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给孩子一座桥梁——《音乐之都维也纳》备课点滴

  • 投稿白熊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80次
  • 评分4
  • 32
  • 0

江苏扬州市汶河小学 (225002) 万蓉平

2013年3月,区骨干教师参加展评课,我执教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堂课从课题的选定到备课、上课历时10天。因为是自己独立备课,加上时间短,思路定下来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小的环节的改进倒有不少,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四处。

一、抓住薄弱点,给孩子一座读写的桥梁

原来的教学设计:

仿照课文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方法,用总分的写法写一个片段。如:“我们的校园真文明啊!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反思:

课堂上的读写结合点,老师们一般偏向于写作技巧的训练,或者语言的运用与积累,练笔时常常因为时间比较紧,锻炼的多是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效果不好。

课标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高年级的习作已开始注重素材的积累与选择,并且从实际的作文练习来看,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也是此学段的一个训练重点。

作文材料选得好,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但目前的作文教学,学生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扰:看到作文题目,思绪万千,却不能选取一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材料进行作文创作,经常处于盲目随意、散乱无章的写作状态。结果,作文就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状况。要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就必须从选材入手,指引学生。

这节课在表达方式的教学上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如按方位顺序描写建筑物,用总分结构写一处景点等。这些表达方式都值得学习。但结合上面的反思,我另辟蹊径,大胆设计,进行了文章选材的训练,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地选择材料,并在选择的素材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新的教学设计:

读写迁移——模拟选材训练

要求:围绕中心,从不同的角度选择材料来证明江都是花木之城,并以总起句的形式写在横线上。

题目:《花木之城——江都》

开头:江都是扬州的花木之城。

总起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起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起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起句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江都真是名副其实的花木之城啊!

二、降低坡度,给孩子一座双基训练的桥梁

原来的教学设计: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这句话把什么比作摇篮?

B.这里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拓展延伸:_________是_________的摇篮。

反思: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或查字典、词典的解释,或用动作表现、图画描摹,或联系实际心领神会,或联系上下文想象感悟。此设计采取的是词典式的理解方式,但通过试教,我发现孩子还是不能理解“发源地”的含义。对“摇篮”,学生的理解是一种经验式的对接,在他们的个性体验中,摇篮就是婴儿睡觉的地方。因此,在随后的造句练习中,很多学生造出了“大树是小鸟的摇篮”等指向“摇篮”本义的句子。对这种特殊的语言的意会更需要泛化,需要去其形而取其神。安排几个例句,让学生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比查词典的解释更能让学生接受。

新的教学设计: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这句话把什么比作摇篮?

B.这里的“摇篮”是什么意思?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拓展延伸:

少年书画院是未来书法家的摇篮。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的摇篮。

三、创设意境,给孩子一座积极思维的桥梁

原来的教学设计:

课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的?你最喜欢哪个方面?找出来,读一读,画一画,评一评。

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进行批注。

反思:

语文教学的境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格调。教师应当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心境,促使学生抒发真情,自由表达思想,自主选择表达方式。

此环节的设计紧密围绕课后习题,指出这节课研读的重点,在问题的设计上,围绕课后训练重点,高度聚焦,化繁为简,以一线穿珠的形式架构了整个教学,使整堂课干净利落,清清爽爽。但问题浅显且目标不明,“最喜欢哪个方面”的问题虽然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但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教师应以一种怎样的课堂教学状态进入儿童的世界,通过文本向他们提供一个自由而广阔的语文实践平台,最终让他们从成人的霸权中走出来,拥有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呢?如何才能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心境,促使学生抒发真情,自由表达思想,自主选择表达方式呢?

教师一方面必须提升问题的难度,同时变被动的接受为孩子的主动探究;另一方面通过探究作者选材的匠心,为最后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做好理解上的铺垫,让学生明白选材都是围绕课题这个中心进行的,都能证明中心,但所选择的材料在重要性方面并不相同,有的需要详细写,有的需要略写。这样,选材训练就可以水到渠成,没有难度了。同时,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才能总领课程,就像一篇小说,定下一个基调,设置一个悬念,才能使人不由自主地读下去。

新的教学设计:

如果把这篇文章比作一首曲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用概括的学习方法抓住了它的主旋律。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在这四个旋律中,哪一个旋律是乐曲的高潮?也就是说如果让你把这四个方面按重要性进行排序,你认为哪一方面最能证明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你的理由是什么?

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进行批注。

四、超越文本,给孩子一座升华情感的桥梁

原来的教学设计:

学生分小组探究哪一方面最能证明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

探究后,统计各小组人数的变动情况。

总结:同学们经过阅读和探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应该说每个答案都有合理的成分,所以,作者围绕中心精心选择了材料,这四个材料共同证明了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

反思:

及时评价,能够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语文历来被认为是一门模糊的学科,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也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评价具有模糊性。其实,很多东西还是可以即时评价的,比方说朗读的效果、学生的课堂积累。这节课,我进行了课文理解的即时评价,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对这堂课的理解还是有共性的。我强调对课文的多元解读,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解读不一致,但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都应包容。但是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最基本的价值观、最基本的审美标准还是一致的,就像没有人认为维纳斯的相貌是丑的,卡西莫多的相貌是美的一样。对于美丑的标准、是非的判断,我们还是要教给孩子正确的统一的评判标准。

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同时,在对自己重新认识和理解,在体验和感悟文本的思想和情感的同时,在接受文本信息,组建自己的新的信息库的同时,在感叹作者的智慧的同时,创造智慧之源。这种境界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这个环节把学生的认识提上了更高的层次。这种渗透是一种心灵的感召与精神的交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的教学设计:

统计各小组人数变动情况。

总结:同学们经过阅读和探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应该说每个答案都有合理的成分。维也纳人高雅的品味和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他们多年来代代相传的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们用音乐装饰这座城市,建造了世界一流的音乐圣殿,使它到处流淌着音乐,吸引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家,造就了这座音乐之都。所以,热爱才能成就艺术,即便是最普通的人也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综上所述,我觉得,我所做的教学改进都立足于孩子的现实认知水平,给孩子架起了一座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根本的责任。桥梁平坦宽阔还是危险狭窄全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改进是永恒的,这也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