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之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甜美、磁性的嗓音,是展现语言艺术魅力的先天因素,是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运用专业语言的能力。然而,面对不同的对象,教学语言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生物教学中就必须结合生物学的特点,充分展现生物学语言特有的语言艺术,让生物课堂充满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汲取有关生物方面的营养。
作者:王霞
一、生物教师语言特点
1.专业性。生物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生物专业知识时,必须使用生物学科的术语,不能随便用方言代替。生物学科的专业语言都有其确切的内涵和外延,使用不当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譬如,在学习人体的结构时,知道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肢又为分上肢和下肢。上肢包括上臂、前臂、手,下肢包括大腿、小腿、脚。如果把上肢说成胳膊,上臂说成大臂,下臂说成小臂,下肢说成腿等,则均属于非规范用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强调。
2.规范性。规范是指生物教师对生物规律、原理要准确表达,不能让学生产生误解。生物教师必须对概念和术语有准确的理解。例如,芽体、侧芽与芽,这是一组易混淆的概念,芽体是某些低等生物在环境条件较好时,在母体的一定部位生出的新一代小生物个体,是一种无性生殖。它脱离母体后可在自然状态下直接长成为新个体。高等植物营养器官的芽,虽然能够发育成新植株,但这里的“芽”不是新一代小生物个体,而是母体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马铃薯芽眼长出的芽和大蒜侧芽,侧芽是叶子与茎相连部分生长出来的芽,也叫腋芽。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解错误。
另外,教师对生物学概念、规律、现象等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时要用词准确、恰当,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不能随便使用“大概”“也许”“可能”等不确定性语言。
3.启发性。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润物细无声”。幽默、优美、含蓄的语言,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式。例如,在学习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时,可设问:室内的植物幼苗为什么总会朝着有光源的方向生长呢?向日葵的花盘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
4.艺术性。艺术表演中的笑话、谚语、歇后语等,有时顺手拈来借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遗传知识时可用诙谐的语气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等。
二、养成良好语言习惯
1.教师在说话时要发音准确,舒缓有度。有的教师嗓门大,整个课堂上一直声音洪亮。声音大固然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但时间长了,学生就疲惫了,注意力也就不会集中。因此要根据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语速上注意掌握轻重缓急,不能一个高音到底。有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可多重复几次。
2.教师不要过多使用口头禅。例如,“这个”“好不好”“为什么呢”“行不行”“可不可以”。这样的口头禅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不集中,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有这类口头禅的教师一定要注意改正。
三、教学语言作用的发挥
1.将平淡的内容讲得生动。例如,在讲生物课文中的互利共生时,对两种生物间的关系可用拟人的方法“荣辱与共”比喻。例如,豆科类植物和在他们根上长着的瘤菌等。
2.将深奥的知识讲得通俗。例如,在讲适应的相对性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比方,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永久的。不管适应性多强,也有对环境不适应的时候,因为环境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又如,对老鼠而言,老鹰具备适应的普遍性,但对猎人而言,这种适应又是相对的。因为,强悍的老鹰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四、语言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1.将艺术与科学水乳交融。运用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揭示其中蕴涵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记忆。例如“满园春色关不住”,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名句。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探讨出以下生物学原理。
(1)“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受墙外阳光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应激性。
(2)“红杏出墙”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而多争取阳光,这样有利于本身的需要,这反映了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影响环境的特性。
(3)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杏子果,这反映生物是具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特性。
2.用流畅易记忆的口诀总结生物学规律。例如,将遗传病特点总结为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俗话说:“开言知肺腑,出口见精神。”语言是“肺腑”“精神”的具体表现。如希望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能够熟练地驾驭语言表达的各种技巧,潇洒自如地驾驭每一节生物课,打造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震撼力的生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