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 投稿ido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805次
  • 评分4
  • 76
  • 0
  摘 要: 语文课程教学应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长期阅读过程中情感的积淀和升华。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科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重点从字、词、句入手,通过多种阅读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适当点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它明确指出: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放在首位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尽管翻过五千年,但是依然流芳百世、竞放奇葩。中国有着丰富的阅读空间材料:缠绵绝伦的《诗经》、神话故事《西游记》、断魂浅唱的《红楼梦》、侠肝义胆的《水浒传》、牵肠绕梦的《西厢记》、神奇怪异的《聊斋志异》,被称为帝王镜子的《资治通鉴》……我们有这样的丰厚底蕴,国民没有理由放弃阅读、摒弃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渗透。
  语文素养怎样培养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语文素养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情感过程,可以促进道德认识水平提高。语文素养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大量阅读能把外在的文化变成学生信奉的内在价值,必须重视阅读教学中语文素养的提高。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我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认识。
  1.掌握重点字词,带动真情实感
  每篇课文都隐含作者独有的思想情感,有喜欢、有批判。这种情感是作者对社会那时那刻的评判,表达了他对或人或事物的态度。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如身临其境,情感油然而生,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思想灵魂上升一个新台阶。读文产生感情,特别注意注意环境的感染性,使文中之“情”传递学生。例如我们读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文中开始:天灰蒙蒙的,有阴又冷。从“灰蒙蒙”中的一个“灰”字,让人第一直觉是阴天,心情自然就阴沉,预兆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作者更进一层描述:又阴又冷。一个“冷”字,寒气从心底而生,袭击全身,让人的心情跌入谷底。简单的几个字把人的心情和即将发生的事的色彩描述得淋漓尽致,此刻,一个“愁”也难了得。教师在范读课文时身不由己表情的示范性,难挨、难控的悲哀,让聆听的学生自然进入情境,全文读完,师生双方都饱含深情,内心悲哀无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周总理的哀悼,乃至对祖国崇拜和热爱。学生的心灵被深深打动,情感被激发,阅读效果甚好,也让学生激起朗读欲望,在悼念革命先烈的同时受到的思想教育特别深刻。
  培养学生在“读”中“悟”情感,可采用情境导读和品味式精读的方法。情境导读,教师就是向导,先形象地描述文章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情感的波动和探知欲,带着这种心情阅读课文;品味式精读,一个句子的字眼,一段文字的中心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细精读,不但不会感到乏味,反而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像陈年老酒一样越品味越浓,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意境和语言、字词理解得更透彻,体会得更深刻,记忆会更刻骨铭心,唤起了学生的情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2.抓重点词语,激发学生情感
  文章精髓是靠语言打造形象、性格和典型的。每一个词语都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结合本文和中心思想进行感悟。这样学生就不会生搬硬套理解词语,而会对了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形象、事情经过,明确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意图有所帮助。如《观潮》一文的“人声鼎沸”一词,就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人多、嘈杂、混乱”的意思,要引导学生联系本文,想象潮水来时人们的激动心情和难以抑制的观潮欲望。通过详细体味“人声鼎沸”一词,注重这个词语的思想性的理解,就会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敬佩之情,从而延伸远大理想,从小做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3.重点句子品味感受,激发学生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若简单纯粹读文章,走马观花,教师的态度就是平平淡淡地教,学生的任务是平平淡淡地读,为读文章而读文章,不动毫发不动感情,收不到预期效果。有人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能对名词警局熟视无睹,只是一带而过,单一而循规蹈矩,结果呆板木讷,感觉平平。即使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学生自然无动于衷,无法打动学生的心,更谈不上受到熏陶。要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提醒孩子: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凡是读过的书,要先写读后感。哪怕几句,只要是当时内心的感受。当然,习惯成自然,只要学生的思想融入文本中,并同生活实际产生联系,情感就一定会波动,素养一定会提高。
  4.比较阅读方法,最易激发学生情感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阅读也不例外。激发学生情感,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做比较。例如《詹天佑》一文阅读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詹天佑》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学中,首先读文,粗读时马上体会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藐视。课文简单几句话就使读者读出外国人的嚣张跋扈,文中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人还没有出生呢。”让人读了就义愤填膺。如果此时教师相机点播,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孩子比较“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通过对比,学生就会体会到课文中的句子不仅写出了修筑京张铁路的难度大,而且说明了中国人是不可欺不可辱的。情感由气愤到极其强烈爱国自尊心,想像詹天佑一样,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学生情感发生相对变化,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学习作者表达手法的同时,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相信,此时此刻提高的不仅仅是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理解字、词、句、段、整篇文章,会阶梯式地培养语文素养。正确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一条不可忽视的捷径。合理正确地阅读,不仅提高教学效率,还对学生健全个性全面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