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以《蝉和狐狸》的教学为例

  • 投稿来自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36次
  • 评分4
  • 50
  • 0

江苏淮安市新民路小学(223002) 汪静东

本色语文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本色语文要体现的是语言的习得、思维的培养、人文的渗透。复归本位,返璞归真,保持原汁原味,才是最美的自我。小学语文教学要的是本色语文,本真的师生和文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二年级时,我们学过《狐狸与乌鸦》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出示《狐狸和乌鸦》原文)

2.给《蝉和狐狸》标出自然段,分段读课文。

3.读生字词,注意读音及“察”和“戒”的写法。

4.思考: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试着用第3题里的词概括一下全文内容吗?

5.你知道寓言故事里常把动物当什么来写吗?这种方法叫什么?

6.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7.狐狸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大透视

(1)语言:他(狐狸)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

练习:从狐狸的话中,你读出了狐狸的什么本性?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2)在书上画出写狐狸的动词,说说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狐狸的什么嘴脸?看了这只狐狸,你会联想到我们才学过的一个神话故事里的一个人,他们太像了,你知道他是谁吗?

(3)哪些句子是写心理活动的?从中你读出了狐狸的什么鬼心眼儿?

8.生活中有像狐狸一样的人和事吗?请举例说明。

9.欣赏蝉的智慧

(1)“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蝉对狐狸说:‘朋友……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思考:“察觉”是什么意思?他是怎么察觉的?从中你发现蝉的什么智慧?

(2)读了这一片断,你联想到什么名言?(友请提示:可以想一想我们前一单元才学的内容。)

10.比一比,看谁的悟性更好

(1)“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圈套”本来指什么?在寓言中指什么?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受骗是因为( )。《蝉和狐狸》中的蝉没有受骗是因为( )。我从这两则寓言中懂得了( )道理。”

思考一:公开课怎么上?

在上《蝉和狐狸》这一课之前,我翻看了几个课件,他们做得实在是好,有的还配上了动画,可用这些课件上课,我手忙脚乱的,连程序都没走完,更不要说完成教学目标了。重温课标,我知道从语文的本色来看,应侧重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学习语言;从语文教学目标来看,必须遵循语文的基本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践行本色语文的理念。

第二次设计这一课时,我就老老实实地按照我们平时常态课的方法来设计,关注学生的问题,重视朗读指导,效果很好,评价也很高。公开课也可上成常态课,只要将语言文字练到实处,就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思考二:本心,到底是什么?

语文教学是关乎人类心灵与情感的教学,在语文课上,教师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人感受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真实的存在;要通过生动、扎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以语文的形式进行探究,让课堂洋溢着语文味的芳香;要体现静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我们要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回归生活、社会,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如上《蝉和狐狸》时,当问及生活中是否有像课文一样的人和事时,有的学生讲了自己上网购物受骗的事,有的讲了奶奶拿金戒指换假元宝的事,也有的讲被同学戏弄的事。

学习《蝉和狐狸》时,学生提出:“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他到底是故意赞叹呢?还是站在蝉的对面呢?我没有急于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出示了“他站在蝉的对面,故意赞叹道……”和原句比照,让学生多次阅读,自己体会。如第一次将“站”重读,第二次将“对面”重读,第三次将“赞叹”重读,让学生体会到,狐狸的尊敬是假的,他的礼貌是表演的,他的赞叹是虚伪的,从而理解“故意”一词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妙处。

上完《蝉和狐狸》,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有一个学生写道:“蝉投叶问路,探出了狐狸的险恶用心,蝉一“叶”走红,一时间成了网上名蝉。乌鸦嘴记者被狐狸骗了肉后,事业一下子跌到谷底。他去采访网络名蝉,一来可以取经,二来可以引发名人效应……”

切合文本和学生的本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必然会不断修改自己的语言,尽量地完善它,使之有韵味。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