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亚彬 杨 芳
摘 要:面对中学生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思想品德教学要传递“正能量”,把握正确的导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把握初中生德育现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品德教学。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链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策略:在与教材、中考的链接中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专题教育的宣传活动中,指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在课外活动的实践中,落实其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品德教学 策略途径
耿亚彬,男,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杨芳,女,江苏省江阴市顾山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多次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他们的思想,内化为他们的具体行动,落实在他们的生活行为之中,是传承中华文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要求,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目前,一些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强,同时还缺乏亲近社会的情感。青少年如果不能从课堂上接受正面力量的潜移默化,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人,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因此,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链接责无旁贷。
一、链接教材:心领体悟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课标的具体化,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标指出:它是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主要承载着三个部分的教育重任,即“道德”、“法律”和“国情”。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应该说,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固然要走进教材,但是我们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始终秉持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有效途径,让学生走出教材,融入国家与社会之中,践行作为公民的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涉及到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教师要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找准其与教材的契合点。总体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公民在人格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而这样的自由和平等必须要以崇尚法律为前提,时刻保持与法同行;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诚信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也是任何公民能够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友善既是对公民个体道德的呼唤,同时是达成各类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链接考查:学以致用
学科考查是对学生综合认知和学以致用能力的集中检阅,无论中考还是会考。思想品德试题特点大都表现为:起点高,落点低;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针对这一特点,要从某一具体问题人手,结合考点,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观察思考,坚持“大材小用,一材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科考查的重要内容,在各地中考会考都有重要体现,在试卷分析时,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考查例析】2014年3月1日,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暴力案件已造成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案件发生后,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救助受伤的群众;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重严惩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
该材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知识点去分析、理解:民族分裂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不利于民族团结;侵犯无辜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破坏了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共同繁荣。“依法从重严惩暴恐分子”体现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救助受伤的群众”体现了我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不法分子公然挑衅法律,是非正义行为,必然受到法律严惩;稳定团结是福,动乱分裂是祸,各民族同舟共济,携手共进,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得出:反对民族分裂,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各地中考卷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题型呈现多样性,既有客观性的判断、选择题,也有主观性的材料分析题和实践探究题。2014年,昆明中考卷着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凸显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呼和浩特中考卷主观题设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无锡会考卷中的“实践探究题”设置的题目与“中国梦有关”;连云港中考卷的“问题探究”与“扶贫开发”有关,体现“共同富裕”的教材内容等。教师应将鲜活的考查内容渗透进日常教学之中。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链接专题:榜样引领
专题设计是教师集中力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如能将专题教学中的榜样力量和价值取向辐射至全体学生,其教学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中国人物等资源,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件相整合,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学生通过学习榜样事迹,感受到榜样精神力量的鼓舞,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观。
如教学中,我曾经选取第四届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之一的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感人事迹进行专题讲解:她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观看了关于龚全珍事迹的一段视频之后,我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龚全珍哪些优秀的品质感动了你?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方面?③我们如何向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你准备如何向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学习?讨论中,有学生说,龚全珍的所有行动都是从点滴做起、力所能及地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学生认为,她有坚定的革命信仰、有远大的理想,能够做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还有学生谈到,她支持教育,无私奉献社会,支持公益。通过交流、探讨榜样人物的具体事例,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四、链接实践:身体力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旁观者,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践行者,而理论联系实际正是思想品德教学永恒的主题。《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组织开展好课外活动,不断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育人效果。
教育的第一属性是育人,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要高举德育的大旗,用心做好“慢的教育”,使其成为“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合的艺术”。学生价值观的浸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慢慢从细节做起,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的学科落脚点所在。如围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主题,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校园内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灯箱、语录牌等,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在学生中开展了“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讨论会,引导学生认识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呼唤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回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践行。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院进行公益活动,“家乡文化大搜索”等。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个青少年心中,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政治教师应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去做一件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从而更好体验其时代内涵。此外,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还开展了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一”活动,其中包括“一次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演讲”、“一篇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小论文”、“一幅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手抄报”、“一封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倡议书”等主题活动;与此同时,还适时开展以爱国主义诗词朗诵、知识竞赛、读书交流、展示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经典格言等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学,使学生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