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君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逐渐加速,高校规模逐渐膨胀。高等教育规模膨胀带来的定位不清晰、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力不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求不断取得学术的制高点、推动教学创新、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基于这些问题和要求,高等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思路在于注重产科研教结合、课程设置跟上时代要求、注重就业竞争力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内涵发展有效教学 学术战略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黄慧君(1985-),女,江西大余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 03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21-02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处于整个国民教育系列的顶端,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适应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规模逐渐膨胀。截止到2013年,高校在校生3000万,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达到2000多所,高等教育迎来了大众化时期。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总量可观,但矛盾非常突出。高等教育发展与运行形态之间存在矛盾,高等教育竞争战略理论、高等教育功用理论、高等教育成本理论之间也存在诸多分歧。这些矛盾正是呼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逻辑起点。
一、内涵式发展是提高高校质量的必由之路
1.传统外延式发展为主的模式急需变革。传统的高等教育是外延式发展,自身定位不清晰。就单个高校来说,办学术型高等教育还是应用型高职教育,定位相对明晰;就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是致力于办世界一流的学术型大学还是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定位一直不清晰。“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以来,曾经燃起了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热情,但时至今日我国大学的世界排名仍然不高。虽然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高职院校却成为办学质量问题最多的高校类别。我国高等教育究竟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2.提高质量是国际高校发展的共同趋势。一方面,高校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的高校数量众多,但是内部结构一直不合理。比如,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对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飞速增加的时候,我国的高职院校少得可怜;而在大学生就业连年萎靡的时候,高职院校却占据了我国高校的半壁河山。同时,重点学术大学与地方性学术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数量也不对称。另一方面,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够。“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现已达到80%左右,而我国当前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这与我国科技创新不足、高等教育创新不足有直接关系。从论文成果看,我国的大学论文汗牛充栋,但刊载在世界一流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有限。从科技成果转化面看,也是少有成绩。
3.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在推动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推动年轻劳动者就业方面体现出很强的功利性。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成本就是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有投入就必然要求产出。就总体而言,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质量有了大幅提升,这是高等教育的收益之一。但是,盲目追求规模发展和速度提高,既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成本,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所以,很多研究者提出,要适当地控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解决一些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在高等教育的规模上,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人口增长等因素来看,“2013-2030年高等教育规模年均增长率应控制在1.76%内”。另一方面,在较高的教育成本下,高等教育的产品却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大学生可以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产品,但近些年来这种产品连年滞销,大学生的低就业率、高待业率、高失业率问题非常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在美、日、英等国也曾出现过,但却是在进入发达阶段才出现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出现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实际上,从高等教育功用理论来看,高等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具有不确定性。上大学不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目的,只是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在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与实质
1.不断取得学术制高点。学术成就是大学排名的首要因素。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学术影响力是其核心竞争力。我国大学一直有弘扬学术的传统,蔡元培曾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长期以来,受国家经济实力、办学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大学的学术水平一直表现欠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在规模和实力上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学术制高点依然存在差距。这与我国快速提升的国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鉴于我国大学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了教学型大学和创新型大学的概念,但进行科技创新是所有大学的内在要求,缺少科技创新能力就不配称为大学。科技创新是取得学术制高点的重要途径,大学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则是手段。埋头做学问、搞科研容易造成科研与经济两张皮,大学应该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发展,鼓励教师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做有质量的科研,并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
2.不断推动教学创新。虽然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但是参与世界性的科研竞争对于我国九成以上的大学来说还不现实。我国大学在目前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书育人,推动教学创新对于其内涵式发展有多方面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目前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课程设置陈旧、实践教学不足。比如,当前高职教育的突出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学校招生难,但一切问题的核心还是课程。无论是办学定位,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都要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因为以追求就业为直接动力和特色,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模式应该以项目课程为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仍然没有突破学术知识的表征方式,以理论为载体、以学校课堂为场所是这种表征方式的主要特征。既然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就业和工作,就应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置课程。
3.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具有不确定性,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要体现出阶段性的要求。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必须要体现出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功利性。“培养方式上过多的共性、素质教育的形式化与表面化、教育评价中的机械化与教条化”,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从就业的角度看,综合素质高、学识个性与技能个性突出的大学毕业生才是劳动力市场欢迎的。凯特在1983年率先借鉴波特的战略理论提出了学术战略的观点,取代了当时较为流行的高等教育运营管理理论。从学术战略出发就是要取得学术的制高点,这是提高就业的重要路径。我国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为学术战略的达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但学术战略达成的关键是创新型的学术队伍。我国的大学越来越成为经营化的实体,不利于学术战略目标的达成。日本的研究者认为,我国“不少(高等)学校都通过经营教育事业、创办企业赚取了高额利润”。把大学办成一个类似于企业的组织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大学都把创收作为自身的隐形使命,那么学术战略目标是永远也达不成的。
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施途径与基本思路
1.强化质量意识,转变高校办学理念。突破课堂限制,进行产科研教结合的综合性发展、综合性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例如,美国的大学园区都是高校和高科技企业林立,产科研教互相交替,彼此融为一体,斯坦福大学促成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典范。大学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得到更多的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受到创新精神的熏陶,大学在这样的格局中更容易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学术战略目标也更容易实现。从广义上来说,产科研教结合是一种大实践教学。除了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之外,美国一些普通的大学甚至社区学院也非常重视大实践教学。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构成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占65%,专职教师占35%,兼职教师每学期只教一门课,专职教师则每学期教五门课”。其中,专职教师是来自于学术型大学的博士或硕士毕业生,主要讲授理论性强的课程;兼职教师则来自各行各业,主要讲授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借鉴这些经验,我国高校应切实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广大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相关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2.勇于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活力。高等教育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也应紧跟时代。比如,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就要求增加就业课程。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眷恋大中城市,不切实际地希望得到高薪,不愿进行自我创业,不愿积极主动地找工作。在大学阶段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情况。大学所设立的课堂要体现出时代特色,与时代相适应。例如,在大学中文专业文学史课程中,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的比重较大,当代文学史的比重较少,而且当代文学史中也见不到郭敬明、韩寒等80年后作家的名字,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没有体现出时代性。如果在中文系的课程中多设置一些文化产业、经济应用写作的课程,则会使教学更有时代气息。
3.突出办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在很多发达国家,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和在学术型大学学习的学生没有明显的高低尊卑之分。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目前阶段,我国学术型大学的毕业生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上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就业竞争力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只有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才能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几乎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要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这需要大学教育减少理论课程的比重,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一线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因此,高等教育要通过师资结构的调整、课程结构的调整、培养模式的转变来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高等教育的过度膨胀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高等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由规模扩张转到内涵建设上来,切实解决定位不清晰、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力不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紧跟时代发展,注重产科研教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①周运兰,曾浩.我国科技进步的产权制度约束与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1(7):.32.
②李硕豪,李文平.201;3-203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基于适龄人口和经济水平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6):73.
③田磊,论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与现实目的[J].教育探索,2009(3):7.
④余琳,李卫国.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面临的问题[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83.
⑤(日)石川智也,中国高等教育现状[N]朝日新闻,2009-05-04.
⑥张蕴启,李静森,美国社区学院的功能与使命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 3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