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仙
当前,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中,班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同时班级教学也带来了局限性,比如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
既然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内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波澜,起到了推手的作用,那么同学的课外学习是否需要这种方式呢?笔者在班会课上请学生算了“一本帐”。调查问卷如下:
调查表收上来统计后让人瞠目结舌:18%的同学利用率仅为60%~70%之间,而他们平时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70%的同学时间利用率在40%~50%之间;剩下的12%的同学他们的时间利用率只在20%~30%之间。同学自己也无不唏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大问题:①个人学习积极性不高;②班级学习氛围不浓厚。
有专家提过德育中“5+2=0”的现象。“5+2=0”是指学生在校5天接受的教育,在周末两天就被接触到的负面现象抵消,甚至负面影响还大于学校的正面教育。其实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如此。没有浓厚的情境感染带动去学习,更没有监管督促着学习,学生在家的时间就是一个学习的真空阶段,所以往往好不容易在周一至周五形成的这样一种学习的步调统统打乱,学习的好习惯总难以良性循环下去。我尝试着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推向课外,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左右。然后,小组内部根据学习自觉程度和学习基础结成2~3对学习伙伴。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小组有一个大组长和若干个小组长(不同学科),还有二三对学习伙伴,互相发挥自己的优势带领大家学习。
2.引导学生在课外展开小组活动
教师可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有时候甚至是故意“挑起事端”,鼓动小组之间的对决,比一比谁朗诵更有节奏感、更有感情。
3.小组学习的管理评价主要依据在课外
首先是评价、管理的对象由重视个人而转为重视团队。我们会结合班级自我管理小组,每周、每月甚至是每学期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上课回答的问题数等),作业的准确率和考试成绩等的记录来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奖惩。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己所在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成绩就会反馈出来,而且在相对长的时间内是一以贯之的,学生很看重这种评价。因为他们是一个整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第二是以小组学习的管理营造学习气氛。在班主任(任课老师)指导下跟踪到课外,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攻克难关,特别是合作伙伴和小组成员间互相关心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给予的评价也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比如哪一组有同学有了一次精彩的回答,全组同学都能加分;而一个同学拖拉作业,就说明组长管理督促不到位。于是自觉的同学会在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提醒小组里的同伴开始学习,甚至在双休日也会与学习伙伴打电话说说作业的进度,讲讲作业上的问题。
第三,小组间的竞争,使学习伙伴学会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使组与组之间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竞争。谁所在的小组是今天表现最好的小组,哪一个小组是这一周的优胜小组……这样,一个小组要想保持优势就必须把功夫用在课外,因为这些评价依据主要是要考核小组成员是否在课外凝聚成一个整体互相影响、带动,从而把学习搞上去的。他们往往是三五成群的讨论问题、背书……他们喜欢说一句话:下课了,我们还是合作伙伴,你不能丢下我们哦!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我断章取义地理解为在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可以向身边有某方面优于自己的任何人学习。据此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外延伸,我觉得这两者是殊途同归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外延伸,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班级管理,提高学科学习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