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方式影响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运用单元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就单元迁移的概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针对单元迁移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明确迁移方向、知识横向迁移、加强自读练习等实施策略,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次研究,能够为相关的单元迁移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单元迁移;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55-02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单元迁移的特点是可以灵活运用知识,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延伸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单元迁移的概述
单元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及态度的获得的影响。语文教学目的不只是对知识或信息的识记,更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可以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身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包括智慧与技能,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概念以及命题形式表达规则的基础之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原来的学习情境,从而证明已经掌握了要领和规则。学生一旦掌握这种规则,则受益一生,因为它可以应用于更加广泛的具体情境之中,不断地解决同一水平的问题。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将学生已经获得的教学概念以及规则融入到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产生更高级的新规则。
二、单元迁移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明确迁移方向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单元迁移方法进行教学必须具有明确的迁移方向,只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单元迁移才可以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规律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结合语文教学目标以及语文知识点的训练目标,了解教学情况,在头脑中构建纵横连贯的知识结构图,教师可以迁移讲解知识结构图中的横向或者纵向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词语讲解时对“意外”的解释会延伸到不幸、事件、突然、预见等词,这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相关词语解释某个词语,理解相关词语的作用。
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应妥善安排教学工作,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与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语文是一门需要对多方面知识进行重组的学科。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先发现问题,才会使用自身拥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寻找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学生会将学习过的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出适合的解决办法。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多数教师都选择自己提供教学问题,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应用记忆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在解答问题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认知方式、学习方法。单元知识迁移是将已经形成结构化与系统化的知识融入到网络信息中,完成有效的迁移,从中感悟并归纳学习方法。
(二)知识横向迁移
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吸收知识相当重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往往无法准确应用于生活实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教学迁移。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奇观》的教学时,学生通过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潮》以及《红树林》等“奇观”了解了很多景物,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某一景物为题,利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进行写作时,应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文章,借鉴其中表达较好的词语与句子,通过长时间积累,可以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三)加强自读练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横向迁移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纵向迁移则需要通过开展讲读课来实现,加强学生的自主阅读,可以使学生的反应能力加快,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十分有效。例如,教师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家园的呼唤》的教学时,可以将班上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组织学生以“保护大自然”为题制作手抄报,同时对《鸟儿的侦察报告》、《绿色千岛湖》、《只有一个地球》等优秀课文进行阅读。在制作手抄报时,广泛阅读与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有关的文章,最终以“大自然,我的家”为题写一篇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的作文。通过大量阅读文章进行写作,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单元迁移运用于小学五年级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理念。单元迁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学习过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