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莉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赏识”和“批评”教育成了我工作中的一部分,而如何把握教育的尺度,一直是我努力探索的课题。每当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案例总在我脑海中闪现:
一、案例描述
李明,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三年级时转入了我们班,至今李明初到我班的情景还在眼前:“张老师,我家孩子不怕管,严点!这孩子很多行为习惯都不好,一定要对他严上加严,我们做家长的什么意见都不会有!”孩子的妈妈不停地重复着。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孩子真的很差吗?可又一想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知识分子,就算淘气,整体素质应该也不会太差吧。可是我这一“善良”的想法,被这孩子的表现打得粉碎!上课坐不住,好动,喜欢玩桌上的东西,经常缺少学习用品,而且还常常打扰同桌,来了不到两周,换了三个同桌,班里没人愿意和他一桌。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很少有全部完成的时候,课间总是欺负同学。批评他,无济于事。于是,我找来了李明的妈妈,他的妈妈含着泪说:“老师,是我们做家长的没教育好孩子,需要家长做的我们一定配合,我们之所以给孩子转学,就是想换一个新的环境,期盼孩子能有一些改变,真是给您添麻烦了!”望着家长一脸的无奈,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是啊,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决不能让这位母亲失望,这个孩子我一定要管!我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肯定他,鼓励他,他会进步的。从那天起,我开始特别关注这个“特别”的学生。课堂上,只要李明同学举手,我就叫他,决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帮他树立自信的机会。渐渐地,我发现了这是一个分析、理解能力极强,而且喜爱历史,酷爱读书的孩子。记得我在讲《爱国将领邓世昌》一课时,齐读课题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对邓世昌有哪些了解?孩子们都默默地摇头。可李明同学却高高地举起小手,出色地回答了问题。我鼓励学生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李明同学,他的脸上也有了一丝自信的笑容。也就是在那一刻,同学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从那以后,他还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过我发现他上课专心的时间长了,学习用品也能带齐了,写作业的速度快了,而且书写比以前工整了,于是,我每天用不同的方式在他的作业本上留言,如“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加油!”“相信你能够持之以恒的,对吗?”他的点滴进步让我倍感欣喜,我常常把我的发现告诉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进步,萌发上进的愿望。
一节特殊的班会课使李明同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学们,这节班会课上张老师想请你们写写自己的长处,看看自己有哪些值得别人学习的闪光点?”话音刚落,同学就议论开了:“哪有自己夸自己的呀?”“老师,我自己认为的优点别人不一定认可啊,写缺点行吗?”“我有优点吗?”顿时,我认识到虽然他们只是三年级的孩子,却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立的人格尊严,都很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此时,我要让学生在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尊重中寻找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我笑着说:“同学们,在张老师心中你们每一个人都有长处的,只是表现各异。如,一次小发明、一次对别人的帮助、某方面特长的展现等。”听了我的话,学生们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李明同学把头埋得很低,只写了一个字“我”,神色中流露出无助的样子,他一定是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此刻不正是我帮他树立自信的机会吗?于是,我让同学们一起帮他找闪光点:“运动会上班级取得第一名,可少不了李明的功劳!”“他热爱班级,前不久还给班级买来了一把新拖布。”“他是我们班课外知识最丰富的!”我补充说:“老师还发现他酷爱读书,精通历史。”这时,李明的眼中闪过一道自信的光芒。他站起来深深地对我鞠了一躬:“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这是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体会到了受人赞赏的喜悦。那天以后,他变了:学习有热情了,作业都能完成了,不再欺负同学了,还多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进步了。在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中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李明同学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叛逆心强。据他的妈妈说,原来学校的教师没少批评教育他,他们也想了许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但都没有改进。李明刚来到我班时,由于他的妈妈事先告知了孩子的情况,我对他也十分严厉,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可是对于这样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来说,丝毫没起到作用。我不断地反思:在教育李明同学的过程中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仔细回味,似乎缺少了赞美与赏识。是啊,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特别渴望教师或家长的赏识,哪怕是一句随意的表扬,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眼神,哪怕是一个温柔的动作,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快乐。这不正是孩子们喜欢我的原因吗?而我为什么对李明同学却如此吝啬呢?班级五十名学生,他们在思想品德、认知能力等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但这巨大反差,并不能成为我放弃责任的理由。于是,我通过李明的妈妈了解到李明的兴趣爱好,积极为李明同学创造各种树立自信的机会,有意识地为他开了一个“找闪光点”的主题班会,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李明同学的身上我见证了赏识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有了较深的体会: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而是缺少发现他们的眼睛,每位教师都要给自己这样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要营造良好的赏识氛围,让孩子学会自赏和相互欣赏。找回自信,激发潜能。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点赞赏,少一点斥责;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与其责备,不如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潜能的释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赏识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当然,表扬也决不是放纵,对某些有特长而弱点又较明显的学生要善于让他们扬长避短。在批评学生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谈话方式:“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老师也很喜欢你,只是还有一点,希望你能做得更好……”“你不仅聪明还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你交朋友,若能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认真勤奋。那么,优秀生的行列一定少不了你!”我经常会和孩子们说:老师爱你们每一个人,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很棒!
会欣赏学生的教师是最幸福的,被教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让我们紧握“赏识教育”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用赏识托起学生飞翔的翅膀!
(作者单位:黑龙江北安市和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