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兽医学论文范文,兽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提高规模化奶牛场结核病净化效率

  • 投稿鹿壹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256次
  • 评分4
  • 86
  • 0

王占明/ 北戴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一)规范操作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1. 注射部位及术前处理。在颈侧中部上1/3 处剪毛(或提前一天剃毛),3 个月以内的犊牛,也可在肩胛部进行,直径约10 cm。用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皮皱厚度,作好记录。注意术部应无明显的病变。

2. 注射剂量。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 稀释成每毫升含2 万IU 后,皮内注射0.1 ml。

3 .注射方法。先以7 5% 酒精消毒术部,根据皮厚不同,在25 ~ 140度之间入针,注意消毒不宜用碘酊等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然后皮内注射定量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注射后局部应出现小疱,如对注射有疑问时,应另选1 5 cm以外的部位或对侧重作。

4. 结果判定。皮内注射后经72 h 判定,仔细观察局部有无热痛、肿胀等炎性反应,并以卡尺测量皮皱厚度,作好详细记录。对阴性牛和疑似反应牛,于注射后96 h 和120 h 再分别观察一次,以防个别牛出现较晚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注意同一个体在注射结核菌素前和注射后72 h 判定时应由同一人使用同一卡尺测量皮厚,每次测量捏起皮皱的方向应该一致,尽量防止出现测量误差。

(1)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0 mm。

(2)疑似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 mm小于4.0 mm。

( 3 )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2.0 mm 以下。

(二)定期监测建立牛结核病净化群

1. 污染牛群的监测与处理。被确诊为结核病牛的牛群(场)为牛结核病污染群(场),应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该牛群进行反复监测,每次间隔3个月,发现阳性牛及时扑杀。扑杀的病畜,要按照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

2 .新生犊牛的监测。犊牛应于2 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监测,100 ~ 120 日龄时,进行第二次监测。凡连续两次以上监测结果均为阴性者,可认为是牛结核病净化群。

3 .疑似反应牛的复检。凡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者,于42 d 后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为阳性,则按阳性牛处理; 若仍呈疑似反应则间隔42 d再复检一次,结果仍为可疑反应者,视同阳性牛处理。

(三)隔离

疑似结核病牛或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可疑阳性反应牛须隔离复检。复检结果为阴性的,应继续隔离饲养2 ~ 13 个月,至下一次监测为阴性的才能取消隔离与健康牛混群饲养。

(四)消毒

检出并剔出结核病牛后,对病畜和阳性畜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进行严格消毒。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2% 烧碱等有效消毒药消毒;受污染的饲料、垫料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以及其它相应的有效消毒方式。牛舍内的一切用具应定期消毒; 产房每周进行一次大消毒,分娩室在临产牛生产前及分娩后各进行一次消毒。

(五)防止并发或继发结核病

其他疾病也可以促进结核病的发生。结核病特别常继急性肺炎之后而发生,患肺炎的病肺组织、尤其是没有完全被吸收的渗出物乃是结核杆苗特别优良的培养基。此外,机体还可以被急性全身性传染病所削弱,从而使隐性结核病激发或使其进程加快。因此污染牛群的个体发生呼吸道感染时要及时治疗。

(六)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奶牛

群体抗病能力 按年龄、体况以及不同生产阶段进行分群饲养,群体不宜过大,可按每栋5 0 ~ 1 1 00 头的规模组群。牛床按1 1 0% 的比例配备,牛床面积要适合泌乳牛、围产期牛、青年母牛和犊牛的生长需要。成年乳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25 ~ 30 ;青年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20 ~ 25 ;育成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15 ~ 20 ;犊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