心和情感意识的体验毫无感觉。

3.2享受主义的贪婪思想,造成了孩子的道德缺失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部分人在社会关系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些人以关注自我为主,既不重视与他人的关系,也不关心社会的发展,将人的社会性渐渐淡忘。社会中的经济发展、安逸舒适的生活、中西文化的碰撞、道德沦丧等现象已经无形地侵染中学生的思想。人们精神层面不断扩大,各种媒体、网络等信息的壮大恶化了中学生的道德环境,使传统美德成为摆设,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成为他们追随的东西,崇扬及时行乐,放弃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中学生的心灵被消极的社会风气侵染和冲击,让他们对好坏、美丑的辨别能力受到影响。

3.3追求名利的教育模式,错过学生品德形成的时机

很多学校都偏重于分数至上的原则,学校大体上是按照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当老板、当官的教育模式领着学生走。学生们在这种功利色彩浓厚的环境里,只关注学习成绩,忽视自我品德的修养,学校更是忽视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大大错过了学生品德形成的机会。在这消极功利心态的冲斥下,学生的"德"和"智"分离,"人"和"才"脱离,学生素质不过关,道德缺失。由于这些因素影响,学生不可能做到为他人着想和考虑他人的利益,自然体会不到"感恩"的心态和关心他人的情绪,因而感恩之心丢失。道德教育缺失的是实效,倒不如先修身齐家,让中学生学会"爱家,爱父母"。

4.关于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可行措施

感恩的情感并非与生俱来,要通过后阶段的感恩教育来培养成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如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行为,同时还要做到组织到位、宣传到位。我们没有权利去怪责孩子们的道德缺失行为,相反,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感化孩子们日益冷漠的心和重树道德观念。只有这样,我们和谐的社会关系方能建立,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可实行措施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4.1认识教育培养学生感恩心态

道德认识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构建,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的层面上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通过认识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得到的一切是父母辛勤劳作的成果,而非理所当然。教师可通过课堂教育的渠道去挖掘深沉的感恩思想,将感恩教育融入课堂中,启发学生领悟恩点,指引他们捕捉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恩德。家长也可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通过干家务来认识到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明白体验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总而言之,大自然、祖国河山、社会各层人际关系等不计回报的给予,都是"恩"。

4.2情感教育陶冶学生感恩情商

开展情感教育可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主动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包括情感教育,开展感恩教育一定要用心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行感情对话、心灵交流。例如:在感恩节的日子里,学校方面以校园为场所,组织学生大胆表露感恩情感,或者将感恩话语写在课余时间制作的感恩卡上,贴在校园的活动场所,营造牵动人心的感恩氛围。加上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心得体会、发表感恩宣言、感恩征文活动、制作感恩卡片,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他们的感恩情感得以激发。相信通过营造和谐校园,可使校园洋溢着感恩的气息,使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4.3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感恩活动

爱的传递不能单靠说教来兑现,老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和高尚的情操感化学生。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学生能进行道德评价的情感活动就是道德行为。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并学会去感恩,在一定范围内学会感恩,施恩不图报。指引他们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的给予,让他们真正做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将感恩之行落实到生活中。

首先,老师要提示家长,父母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通过干家务,了解父母当家的辛苦,了解父母生活、工作的压力和艰难,从而使他们对父母产生感激的情感。有时间,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去体验深山的生活,通过简陋的设施让他们体会生活的不容易。总之家人要改变以往宠溺孩子的态度,采用一分辛勤,一分收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达到让孩子懂得感恩的效果。

其次,学校应该号召学生主动参加义工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学校可安排学生每周星期六去敬老院做义工,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整理衣物、端汤递水,让老人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意义所在。安排志愿者进入小区,帮助小区的伤残病老者打扫卫生,用行动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情,让他们感到人间温情尚在。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义卖、捐款活动,为有需要的人尽一份力。

最后,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活动,号召环保小组收集校园内同学乱扔的瓶瓶罐罐,也分配部分小组去宿舍楼回收废弃品。学生用行动向社会发出"爱护家园,爱护环境"的口号,带领更多的人走进环保活动中。

我们家庭、学校、社会要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要重视开展感恩活动,重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一个全民工程,任何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共同营造一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和谐社会氛围,使我们的人生道路充满光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广西中小学校德语读本》,广西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编印?

[2]李玲.感动,班主任之友[J].2006,(2)?

[3]孟子.孝道漫谈,班主任之友[J]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