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亮
[摘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就业能力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在该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存在着教学计划不合理、缺乏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性教学评价机制和创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物流管理 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孟庆亮(1971-),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江苏连云港22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情景教学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SEW-C-08 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97-03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具有较强实际工作技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市场就业的重点。早在21世纪初,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就被教育部作为紧缺技能人才重点培养专业建设。伴随高职教育中广泛推广“能力本位”理念,实践性教学环节已成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理念推广、教学计划设计和教学质量评价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受制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目前该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讨论。本文作此研究,以不断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目标
1.加强物流管理职业素养教育。物流管理行业职业素养是指物流管理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要求和规范,是在职业道德指导下的、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具体行为规范,是相关从业人员价值观念、是非标准、道德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且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加强物流管理职业素养教育是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中一方面要以现代物流管理先进理念为依据,强化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目标的思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物流管理职业技能,以高效规范的物流服务满足社会化物流需求,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在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既要培养敬业爱岗和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又要培养在物流管理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和专职业能力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物流管理行业专业技能培养过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是指高职该专业学生能够将所具备的职业知识应用到物流实践工作中的能力。结合现阶段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特点和高职学生的职业定位,高职院校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分析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这些实践性职业技能水平是衡量高职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现代物流行业与相关企业的发展规律决定了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特点,既要具备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和库存需求分析预测能力,又要熟练掌握原材料采购流程和运输调度安排,都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把教学过程和实际工作环境密切联系,使用模拟仿真、情景设计、顶岗实习等有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组织者、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标准等很好地适应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把实践性教学真正成为完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
3.提高物流人才市场就业竞争力。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最终的效果要由人才市场来检验,只有该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物流人才市场需求、体现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才是实践性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特点,及时了解物流行业执业标准和规范的变化,跟踪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入物流行业机构和企业的参与,不仅仅是让他们简单地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而是要让物流行业机构和企业真正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以物流行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物流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能力,改变以往高职物流实践性教学以学校课程老师为主的情况;另一方面要以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深人物流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分析研究毕业生实际工作状况,同时结合地区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遵循以上培养目标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该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1.实践性教学计划不合理,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不清晰。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一方面强调高职教育体现普通高等教育的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公共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占据了教学计划较大比重;另一方面注重高职教育中职业导向性特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借鉴国内外高职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实践性教学得到了较大改善,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教学计划设计和课程开发上还有许多不适应实践性教学需求的地方:首先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中教学本位和教师本位根深蒂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教学管理部门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设计开发实践性教学,缺乏物流管理行业管理机构和对口企业的深入参与,没有形成以行业从业专家和用人单位为主、学校专业教师为辅的开发设计团队,与行业和地区人才需求不能紧密联系,还是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劳动,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差。其次是人为地割裂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过程,在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融合协调,习惯于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两个层次,如教学计划中明确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实训课程,即使在具体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把有限的课时划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降低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2.实践性教学考核过程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考核手段和考核标准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效果,考核手段决定教学组织的方式方法,考核标准决定学生掌握的职业能力水平。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考核过程、考核标准和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首先是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不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因为有规范的考核要求和考核形式,而且和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评价有密切联系,所以学生能认真对待,教师也能够严格把握考核要求,教学效果良好。而实践性教学则容易受到忽视,即使真正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学习和专业实训,很多学生也是走马观花,互动提问环节形同虚设,甚至出现放羊现象,让学生自己解决实习实训环节,把考核评价完全交给实训单位。其次是实践性教学考核方式单调简单,习惯于采用课程平时成绩和提交实习报告的方式,课程教师侧重于考核形式完整性,疏于实践性教学过程的监督评价;另外,实践性教学评价标准不够严格统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能够与物流行业标准及职业规范接轨,整个考核评价过程往往也缺少物流工作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参加,使之公正性和科学性大打折扣。
3.实践性教学中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专业技能培养效果有待提高。校企合作目前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被广泛使用,以企业实训、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一方面解决了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场所的缺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降低了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学生未来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稳定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首先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来讲政策支持和指导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像德国和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的高职校企合作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缺乏在资金、税收、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使得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处于各自为政、松散盲目的状态,学生实习实训的效果也就千差万别;其次对于许多物流企业接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缺乏奖励机制和保障措施,既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协调管理,也没有调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积极性的制度措施;最后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重视程度不够,只是看作实践性教学计划的补充,缺乏从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整体来设计规划,人为割裂校企合作过程的完整性,对校企合作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影响了校企合作效果。
三、改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思路
1.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要从整体上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到课程体系设计系统化和教学管理规范化。首先要优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建立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行业管理人员、企业从业人士等共同组成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优化课程体系,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划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时间和内容,逐步提高实践教学所占比重,既保证理论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又要充分考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使该专业学生能够具备物流管理基层管理者的理论与技能素质。其次在具体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学实施中要体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以强化物流管理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把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相对应,使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与企业实践高度衔接。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方法创新,引入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仿真案例教学等先进方法,使传统教学场景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职业兴趣,改善实践性教学效果。
2.构建科学有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和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实践性教学过程改革和提高教学效果将起到积极作用。构建离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评价机制,首先要明确评价主体的关系,现阶段学生的实践工作技能评价在学校是专业课程老师、在校企合作单位是物流管理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是国家或行业的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因为各自评价手段和评价目标的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这就会导致学生培养目标的混乱,不利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教学资源情况,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鉴定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评价模式,尽可能实现实践性教学与评价的分离,倒逼实践性教学培养目标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标准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其次要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改变传统单调的课堂考核为主的评价手段,完善和丰富实践性教学评价手段,如校内实践性教学评价可以实训报告和项目设计为主,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践可以现场技能演示为主,而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可以获取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为主,尤其强调在实践性教学中实行多证教学,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评价与国家职业证书相对应,鼓励学生参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物流师、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等证书的鉴定考核,同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实践性教学中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代评,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
3.创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建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作为保证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方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同时也涉及各方的职责和利益的合理分配,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高职院校创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首先要完善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保障机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协调,争取建立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和支持下的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合作的理事会或委员会形式,以法律手段规范各方责权利关系,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合作办学体制,来全面指导、协调和规范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次加大校企深度融合的力度,高职院校利用其人才优势和知识储备为物流企业提供咨询决策服务,而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践性指导,政府和行业相关部门负责职业资格鉴定和考核工作,在校企合作中把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性工作中解决,把工作实践中的不足反馈到教学改革中,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发展。最后要加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环节效果。具体来讲要完善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企业工作经历,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使之具备丰富的企业从业背景,熟悉物流管理实践性工作要求。鼓励老师考取物流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了解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要求,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创新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学教师考核制度,改变以学术研究为主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实践性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提高教师投身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杜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 (14).
[2]白东海,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现状及其有效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 32).
[3]翟希东.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
[4]乔毅.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探索[J].物流技术,2013( 32).
[5]张俊娥,浅析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