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华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里的一个小“不慎”将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级文官身上,小文官惟恐大官人会将自己的不慎视为自己的故意冒犯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弄得那位大官人由毫不在意到真的大发雷霆:而执着地申诉自己毫无冒犯之心实属清白无过的小文官,在遭遇大官人的不耐烦与呵斥后竟一命呜呼。一个人竟丧命于自己的喷嚏?其实,这小文官丧命于他自己对达官贵人的恐惧。他一心想以道歉申诉去排遗内心的恐惧,尽管那大官是别的部门的将军。
这是契科夫的《小公务员之死》的故事梗概。小说主人公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出于对权力的恐惧,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小的喷嚏却引发他过度的白责,最终丧命。小说主人公的结局固然有些夸张,但在现实生活中,像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是妈妈不好,妈妈太笨了,才会生了你这样的孩子。”或者“是妈妈不好,妈妈没有读多少书,所以你也不会学习”,这是一位母亲在孩子考试失利后,不直接责备孩子,而是不停地责备自己。像这位母亲一样,很多人特别偏爱自我批评,甚至是过度夸大地自我批评。
人们常说,要想进步,必须听得进批评;要想成熟,必须经常做自我批评。诚然,自我批评是个体能正视自身问题、缺陷的表现,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的体现。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做到自我批评,就会有可能改正错误,弥补缺陷。当问题很难解决甚至无法解决时,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惩罚可以缓解当事人的焦虑,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但是,过度夸大的自我批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后果;心理学家认为,过度和无休止的自我怀疑与批评往往会带来沮丧和焦虑,甚至抑郁症。那些有自我批评倾向的人在若千年后最容易患上抑郁症及人际交往障碍;自我批评也是导致人们发生进食失调、自残、躯体变形障碍症(想象自己的身体有缺陷)的因素。很多人在儿童期就有自我批评的倾向,以后便成为他们性格的重要部分;那些有抑郁倾向遗传的儿童,可能会承担并放大父母、同辈或社会对自己的期望,而过高的超我需要与现实的自我的差距也会经常使个体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
其实,人们的自我批评有时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他们把不敢对别人发泄的怒气发泄在自己身上,这些人往往内心充满了敌对情绪和攻击性,但是害怕发泄到别人身上有风险,所以不敢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只好自己吃点哑巴亏息事宁人。殊不知,他们用委屈换来的只是片刻的安宁,很快就会因为自己的“无用”或“窝囊”而加倍地自责。
还有一些特别喜欢抢先自我批评的人,可能下意识里是防止遭受别人的批评。老人们常说做人不能太强势,得理也要饶人。所以人们往往不会对一个善于自我批评的人穷追猛打,过分追究。笔者有位同事球技不差,但打球习惯欠佳,屡教不改。只要一出错,别人还没张口,她已经在强烈自责,甚至达到自我贬低的地步了,刚开始看她这么诚恳自责,以为她肯定会改正错误。但后来发现,她这么做只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受别人指责而已、
很多时候,出了事情,有了问题,人们不是急着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而是急于找到一个责任人去担责,哪怕这个责任人只是“临时工”。仿佛只要有人来担责,处理了责任人,那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不论是出于以上何种动机,凡事不加分析就过度自责甚至过度揽责的行为,既不利于个体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对最终解决问题更无益处。没有理由的过度自责,会让人看到你的软弱、自卑、无助与消极,而屡责不改只会让人看到你的虚伪、怯懦与缺乏诚意。
那么,对于那些经常陷入过度自责怪圈的人来说,该怎么做才是理性的呢?
第一,要正视问题本身,科学理性归因。事情做不好或做错了,自我批评一下无妨,但当务之急是要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就是了,实在没有必要过度频繁地自责。《祝福》里的祥林嫂就是个例子,天天与人诉苦,处处自责,最后落得个人人讨嫌的处境。
第二,要理性承担责任,讲求客观公正。出了事情,有了问题,如果非得划出个主次责任的话,那就实话实说,亲兄弟明算账,该承担多少就是多少。其实,有时你可能出于好心过度揽责,但别人不一定能领你的情呢。反之,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倒能赢得众人的尊重。
第三,要正确认识自己,塑造健康人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度自我批评倾向的人,说到底还是人格中存在一些缺陷,自卑感较强。形成自卑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因此需要消除自卑心理,从改变认识人手。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也不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认识到他人同样也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个体的自我评价水平,才会提高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再说了,“白璧微瑕”效应告诉我们,有时人们身上的一些小瑕疵、小缺憾不仅不会降低魅力指数,相反还会增强他们的人格魅力。
(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