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跃动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就是师、生、本情感流动的一个过程。思想情感的感知、体验、激活、领悟应当贯穿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师、生、本”情感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师、生、本的对话互动中感知、体验情感,并互相激活、深入理解情感呢?笔者认为,创设切合文章内容的特定情境,营造平等互动的对话氛围,探究思想情感产生的源头,是实现师、生、本”无缝对接的重要的途径。
一、创设情境,感知情感
知识的意义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切合文本内容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在与情境的互动过程中,感知、体验作品包蕴的感情。以《呼兰河传》(节选)为例,一开课,屏幕上一幅幅明丽的画面随着德沃夏克《田园诗》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渐次展开:那大红的蝴蝶,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那胖圆圆、浑身绒毛、嗡嗡飞着的蜂子;那阳光照耀下如沙滩上蚌壳般闪闪发光的榆树叶子……园中的一切和谐温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学生在明丽的画面、欢快的乐曲的视听感染下,仿佛身临其境,内心就会情不自禁地构建起一片自由天地,真切地感知到园中事物所散发出来的温馨美好、无拘无束。
二、对话互动,激活情感
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朗读、表达、倾听、讨论、评议,彼此互相碰撞,互相补充,互相激发,文本包蕴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情感,会不断被发现,被激活。在分享个人的感知、体验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扩大了学生个人“局部时空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章情感的脉搏,巧妙地设计一些能漾起学生感情涟漪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互评互议的过程中,彼此充分对话、碰撞、激发,从而感知、体验、理解作品包蕴的思想情感。
例如,教学《呼兰河传》(节选)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答案多元的问题:文学洛神萧红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尽情展现了园中一切事物的自由自在与无拘无束,也折射出“我”当时自在、快乐的心理状态。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并用注明理由。
学生认真品读课文,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有目的地筛选有效信息,感知体验作品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成果与组内成员交流分享,并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朗读、小组齐读、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并相应展开自评、生评、师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这样,以读促悟,以评激情。经过了与文本、与他人的充分对话与碰撞,学生情感之弦被激活了,渐入佳境,对文章情感的感知体验愈加丰富深刻。
三、知人论世,领悟情感
情由心生,心随境迁。那时那地那境才产生了那特定的情感。因而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浅表的感知上,而要引领学生展开和时代背景、作者处境之间的深入对话,知人论世,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还以《呼兰河传》(节选)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了大花园处处彰显的生命本真和人性的美好之后,教师追问:萧红为什么如此怀念他的祖父和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呢?请同学们结合你所了解的萧红经历,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探究其中的原因。
同学们借助自己的工具书和教师提供的一段文字:“萧红,1911年出生在呼兰,19岁祖父去世,20岁为逃避家中的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出走。这个孤苦的女子辗转各地,四处漂泊,贫病交困中饱受世态炎凉。‘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让她有家不能回。1940年,为避战乱,来到香港,不久香港沦陷。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战火贫病中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时年31岁。病魔缠身时她曾多次说:若是那时候能回呼兰我的家乡去多好啊!”小组合作讨论,发现了一个孤独、不幸、命运多舛的萧红,知道《呼兰河传》就是她于最苦难寂寞的1940年,用记忆中的生命情感写成的生命绝唱。因而祖父的园子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后花园,它是萧红精神的后花园,心灵的后花园,它寄托了萧红对自由快乐的强烈渴望与热切追求!
由此可见,教师备课时,若能深入研读文本,挖掘教材中包蕴的情感因素,设法将抽象的情感转变成切合文本内容的可视画面,并配以相应的乐曲旋律的渲染,就能将学生带入精心营造的特定情境氛围中,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设计一些既能漾起学生感情涟漪,又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与同学、与老师、与文本的对话、碰撞中,激活学生的情感之弦,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体验与理解。最后,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处境,探本究源,深入领悟作品包蕴的思想感情。如此,便形成了语文课堂“师、生、本”情感的有机融合,从而以“情感”之弦,弹奏出语文课堂的高效旋律。
(李存月 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