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
【教学目标】
1.梳理生字难词,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巩固难读字、难写字、形近字。
2.紧扣单元主题,讨论课文分别“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3.聚焦重点句段,体会问句在文中的作用,研究作者如何由“观察”引出“发现”。
4.回放单元习作,通过找一找、添一添,在习作修改中用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链接学习起点,梳理字词
1.呈现单元生字表,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读的字显红、打点。
(1)指名读读这些字,随机正音。
(2)同桌互读,评价。
2.回顾单元词语表,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写的词加以统计,并以柱状图呈现。
(1)聚焦书写难点——“大概”。(全班17位同学认为这个词难写)交流写好“概”字要注意什么。
(2)依次呈现另外五个词语,随机交流要注意的笔画。
(3)现场听写词语。
(4)校对、反馈和修改。
小结:碰上这类难字要“多用眼睛看一看,多动脑筋想一想,看得清,想得明,字词自然记心间”。
3.呈现园地中“我的发现”,辨析几组形近字。
(1)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2)聚焦较难的两组词,说一说它们的不同处。
干燥 急躁 分辨 辩论
(3)尝试编口诀识记。
(4)完成练习,校对。
(设计意图: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准确把握课堂起点。教师根据学习单调整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学生通过复习单作课前自主梳理,对复习课知识点有提前的了解,在课堂上的学习也将更加投入。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起到变课堂“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作用。)
二、紧扣单元主题,复习句段
1.呈现单元导语,聚焦单元主题。
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看谁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2.围绕自主复习单,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梳理情况,交流四篇课文分别写“谁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启发点拨: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和“发现”有序地写出来的?
3.聚焦课文问句,发现语言规律。
举一:聚焦《花钟》一课中的问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a.去掉语段中的问句读一读。
b.感受问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c.体会疑问词在句中的作用。
反三:合作找出另外三课中的问句,在文中做出标记,圈出疑问词,读一读,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完成小组合作单。
(设计意图:观察总是和提问联系在一起的。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善于使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以这个为学习的切入点,通过找问句、读问句、圈疑问词,体会作者在问中思考,感受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既加深了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又学习了语言表达的形式,得意兼得言。
考虑个体差异的实际,该环节采用四人小组协作完成。小组分工减轻了个体学习负担,小组互助促进全员参与,提升了学习热情。每个学生经历自主一合作一探究的过程,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在合作学习中感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
三、回放观察日记,修改习作
1.呈现学生习作一,找找文中有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
我们的面前摆着三样物品:杯子、棒子和鸡蛋。我心想:这三样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呀?我刚想完,老师就宣布了:“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实验正式开始,老师先把鸡蛋放入水中,然后往杯子里装水。可是,鸡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心想:是不是该往里头加点盐才有效果呀?我正这么想着,只见老师就往里面放盐了。
交流问句,感受它们在文中穿针引线的作用。
2.呈现学生习作二,为它加上合适的问句使文章更流畅。
可是等了好半天,鸡蛋还是没浮起来,水也变得浑浊了。我们又放了许多盐,哇!鸡蛋渐渐上升了。我们欢呼雀跃起来。
交流汇报。评一评,谁补入的问句更好?更能引发思考?
3.修改自己的习作,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经过前一个板块“举一反三”的学习,学生充分体会了问句在文中的作用,至此引导学生为自己的习作补入问句自然水到渠成。回放单元习作时,引导学生找问句、添问句,再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样的要求明确、有梯度,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坡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更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