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荣吉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构造”。这种审美就是要摒弃以往单纯地以知识与文本为基础而进行的符号灌输,就是要突破由知识到知识、由知识到能力的思维范式,就是要走出仅仅关注“是什么”而忽略“怎样是”“为什么是”的课程视野。现就以“月光启蒙”(苏教版)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一、关注文本的“语象世界”,实现由“写什么”到“怎样写”的本体实践
文本的“语象世界”是指作者的言语表现(言语意图)、主体具象及两者之间形成的张力联系。探询深层的“语象世界”,不仅要带领学生弄明白课文“是(写)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说,‘是什么”’和“怎样表达‘是什么”’。
在引导学生领悟“月光的意象”时的片段:
师:明明是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童谣等给我启蒙,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
生:是因为作者的母亲只能小时候陪他,等到长大了,遇到坎坷的时候,也许作者看到了月亮也就想到了母亲,就不会害怕。
师: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样写月亮的,读读写月光的句子。
生:“……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生:“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师:联系这里月景的描写,想想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母亲和月亮一样,月亮是把光明无私地献给了大地,母亲是把她那伟大的爱无私地献给了我。
师:是呀。月亮是无声的,母亲给我的爱也是无声的。这里把月亮和母亲结合起来写,这种写法叫作——“情景交融”。
不难发现,“月光启蒙”的“语象世界”里有柔和的月色景象、有穿着白布褂子的美丽的母亲形象,还有母亲搂着小作者轻轻吟唱歌谣的景象等。这几种意象不是独立的,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从“月亮升起来了”的再现性意象,到“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的表现性意象,再到“凤凰落在梧桐树”的象征性意象。在这样一个柔和的月色里,一位美丽而勤劳的母亲搂着孩子唱歌谣、讲故事的意境就建立了。月光和母亲是两个主要意象,月光是照耀聪颖智慧母亲的月光,母亲是沉浸在如水月色里的母亲。月光是柔美的,母亲是柔美的;月光是神秘的,母亲唱的歌谣、讲的故事也是神秘的。此时月光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月光,月光已不只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象征,这也正为我们深入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提供了可能。
二、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实现语文知识的“普适性”到“个体性”的完满建构
语义价值作为文本构成的“表现层”,是从文本“表现什么”的视角,在多维对话中探寻多层次的语义内涵,实现语文知识“个人意义”的获取与建构。从知识的内在生成看,它是强调语文知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性价值,也体现了文本语义所彰显的公共审美意蕴向学生个性涵养的转化与升华。
引导学生创作童谣的片段:
师:平时妈妈唱童谣给你们听,你们有没有唱歌谣给妈妈听呢?接下来请同学创造一首童谣。(五分钟后交流)
生:《我们爱妈妈卜花儿爱阳光/朵朵齐开放/鱼儿爱大海/游得多欢畅/鸟儿爱蓝天/展开金翅膀/我们爱妈妈/爱您到永远……(掌声)
“月光启蒙”是篇抒情性散文,它呈现的是作者“情感流动的过程”。而语义的最大价值是构建“个人意义”,这种构建要在“多向流动”中实现多重“融合”,即文本言意象的融合;文本的客观价值与个体主观理解的融合;文本的核心语义与自我精神世界、公共文化世界的融合等。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对母亲的爱”,让他们在静静写作的过程中,把对文本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进行对接,把自己母亲的形象与孙友田母亲的形象进行比较,把自己对母亲的感情与孙友田对母亲的感情进行联系。“情郁于中,必发之外。”在短短的五分钟里,大部分学生把那份爱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了。这是童谣创作,也是诗歌启蒙,更是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的完满。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