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
当代由于人类和动物数量的增加,地球气候的变化、贸易全球化、乡村城镇化、土地的开发利用等,大大地加快了国际间人员交往和畜产品贸易的交流;同时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又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失衡,人类与动物与自然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改变,诱发各种疾病在人类与家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使旧病重新抬头,新病不断出现,病原体经常发生变异,“超级细菌”的产生,这都给奶牛疾病的传播、发生与防控均带来了新情况与新问题。
据有关报道,我国牛群中的发病率成年牛为68.2%,育成牛为0.4%,犊牛为31.4%。在奶牛疾病中产科病的发病率为36%(其中乳房炎占56%、胎衣不下占27%,其次为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等),消化系统疾病为32%(其中前胃弛缓占21%、其次为瘤胃臌胀、瘤胃积食、真胃移位等),呼吸道疾病为18%(感冒最为多见),外科疾病为7.7%(其中肢蹄病占93%),其他疾病为6.3%。犊牛疾病主要是腹泻性疾病,占犊牛发病总数的46%。当前奶牛群中由于旧病复发,新病逐年出现,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病例增多,给疾病的诊断与防控都带来了的很大的困难。本文就奶牛场的疾病防控有关的技术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奶牛场参考。
一、树立现代的动物疾病防控理念
当代由于人类和动物数量的增加,地球气候的变化、贸易全球化、乡村城镇化、土地的开发利用等,大大地加快了国际间人员交往和畜产品贸易的交流; 同时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又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失衡,人类与动物与自然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改变,诱发各种疾病在人类与家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使旧病重新抬头,新病不断出现,病原体经常发生变异,“超级细菌”的产生,这都给奶牛疾病的传播、发生与防控均带来了新情况与新问题。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思考问题、观察态势,转变观念,树立起现代的防疫理念,坚持“管重于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控”的原则( 或方针),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实施对奶牛疾病的防控,才有可能确实保障奶牛的健康,为人类提供安全、放心的动物性食品,功在千秋。
二、引种要严格检疫,防止带入传染源
引种时要从非疫区与信誉高的牛场购买,选择品种优良健康的牛只,经当地兽医卫生检疫部门严格检疫、驱虫与消毒后方可引入。引入的牛只并要在场区隔离检疫舍观察1 个月,进一步确认其健康状态。隔离检疫重点要检查疯牛病、口蹄疫、结核病、布鲁氏菌病、蓝舌病、牛白血病、副结核病、炭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粘膜病等疫病。做临床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与免疫学检查,以及变态反应检查等,确认为健康者方可作奶牛使用,进入生产区饲养。凡检出阳性牛只,一律不准作奶牛使用,按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执行。
三、加强科学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1.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奶牛场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土质坚硬、易于排水、水源充足,以及远离交通要道、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皮毛加工厂、居民住宅区与医院、动物防检站等地方。牛场内应按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与粪污水处理区等4 个功能区建设。生活区与生产区保持100 m 以上距离,管理区与生产区分开,保持50 m 以上的距离,粪污水处理场、兽医室、隔离牛舍应设在距离生产区200 m 以外的下风向偏僻处,有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生产区牛舍应按泌乳牛舍、干乳牛舍、产房舍、犊牛舍、育成前期牛舍、育成后期牛舍、隔离牛舍顺序建筑,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牛舍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清洁干燥,冬天保温,夏天防暑,排水通畅。舍内温度以10 ~ 20℃、湿度以50% ~ 70% 为宜。气温低于8℃或 高于25℃,均会影响奶牛的代谢机能,造成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因此,夏季注意降温,冬季注意保温。奶牛的运动场地要干燥无积水、无杂物、无污物、清洁干净,平整无坑。
2. 重视放牧,增强运动。每天上、下午要将奶牛放入运动场地活动1 ~ 2 小时,让其自由运动。这样有利于帮助消化、增强体质,促进钙盐利用,防止产后瘫痪,促进泌乳,提高抗病力。夏季炎热要避免阳光直射牛体,防止中暑。不要在小丛林中放牧,不要饮用有钉螺的河池水,以免感染焦虫病和血吸虫病等。每天给奶牛刷拭身1 次,保持其清洁干净,促进其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3. 场区不准饲养其他动物。奶牛场只养奶牛,禁止饲养其它的动物,也不准其它的动物进入场区活动,以防其污染饲料和饮水及环境,散播病原,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四、科学合理的进行饲喂
奶牛要分群饲养,根据其各个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制订不同的合理的饲养标准和方法,以保证奶牛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按科学的饲养标准配合日粮,草料搭配要合理,饲料要多样化。不要长期饲喂单一的、过硬过长的或过细过软的饲料,防止营养缺乏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饲草加工时防止铁丝之类的异物混入其中,易造成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的发生;饲喂要定时定量,防止忽饱忽饿;不要随意改动饲料配方或突然改变饲喂方法等,防止诱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五、保证充足的饮水
奶牛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饮水,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给予充足的清洁干净的饮水,严禁饮用污染的水及不合格的水。奶牛饮水量不足其产奶量会下降,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新陈代谢与健康。奶牛场要根据需要在牛舍装置自动饮水器,让奶牛自由饮水,以保障其饮水的需求,饮水消毒按人用水标准实施。
六、坚持消毒制度
牛场和牛舍出入口要设立消毒池和安装消毒设备,消毒液每周更换2 次,保持其有效浓度。人员、车辆及物品进出要严格消毒,饲养员和工作人员进生产区要消毒后更换工作服和鞋帽,工作时不准串舍、外出。生产区每季度大清扫、大消毒1 次;牛舍“全进全出”,每月消毒1 次;牛床每天清扫冲洗干净,每周消毒1次。运动场地,每天清扫干净(水泥地面可用水冲洗),每周消毒1 次。消毒时可选用江苏三仪胜意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消毒剂,如8 % 醛威(戊二醛溶液)、1%安酚(复合酚)或1:300 护康(月苄三甲氯胺溶液)等喷洒消毒。上述消毒液具有广谱、杀灭作用强、药效持久、性质稳定、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
七、定期驱虫
每年春秋两季对全群奶牛各进行1 次驱虫,结合转群、转饲和转场实施。犊牛在1 月龄和6 月龄各驱虫1 次;夏秋季节检查一次疥癣、虱子等体外寄生虫;6 ~ 9 月份检查1 次焦虫,并做好灭蜱工作;普查犊牛的球虫,发现问题及时驱虫。驱虫时可选用丙硫咪唑,按每公斤体重1 0~ 2 0 mg 内服;或用伊维菌素,按每公斤体重0.2 mg,皮下注射1次。对奶牛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肝片吸虫、绦虫及混合感染的多种寄生虫均有良效,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
八、杀虫
吸血昆虫如蚊、蝇、蜱、虻等可携带细菌100 多种、病毒20 多种、原虫30 多种,可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0 几种。特别是夏、秋季节奶牛场要注意杀灭各种吸血昆虫,防止疫病在牛场的传播。首先要彻底清除奶牛场内外周围的杂草、污物、垃圾,填平死水坑与污水沟、低洼地,消灭吸血昆虫的滋生之地。清除完后,定期选用0.05%蚊蝇净、0.1%力高峰(拜耳)溶液或1 :50 的拜虫杀溶液等进行喷洒,以杀灭吸血昆虫。杀灭效果好,药效持久,使用方便。安全使用,防止引发奶牛中毒。
九、灭鼠
鼠类不仅盗吃粮食、咬坏物品,还能传播45 种人畜共患病与寄生虫病。因此。奶牛场要坚持每季度进行1 次彻底的灭鼠工作,以保障奶牛的安全与健康。方法可选用立克命(拜耳),直接在鼠类活动进出之处撒施,灭鼠彻底,安全效果好,使用方便;杀鼠灵,取2.5%药物母粉1 份,加植物油2 份、面粉7 份、加适量的水拌匀制成一克大小的面丸投放灭鼠,效果可佳。
十、防止中毒
毒性物质不仅会使奶牛发生中毒病,而且损害牛体的免疫功能,诱发其它疾病的发生,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奶牛场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有毒植物、腐烂的谷草与苞米杆、变质发酸的糟渣、带毒的饼粕等;不准在被农药和工业“三废”污染的地区放牧和饮水;管理好驱虫药、杀虫药、消毒药和灭鼠药等,防止奶牛可能发生的各种中毒。发现中毒现象时要及时查明原因,清除中毒源,立即采取对应措施予以控制。
十一、搞好检疫
奶牛场要用血清学、免疫学及变态反应等方法对奶牛群进行定期检疫,每年春、秋各检疫1 次。检疫的主要疾病为疯牛病、口蹄疫、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牛白血病、副结核病、蓝舌病等。按农业部颁发的《动物检疫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连续2 次以上检疫为阴性,可定为健康奶牛场;如检出阳性牛只应坚决淘汰处理,牛群为污染奶牛场。
十二、免疫预防,提高奶牛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奶牛场要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结合牛场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给奶牛免疫接种,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这是奶牛场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一定要认真做好。当前奶牛场常用于免疫接种的疫苗有如下几种,不一定什么疫苗都接种,应根据奶牛场生产实际与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用。
1. 口蹄疫的免疫接种。
口蹄疫弱毒疫苗:每年春秋两季用同型的口蹄疫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种1 次,肌肉或皮下注射,1 ~ 2岁的奶牛每头1 ml ;2 岁以上的奶牛每头2 ml。注射后14 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 ~ 6 个月。1 岁以下的奶牛不要使用本疫苗接种,因能引起幼牛发病。
牛口蹄疫A 型和0 型双价灭活疫苗:肌肉注射,6 月龄以上奶牛,每头4 ml ;6 月龄以下的奶牛,每头2 ml。注射后14 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 个月。
2. 炭疽的免疫接种。
无毒炭疽芽胞疫苗:1 岁以上的奶牛每头皮下注射1 ml ;1 岁以下的奶牛每头皮下注射0.5 ml。
第二号炭疽芽胞疫苗:各种年龄的奶牛均可使用,每头一律皮下注射1 ml。
以上疫苗接种后14 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 年。因此,奶牛场每年春季给奶牛免疫接种1 次即可。3. 布鲁氏菌病的免疫接种。
布鲁氏菌猪型2 号冻干弱毒疫苗:可皮下注射、气雾吸入或口服接种,皮下注射和口服接种时,每头使用苗数为500 亿活菌;室内气雾吸入每头用苗数为2 5 0亿活菌;免疫期为2 年,可隔年免疫1 次。孕牛不宜注射,可口服免疫,公、母奶牛均可使用。
布鲁氏菌羊型5 号冻干弱毒疫苗:用于3 ~ 8 月龄的犊牛,皮下注射或气雾吸入,皮下注射每头剂量为2 5 0亿活菌,免疫期为1 年。公奶牛、成年牛和孕牛均不宜使用。4. 狂犬病的免疫接种。
狂犬病兽用活疫苗:肌肉注射,每头牛5 ml,注射后20 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 年以上。
狂犬病灭活疫苗:奶牛被疯犬咬伤后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灭活疫苗,每头颈部皮下注射25 ~ 5 0 ml,间隔3 ~ 5 d 后,再注射1 次。免疫期为6 个月。
5. 牛、羊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
牛羊伪狂犬病灭活疫苗:疫区内的奶牛场应每年的秋季免疫接种1 次,颈部皮下注射,成年牛每头10 ml,犊牛每头8 ml,注射后6 ~ 7 d再加强注射1 次,免疫期为1 年。
6. 牛痘的免疫接种。牛痘常发地区的奶牛场应每年冬季给断奶后的犊牛免疫1 次,牛痘疫苗皮内注射,每头0.2 ~ 0.3 ml,免疫期为1 年。7. 牛瘟的免疫接种。
牛瘟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奶牛无论大小一律肌注2 ml,注射后14 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在1 年以上。因此,每年接种1 次即可。
8. 牛气肿疽的免疫接种。
气肿疽灭活疫苗:发生过牛气肿疽的地区,每年春季给奶牛接种1 次气肿疽灭活疫苗。奶牛不分大小,每头皮下注射疫苗5 ml,犊牛生长到6月龄时,加强免疫1 次。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 个月。
9. 牛梭菌病的免疫接种。
产生荚膜梭菌病多价浓缩灭活疫苗(包括A、B、C、D 型菌株):奶牛每头皮下注射1 . 5~ 2 ml,注射后14 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每年应在发病季节前20 d 接种疫苗为好。
10. 牛破伤风的免疫接种。
精致破伤风类毒素:每年定期接种1 次,皮下注射,大牛每头1 ml, 犊牛每头0.5 ml, 注射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 年。
11. 牛出败的免疫接种。
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牛出败):多发生本病地区的奶牛场,应在春季和秋季定期进行一次本疫苗的免疫接种,肌肉注射,100 kg 以下的牛,每头4 ml;100 kg 以上的牛,每头6 ml。注射后21 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9 个月。怀孕奶牛不注射。12. 牛流行热的免疫接种。
牛流行热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大牛每头4 ml,小牛每头2 ml。第一次注射后间隔3 周,再加强免疫1 次,第二次注射后3 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 个月。
1 3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接种。
牛肺疫兔化弱毒疫苗:用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50 倍,肌肉注射,成年奶牛2 ml ;6 ~ 1 2月龄牛每头1 ml。注射后21 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 年。
14. 牛副结核病的免疫接种。
牛副结核灭活疫苗(副结核分枝杆菌P1 8 和P1 0 菌株合成培养而生产的):犊牛出生后第7 日龄,每头胸垂皮下注射1 ml,免疫期为2 年。
在使用上述疫苗给奶牛免疫接种时,为了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使抗体产生快,抗体水平高,抗体持续时间长,可同时配合免疫接种使用三仪集团研发的免疫增强剂,如至牛(益生菌与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制剂,效果佳良。
十三、奶牛的保健预防
1. 奶牛乳房的保健措施。
(1)挤奶人员要相对固定,不要经常更换,培训后上岗。
(2)挤奶前要将牛体刷拭干净,牛床清理打扫,保持牛舍清洁干净;挤奶员双手要洗干净并用消毒液严格消毒,再用清洁毛巾擦干,才能挤奶;奶桶及挤奶机要清洗干净,并用0. 2 %次氯酸钠热消毒液对乳杯、奶管及奶桶等进行消毒,消毒后再用开水冲洗1 次;每头奶牛固定一条毛巾,清洗干净消毒后用于擦干乳房。
(3)挤奶前要用0.5% 碘伏侵泡乳头,停留30 秒钟,然后用干净软纸擦干,挤奶时废弃每一乳头的最初2滴奶;挤奶后乳头要及时药浴,使消毒液附着在乳头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的降低乳房炎的发生率。
(4)机器挤奶时,在挤奶结束后,要立即用手工方法挤尽乳房内的余乳;病牛与患乳房炎的牛不能用机器挤奶,只能用手挤。
(5)擦洗乳房的毛巾及挤奶器具等,使用后要及时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温水冲洗,然后用0.5%热碱水洗1 次,最后用清水冲洗。挤奶机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然后用0.5% 氢氧化钠溶液侵泡后干燥备用。
(6) 高产奶牛每年3、6、9、11 月份应进行隐性乳房炎的监测工作,发现“++”以上的阳性乳区超过15%时,应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7)奶牛干奶前一个月要进行隐性乳房炎的监测工作,发现“++”以上阳性反应牛要及时治疗,阴性反应时方可干奶。
(8)干奶后半个月及产犊牛前半个月,每天坚持用广谱杀菌剂对乳房浸泡。奶牛停奶时,对乳房每个乳区注射一次抗菌药物。
2. 奶牛蹄部的保健措施。
(1)对奶牛的蹄部坚持每天清洗数次,使之保持清洁卫生。
(2)每年春秋季节对奶牛各进行检查与修蹄1 次,对患有肢蹄病的奶牛要及时进行治疗。
(3)每年奶牛蹄病高发季节,每周用5% 硫酸铜溶液喷洒蹄部3 次,可降低蹄病的发生率。
(4)要经常检查奶牛日粮中营养平衡的状况,如有问题要及时调整日粮,以防止奶牛的蹄病发生。
(5)牛舍、运动场及道路要保持平整、干净、干燥、无杂物。每天清扫干净,排除污水,并定期进行消毒。
3. 奶牛代谢病的监控措施。
(1)每年对奶牛采血4 次,进行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PVC)、血红蛋白、血糖、血鳞、血钙、血钠、血酮体、总蛋白、血蛋白等检查。
(2)产前1 周至分娩后的2 个月内,隔天测定尿PH 值和酮体1 次。凡测出阳性或可疑反应者应及时治疗。
(3)注意奶牛日粮配方的调整,高产奶牛可在精饲料中适当添加碳酸氢钠与氯化镁等添加剂;正常情况下,可与产前1 周静脉注射2 5 %葡萄糖溶液500 ml 加20% 葡萄糖酸钙溶液500 ml,每天1 次,连用2 次,可有效的预防产后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