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短短的两句话里两次提到“语言文字运用”,可见,“运用”已成为衡量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标尺。而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任在于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记词语,恰当地运用词语,来实现“语言”的“运用”。
一、立足词语,实现言语积累结构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语言的秘密”,即语文知识、语言规律……“词语”,责无旁贷地成为其“言语秘密”中的重要一支,它是构成篇章的基本单位。这些词语沙粒虽小犹大,如何将这些“沙粒”聚拢在一起,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呢?
1.根据“构字特点”归类识记
汉字是一种表象文字,无论是象形、指事、形声都有自身的构字规律。若能引导学生凭借汉字的构字特点进行归类教学,即遵循“汉字”本源,同时以“归类”为法,触类旁通,就能达成举一反三之效。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一文中的生字教学。第一步:进行“拎水桶”的“拎”字的教学。指名读正音,再让生结合生活场景做“拎”的动作。第二步:出示词串“邻居、铃声、年龄、山岭、红领巾”。生自读,寻规律识字。第三步:整体比较。发现“这一组词都是形声字”。第四步:讨论深入。形旁表字义,音旁表读音;根据音旁能猜出字的读音,循着形旁能了解字的意思。第五步:拓展。小组合作讨论,并记录交流自己还知道的“一组形声字”。
根据“构字特点”归类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识字的图式——据形猜意,突破单个字的识记训练。同时借助“类”的通观之效,让学生在“类”中学会比较发现,最终达成“会运用”的终极目标。
2.关注“词组结构”归类识记
“词串识字”遵循了记忆的规律,我们知道人记忆的黄金段字数是(5±2),即少到3个字,多到7个字。如何用好这一规律?笔者认为,在字词教学中应注重词语的知识化和结构化,帮助学生认识字词内在的关联性,着眼于言语表达形式的“结构化”进行字词学习。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一课时,出示词串:连连拱手、纷纷夸赞。指读后追问学生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AABC结构的词语,伺机出示:井井有条、津津有味、翩翩起舞、闪闪发光。最后,让学生计时挑战识记,最终达到积累之效。
3.立足“字词特性”归类识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对“字词的特性”进行规律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积累图式。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一课时,呈现了这样一组词串:小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教师在“落”“打”“飘”三个字下面加上点,提问:“孩子们,能不能将这些加点的字换一换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硬球是最疼的,要用“打”;小水珠是一颗一颗的,像线样“落”下来:雪花是最轻的,像花朵一样会“飘”起来。
教师顺势小结:瞧,同样是表示往下的动作的词,意思还真不一样,让我们看着一幅幅画面,把这几个词送进去说说。
三个词以动词为主线,将“落、打、飘”统整为一类集体呈现,更重要的是三个动词所带来的画面是不同的,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这样的模式:每一个词的意思都不一样,需放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同样的,我们还可以根据词语的特性进行词组搭配教学。如同样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教师呈现词串:
灌溉淹没冲毁发动
机器庄稼田地房屋
学生自由读后,通过连线发现言语秘钥。整理后将词串再次呈现: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此时教师充分利用了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应的表达图式(动宾结构),形成言语积累的规律。
二、关注过程,达成词语教学语用化
《课标》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因而在“学例点”上,应让学生充分经历学的过程,检测这些“学例点”真正的价值所在。因为,语言的运用才是一个人言语能力和言语素养的综合表现。
1.问答教学,在玩学中走向增量
“问答歌”作为我国童谣创作的形式,因其富有趣味,历来受到孩童的喜爱。
《比尾巴》就是一首“多问多答”的问答歌。笔者循着“罗列动物图,认识动物名;出示尾巴图,认清特点词(短、长、最……);聚焦‘相对词’,问答成兴趣”的流程,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生字词,还发现熟悉的“相对词”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述说,学生对此乐此不疲。
2.以词串文,在叙述中走向提质
方智范教授曾对词串识字教学作了精辟的分析:如果把词串中每一行的三个词连成一个句子,就要加许多虚词,变成线性排列。把这三个词分开,就切断了语链,词与词之间变成空白。这空白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有待阅读它的人去填补……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去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方老师《丑小鸭》一课的字词教学就遵循了词串识字的规律。教师首先出示以下词语:
欺负 讨厌 讥笑
追赶 冻僵 幸亏
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形式朗读词语,学生读得兴致盎然。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丑小鸭很可怜。
生:猎狗都追赶他。
师:谁能连起来讲讲?
生: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幸亏,农夫救了他。
师:你能用上两个词来说,掌声!
(在教师言语的刺激下,学生开始自由练说。一学生一口气把6个词说完,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师:看,这些词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记住了《丑小鸭》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丑小鸭……
方老师的识字教学没有止步于单纯识字,通过朗读指导,这些词被染成其应有的文体色彩:学生一看到“可怜”就会想到丑小鸭的画面,继而“串词讲文”,依托“讲述”丰厚词语,真正使词语的教学走向深刻。
3.迁移模仿,在表达中学会运用
维呆茨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换言之,我们应将词语教学盘活。如一位教师教学《三个儿子》片段。
师:那桶水到底有多么重,请你们读读课文,用笔画出句子读一读。
(出示:一桶水可重了!指名学生读一读)
师:老师特别喜欢你读的“重”这个字的感觉,让我觉得水很重!谁也能这样读读?(再指名两学生读)
师:这桶水到底有多少重?你从哪里看出来,圈一圈重要的词。
(交流并逐一圈出“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这4个词)
师:就是这几个词让我们感到水很重。我们一起来读好它。(生齐读)
师引读:一桶水可重了,一个妈妈累得( ),一个妈妈累得( ),另一个妈妈累得( )。
生:一桶水可重啦!一个妈妈累得胳膊都痛了,一个妈妈累得腰也酸了,另一个妈妈累得边走边停。
生:一桶水可重啦!一个妈妈累得气都喘不过来,一个妈妈累得腰也酸了,另一个妈妈累得胳膊都痛了。
师小结:这桶水实在是重极了!让我们再读这句话。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词义感悟为核心,集宇词、句段、朗读、感悟、迁移于一体,织就了一张言语表达整体化的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把“重”字放回语言环境中锤打加工,以点带面,使字词教学真正走向语用。
三、凭借“激情”,力求字词教学灵动化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教师也应积极地创造让学生激情高涨的情境氛围,用富有生趣的意境去熏陶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如《乌鸦喝水》中“找”字的教学,笔者是这样进行的。
师:孩子们,我们刚学会了一种本领,就是“找”。(课件出示“找”字,生齐读“找”)
师:关于“找”,还有一个故事呢——古时候,男人们都有一双粗壮的手,他们常常会带着一把长长的武器叫“戈”,去寻找猎物,就成了“找”。
学生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当“找”字最后定格在田字格中要求学生去识记时,学生说:“‘找’是提手旁。”“找’字的左右两边要靠拢一点。”……
紧接着,课堂就沉浸在静心写字的氛围之中。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习惯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造激情,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其乐融融。
当然,教师的这份“激情”,同样也可以是恰到好处的言语表达而生发的教学效果。如《风娃娃》一课的教学片段。
(出示:不一会儿,风筝被吹得无影无踪,孩子们伤心极了。)
师:孩子们,什么是无影无踪?
生:没有了踪影,不见了。
师:课文中就是指——
生:风筝不见了。
师:真好!像这样的词语“无( )无( )”你还知道哪些?
生(逐一说):无边无际、无依无靠、无忧无虑、无法无天。
师:课文中说风筝无影无踪,孩子们伤心极了,那像“( )极了”你还能说说吗?
生(逐一说):高兴极了、开心极了、快乐极了……
师:厉害!风车转得很慢很慢,我们可以说风车转得——
生:慢极了。
师:风车转得很快很快,我们可以说风车转得——
生:快极了。
以上教学片段不单单是读准字音、读出感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境的催化下灵动品味,积淀了一字一词的形象、色彩、含义、情感,真可谓是“一石四乌”。
所以,语文教师应练就一双慧眼,在课程目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文体特点、真实学情的基础上,立足于文本的言语形式,紧抓“言语”二字重锤敲击,才能最大化地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和“增值”,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