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钢琴是重要的演奏乐器,也是音乐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弹奏在音乐专业的课程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职业院校的音乐课程发展为切入点,从钢琴的弹唱教学出发,分析弹唱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技巧,探讨教师在课堂中应有的作为,列举弹奏技术和弹唱技能相结合的方法,希望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钢琴课程设计;弹奏技术运用;弹唱训练;结合方法;
在素质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对课堂的要求有了明显的调整,课堂学习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学生能力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思路。钢琴弹唱作为把弹奏技术和演唱技能融为一体的演奏形式,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专业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更大重视,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让学生具备强大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声乐演唱技能。
一、钢琴弹唱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
首先,学生必须认识到钢琴弹唱教学的重要价值。目前,职业教育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国家也在宏观上提高了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很多高校也从传统的理论研究模式中跳脱出来,向应用化的格局迈进。而高等教育的深度发展,也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变得更大,提高就业率已然成为诸多高校追求的重点目标。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要认真跟进社会发展潮流,灵活调整培养目标,无论是专业的选择还是课程的设置,都应当以学生就业率的提升为前提,当下,很多教师都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而是沿用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模式,只想把学生培养成钢琴演奏家,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技巧训练,而没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也无法跟上社会变化的脚步。
(二)教师应当有的作为
首先,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和思维,过去的钢琴教学盲目强调对基础技能的练习,甚至会让学生接触一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作品,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学生要么丧失兴趣,要么在弹唱中出现很多卡顿。从本质上来讲,钢琴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的身体与思想的协调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以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及时吸收先进思想,总结过往教学经验,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教学计划,时刻关注教学改革的动态和方向,让学生从单一的课程中学到综合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其次,教师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带动教学改革。传统的讲授法、示范法和抽查法大多都是以钢琴弹奏为主,只是孤立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没有与其他课程有效沟通,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味着学生必然要接触多个领域的知识,所以,教师要突破单科思维的束缚,把钢琴的弹奏、即兴演唱、钢琴编配、声乐理论充分结合到一起,运用更加活泼的手段展开实践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获得更加饱满的情感体验,并从不同的途径和渠道吸收知识。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把理论课和技能课巧妙融合到一起,让学生拥有登台表演的机会,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与特长。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要设计不同类型的比赛,激发学生内心的斗志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这里,教师要保证训练的难易程度相对适中,凸显综合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特点。
二、职业院校钢琴弹奏与演唱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课程形式的调整
首先是小组教学,教师可以把20个人当作一个小组,安排在教室内参与大课,为学生介绍钢琴演奏基础,并传授声乐知识和作曲理论知识,让学生分析弹奏和弹唱之间的共通性,内容上先构建起大致的框架和体系。钢琴演奏对技巧的要求尤为严格,演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曲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小组课教学必须要以钢琴演奏中的共性问题为切入点,教师要让学生纠正自己的手指形态,保证触键的准确性,提高读谱的标准性,学生要懂得分句,把握好作品的节奏,看懂琴谱上的标识和符号,并理解它们表达的含义,这些都可以为学生后期的弹唱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此之外,声乐演唱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弹唱表演的效果,因此,小组课教学需要把重点放在演唱技巧指导和艺术表现力指导这两个板块上。就演唱技巧指导来讲,教师要关注学生吐字和咬字的清晰性,由于很多学生都带有一定的口音,所以,音准的纠正对他们来讲很重要。在这里,学生也需要关注演唱时的音准和节奏,把这两个要素与弹奏技巧相配合。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气息控制的技巧,让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准确划分句子。以上这些内容,除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精细讲解之外,还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展开循环往复的练习。表演的艺术表现力牵涉到学生个人的意愿,也牵涉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生活感悟,在分析作品风格的时候,学生个人的理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学生可以透彻地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他的表演也自然会更加情感饱满,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有充足的自信心。
再者,钢琴弹唱离不开乐理知识、和声以及钢琴编配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教师在设计小组课的时候,必须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理论支撑,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调节学生的演奏速度。特别是在展开即兴弹唱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和声与作曲理论,让学生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
其次,个别课教学强调小课设计,通常都会与小组课隔周进行,每节课的人数是1到2名同学,教师需要根据大课内容对这些同学进行纠正和指导。就钢琴演奏来看,教师必须要集中指正学生在读谱和弹奏技巧方面的问题,由于不同学生对谱曲的认识能力存在差别,手指技术水平也高低不等,所以展现出来的问题也自然会存在差异,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如果学生的读谱能力相对较弱,那么训练的重点就应当集中在这一领域,而且,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搭配相应的练习曲目,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在训练声乐演唱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把重点集中在唱歌的发声训练上,应当改变传统站着唱歌的模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保证学生即便是在坐着的时候,也可以提高气息的平稳性,发出嘹亮的声音。就乐理基础、和声以及作曲理论知识来讲,大多数细节性问题都应当在小组课上体现,但钢琴弹唱本身就需要弹和唱的相互配合,如果学生在弹奏上存在一定不足,教师就应当在个别课上纠正学生在伴奏与和声编配中存在的不足,训练学生的和声编配能力,而且,教师要帮助学生设计发展方案和计划,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感知力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进度的调整
钢琴弹唱训练本身就结合了钢琴演奏技术、声乐理论知识、作曲理论知识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具有十分明显的交叉性和关联性特点,所以,学生的学习也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教师应当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和迁移运用。教师在编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不能让学生陷入迷茫无措的状态中。
首先,在进入初级弹唱课程阶段以后,教师要选择一些初级作品,尽可能控制好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时长,保证学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作品并作出分析。在这一时期,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基本弹奏方法、声乐基本技巧训练这两个板块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曲目分析与和声分析,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正确的弹奏技巧,把握好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并学会分析不同歌曲的风格和旋律,准确表达曲目内在的感情和思想,把唱歌和弹琴结合在一起。
其次,当进入到中级弹唱课程的时候,教师应当选择初级和中级作品相结合的模式,尽可能为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材料,让学生分析并比较不同风格的差异,训练学生的音乐灵敏度。教师要尽可能凸显音乐作品的规整性和规范性,让学生可以更顺利地进行和声分析、和弦连接分析以及曲式分析,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辨别作品的布局、曲式结构,掌握伴奏规律,为后期的即兴弹唱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就是高级弹唱课程阶段。此时,学生已经累积了相当多的经验,教师在这一阶段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介绍一些高级曲目,而且要鼓励学生多尝试,并配合即兴弹唱。在必要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对弹唱作品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在这里,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的练习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而是要摄入一些高难度的作品,让学生拥有更加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在自我创造的过程中积累更多技巧,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积累自信心,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三、职业院校钢琴弹唱教学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一)技术的局限性
钢琴弹奏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对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和手指技巧都有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刻苦的锻炼。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普遍没有达到相应标准,仅仅在弹奏这一层面就受到了许多限制和束缚,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让学生在弹唱的过程中实现人与钢琴的结合,就成为教师面临的重点难题。在这里,教师要凸显训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让学生手、脑、脚、眼并用,逐步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培养实践惯性。惯性的配合需要按照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训练,教师应当让学生先接触一些慢速练习,这是突破技巧难关的关键所在,当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再为学生介绍快速练习的任务,让学生逐步夯实基础[1]。
除此之外,踏板的运用也是很多学生在弹奏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在练习这一技能的时候,弹唱技能的同步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部分学生在弹唱过程中,手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协调配合,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踩下踏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下踏板。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分解训练的方法,把左手演奏、右手演奏以及歌唱划分成不同的板块,让学生反复练习,一旦发现哪一部分存在问题,教师要及时指正,帮助学生强化训练。并且,学生要懂得多多思考、多多观察,感受踏板在不同力度引导下展现出来的效果差别,与钢琴产生情感和声音上的共鸣,并且要比较踏板与不同踩放动作结合时产生的效果。接着,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引导他们在脑海中勾勒自己想要的音响效果,从内心传输到大脑,并用大脑去引导身体,把双手弹奏和弹唱以及踏板练习结合起来,最终完美地演奏歌曲[2]。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感
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弹唱课程时都会感到枯燥和无聊,他们无法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而且通常会认为这门课程难度较大,容易滋生出放弃和倦怠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慢慢督促并引导学生,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在上个别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准调整曲目的难易程度。对于那些学习稍微落后的学生,教师应当采用鼓励和支持的态度,让学生逐步积累信心。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勇于挑战一些高难度的曲目,让他们勇攀高峰,突破自我局限。学校也应当安排多种类型的比赛和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自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推动钢琴弹奏技术在弹唱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应有之策,也是推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弹唱理念的更新、课程形式的调整、课程进度的灵活把握、兴趣的引导与激发这几个角度,论述了钢琴弹奏与钢琴弹唱交叉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尊重了他们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参考的依据。
[1] 周新慧.关于提升高校音乐师范生钢琴弹唱技能的实践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4):121-122.
[2] 钟雯.关于钢琴演奏技术与伴奏技巧的研究与运用[J].北方音乐,2013,(0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