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和多媒体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微博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热门媒体,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简单的说“微博是以简短文本公开发布、可以及时更新的一种博客形式。”[1]“它允许用户通过网页、手机、微博客户端软件等手段,以博客的方式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其字符限制在140个以内,可以包含有图片、声音、视频。”[2]与其他的社会媒体相比,它具有内容简单、发布方式多样、传播速度快、可及时互动、信息共享等其它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
现在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自己的微博,但是应用在自身专业发展的微博很少。其实微博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只要好好加以利用,微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微博将逐步成为教育工作者进行知识交流、信息共享、教学反思的工具,甚至有可能成为教师用作辅助教学的平台。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运用微博促进自身发展的策略。
一、通过微博进行学科知识管理,提升专业知识
在知识社会中,教师是一个专业的知识工作者,教师知识的丰富程度和运作情况直接决定着教师专业水准的高低。教师必须不断地追求专业成长才能适应社会与教育的发展,才能更有力地帮助学生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一)利用“标签”进行学科知识管理
微博就像是一本教学参考书,提供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基本资源。教师如看到有关自己所授学科的教案、教学笔记、论文、教学参考资料等等,可以在微博上收藏起来,保存在“我的收藏”里,并可以用“标签”分组,简练有效地进行分类整理。运用微博这一平台,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参考书”,建立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等人的网络联系,这样不理解有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微博直接咨询,并进行深入的交流互访。用微博互相关注的功能建立起“教师学习共同体”,这样成员间可以直接进行讨论、协商、探索,互相启发,促进知识共享。
如笔者在参与课题《影视阅读教学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时,就在微博上收集了许多有关资料,关注了“电影集结号”“触碰心灵de台词”“最销魂的电影”等微博,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先“收藏”再用“标签”分类,使用时查找起来也很方便。除此之外,平时浏览微博时,看到和语文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也会分类收藏起来,以便上课时可以拓展一下。
(二)收听专家学者微博,关注微话题
随着网络与通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人物、学者、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等个人或组织热衷于开通微博,并及时把自己观点成果、关注聚焦的热点信息发布出来,通过收听与关注,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前沿的理论或最新的理念。很多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都拥有微博,如李镇西等等,他们在自己的微博上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筛选教学资料。每节课教授的课程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要灵活的选择最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手段,在借鉴他人优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还可以通过私信和评论,与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主动性与主体性对教师的理论知识习得是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
二、通过微博进行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从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离不开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微博可以作为教师科研的根据地,提供给教师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环境,这就给教师自我反思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教师对自我的反思往往是不期而来的,有可能发生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在教学实践后,如果及时记录下来,有利于教师以后的发展。而且教师的自我反思不是以个体进行的,应该是集体共同分析,一起反思,相互学习的一个过程。
教师可以用微博发布自己教学过程中对某个环节的想法和启示,和其他教师进行探讨,激起思想深度交流。听取他人给予的不同意见,对自身进行反思,并且重新构建自己的理解和思路,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用微博实现自我反思,不仅可以及时听取来自各个领域的意见,对自己形成批判性的目光,勇于重新审视自己身上的缺点,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经典反思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而且,微博中有相关领域的专家,教师们可以通过加关注,和这些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听取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帮助自己进行反思。
写微博是教师学科知识整理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人知识得到升华的过程。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利用微博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管理系统,那么他们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身信息素养,这样也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将自己的学科知识经过加工、共享,也让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变得更有价值。而且微博的传播范围较广,也方便他人参考和学习,无论过了多久只要有人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借鉴。还可以通过他人授课的经验,给予意见,进行补充,这使得这个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与时俱进。博主可以通过大家的评论和博友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个人知识不断得到升华。
三、通过微博共同讨论,搭建学习平台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积累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享教育心得,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困惑,还可以一起进行学术研究,在交流中改进自己的缺点,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一)设置话题,确立听评课角度
听课、评课活动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一,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传统日常中的听课无非是大家坐在一起听听课后一起评评课,这样的效果一般,对每个教师的收获并不大。教师可以借助微博的功能,来有效开展日常的教研活动。比如在听课前确定好本次活动的主题,这样评课教师在微博评课中可以以“#主题#”来展现,目的性更明确,又便于聚合各自的观点。
(二)运用图片发送,记录课堂精彩瞬间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有所记录,又要写下自己即时的感悟思考。课堂的记录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性,且都是文字记录。教师可以通过微博的手机客户端发送图片、声音、视频,将课堂上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现象,或是一些教学意外的情况捕捉下来,以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上传到微博上,这样使课堂记录更加客观与形象,为后续的评课过程提供依据。
(三)建立微群,提供教师交流平台
教师这一团队是具有相同的目标的和共同的话题的,可以通过建立学校或学科组的微群,为教师提供工作和生活中的交流平台。它的建立可以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使群内的教师产生追求愿景的勇气,并把这种勇气转化为发自内心的行为动力,从而影响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增强教师的凝聚力。
如教研组或者备课组的老师可以建立一个微群,把教案发布在微群中,邀请博友一起进行交流,大家相互探讨,指出教案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科研的教师可以组建自己的科研项目微博群,所有感兴趣的教师都可以加入其中,探讨自己对该项目的想法及理由。还可以邀请以前参加过类似项目的专家加入微群,交流一下之前科研经过和科研成果。在交流整理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知识结构得到再次建构,给科研人员一些新的启示和想法。而且微博的众多功能中有问卷调查的一项应用,方便了科研人员制作调查问卷,制作好问卷后,以网址的形式快速发布到想要调研的群体中,为科研人员节省了时间。
微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促进教师专业精神发展的平台,教师们可以通过互相关注,在彼此更新的状态中和慢慢的交流中相互理解。年长的教师可以学习到年轻教师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年轻教师可以学习到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双方互补,彼此相互学习,促进专业精神的发展。在写微博的过程中,教师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师们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学习讨论时,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拓展了协作学习的能力。笔者希望微博能够成为教师的移动教课书、反思工具和科研平台,也希望同行们能在微博这个平台上,重新定位自己,找到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构建自己的专业精神。
注释:
[1]蒋永峰.从博客到微博客看网络公众意见表达的形态演进[J].新闻世界,2010,(7).
[2]杨诗意.可视性评价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张迎东 南京市伯乐中学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