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2) 刘 弘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天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多么的重要!
当下,我们一直在追求课改,强调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我们还要不要“读”,如何“读”呢?“读”会不会影响课堂的高效呢?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文本,不宜舍文本而他求。”“读”,要贯穿于课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一切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都要在“读”中求。我把语文阅读分为:“读”中质疑、 “读”中释疑、“读”中创新三个阶段。在预习阶段,让学生“读”中质疑,通过查阅字典,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记录读书疑问。在学习阶段,达到释疑和创新,通过理解内容,学习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形成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读”中质疑
古人云:“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疑又从何而来呢?
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当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时,哪怕是一些极其简单的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这会促使他们多读多想,逐步学会思考问题。
其次,授之以渔。一些有价值的疑问就隐藏于文本的字、词、句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细心读书,引领学生在读中对字、词、句进行大胆思考。在值得思考、咀嚼的词句上反复朗读,并把心中的疑问化作一个个小问号,标注在课文中。这样的质疑,才是有效的,是智慧的流淌。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看到题目后,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疑问,学生纷纷发问:“我”是谁?“我”肯定不在祖国,一定十分思念并热爱祖国,要不为什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怎么离开祖国的?为什么不能回国呢?
通读课文后,我再次让学生提出自己新的疑惑,学生的问题也很多。
(1)肖邦那么爱自己的祖国,可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
(2)埃斯内尔老师送肖邦一个盛满泥土的银杯,这有什么意义呢?
(3)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学生“俯而读,仰而思”,天长日久,就会慢慢养成用心读书、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二、“读”中释疑
“读”中释疑是提高阅读能力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决定着学生阅读的效果。提出的问题要把控好难易度。过易,缺乏思考性;过难,思而不得,读而不知所措,学生会丧失信心。问题最好具有阶梯性,能逐步引导学生寻求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似有所悟,自觉阅读,读出兴趣,读出味道。教师还要讲解一定的阅读技巧,去引导学生释疑,因为有些疑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如同“八卦阵”,钻得进去却钻出来,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适当的提供解题思路。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
我设计的问题层次如下:
(1)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它的呢?
(2)阅读第二段,画出直接描写花的句子。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3)第四节又写夹竹桃的花的什么方面呢?用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4)“这一点忍性”指的是什么?“不止于此”中“此”指代什么?
(5)月光下的夹竹桃的影子有什么特点?
问题设计有层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找到阅读价值,得到阅读认同,获得阅读满足,从而使阅读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
三、“读”中创新
“读”中创新就是创造性的阅读,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给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这既能使学生养成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爱之链》
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我抛出了如下问题:
(1)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2)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
(3)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请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学生联系课文,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展开了创造性思维。
“读”是语文课堂的根本,高山起微尘,千里始足下。教师富有智慧地教,学生饱含热情地“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