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确诊一例全国小反刍兽疫疫情
7月2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一养殖户羊只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病羊98只,死亡53只,扑杀324只。
江苏贵州发生两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农业部新闻办公室6月15日发布,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生一起养殖珍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发生一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6月7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一养殖户饲养的孔雀、天鹅等珍禽出现疑似禽流感症状,发病2149只,死亡1858只。6月8日,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疑似禽流感疫情。6月9日,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一养殖户饲养的鸡出现疑似禽流感症状,发病4615只,死亡3800只。6月10日,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疑似禽流感疫情。6月15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两起疫情均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江苏已对491只养殖珍禽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贵州已对8754只家禽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目前,两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上海报告1例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6月10日通报,上海市报告1例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患者,蔡某,男,61岁,上海市户籍。于6月10日确诊,现正在积极救治中。
农业部、质检总局、食药监三部门发布上半年食品安全监测黑名单
6月13日,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三部门发布了今年以来食品安全监测“黑名单”。
今年上半年,农业部组织91家检测机构,对两个季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共抽检31个省(区、市)、4大类食用农产品共计96个品种。20948个样品的94项指标监测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96.2%。其中,水产品监测合格率最低,为94.8%;畜禽产品监测合格率最高,为99.4%。蔬菜、茶叶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2%和96.4%。其中,畜产品“瘦肉精”监测合格率99.9%。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抽检涉及粮食及其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1159批次。其中合格1125批次,不合格34批次。不合格率约为3%。目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分别对38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立案调查,20家企业进行整改。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今年1~5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来自179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食品实施检验检疫监管,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927批次、4142吨,价值1275万美元。不合格进口食品涉及79个国家或地区,并几乎涉及所有食品种类,包括饮料、糕点饼干、糖类、粮谷及制品、酒类、水产品、乳制品、调味品、干坚果等。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标等安全卫生问题的食品数量最多,达到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46%。
农业部拟禁用4种抗生素5000多个兽药批文将被取消
6月9日,农业部网站公布了禁止在食用动物中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4种原料药各种制剂的征求意见。意见指出由于这四种原料药及其制剂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且已有动物专用的替代产品,因此决定禁用。其实,农业部早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在出口和供港动物产品中禁用此类抗生素,因此养殖场用量逐年下降,本次彻底禁用后,对兽药厂和养殖场都不会影响太大。据悉,此次禁用4种药物均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根据药监所网站信息不完全统计,发现禁令实施后将取消5000多个兽药批准文号,涉及企业几百家。
中国抗生素调查报告:抗生素52%为兽用
首份中国抗生素使用情况摸底结果近日出炉,显示人和养殖动物大量服用的抗生素绝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体外,进入水环境中,再通过水产等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增加人体耐药性并影响健康。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承担。受调查的全国58个流域中,北方的海河、南方的珠江流域抗生素预测环境浓度值最高,单位面积的排放量每年平均超过79.3kg/km2,比雅鲁藏布江等西部流域数值高出几十倍。总体而言,东部流域的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
抗生素主要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的疾病治疗。但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2013年我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吨,其中人用抗生素占到总量的48%,其余均为兽用抗生素。应光国团队调查发现,36种抗生素中,在国内被使用最多的抗生素前五位分别为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林可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阿莫西林的使用量都是最大的。“这些年在大医院里已经对抗生素使用有了控制,但在畜牧业中还没有任何对策。抗生素的残留本身不是大的问题,关键是抗生素污染排放过程所引起的对环境微生物耐药性。而环境中的微生物耐药性,最终还是会影响到人类本身。”应光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