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尽心引导他们提出质疑。只有当学生在读书中能够认真思考、主动地提出问题了,才能进一步探究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创设氛围,激发质疑兴趣;点拨思维,教给质疑方法;勤思善学,提高质疑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 质疑能力 课堂教学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才能尽快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整合,逐步完善认知结构,有一分疑问,就有一分收获。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确立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尽心引导他们提出质疑。
一、创设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为了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生疑;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质疑,不能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困难;也有的学生怕提出的问题遭到别人的笑话、挖苦、讽刺,不敢枉然生疑。另一方面,有的教师怕学生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则是在教学中对质疑环节安排过于随意,没有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要求学生质疑。从上面的分析看,学生之所以不会质疑、不敢质疑,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上存在依赖心理;在于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思想上存在许多疑虑。为此,我们要确立学生是“语言实践主体”的意识,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入手,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放下包袱,乐于质疑。
二、点拨思维,教给质疑方法
当学生质疑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课堂上就会出现质疑的问题不集中、见字问字、见词问词,甚至是“想到什么问什么”的臆想乱问,这样不但无助于课文的学习,反而耗费了时间,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这种质疑的“乱反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找到质疑的切入点,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重点、难点等,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关键词、重点句段等进行质疑,使学生的质疑确定在某一方面,遵循着一定的思维方向进行思考。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在阅读时感到束手无策,又能使学生提出的问题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而且教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纳入阅读教学,以学生之疑引导学生读书,既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得教与学有机而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1.从课题质疑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对课题的理解,可以窥见全文的主要内容。因而引导学生学会在课题处质疑,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脉络、主题思想和表达方法。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的“消逝”一词,学生就可从中思考“消逝”的原因,原来的罗布泊又是怎样的?
2.从关键词质疑
一篇文章的内容表达和感情抒发离不开语言文字,对词语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读的理解吸收,也影响到说、写的表达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进行质疑,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掌握词语与词语之间、词语和句子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材料的积累。
3.从重点句质疑
为使意思表达得更为准确生动,情感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作者在写作时往往要在句子上进行刻意的雕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在课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定向质疑,对学生掌握课文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有很大的帮助。
4.标点符号质疑
在表情达意中,标点符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标点符号尤其是省略号、引号、感叹号的使用处质疑,使学生领略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5.从课文内容质疑
就一篇文章而言,除了引导学生在题目、词、句、标点符号上质疑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的矛盾处,疑点、难点处,环境、景物、情感的变化处,行文的精妙处,布局的匠心处,细节的描写处发现并提问,从而以疑促读,把学生的读引向纵深,把书读得更加明白,把文悟得更加深入。
6.在学习后质疑
学完一篇课文,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为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工作,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后进行质疑。
三、勤思善学,提高质疑水平
等学生在课堂上乐问、会问了,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让学生真正学会提出有质量、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质疑的水平。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善问”的能力,我常常让那些能提出有思考价值问题的学生把发现、提出问题的思维过程讲给大家听。让学生展示质疑的思维过程,既能使其克服畏惧心理,学到质疑方法,又能增强学生间的竞争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根本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表层向深层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质疑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启创新思维之门,我们只有积极引导,热情鼓励,使学生勤思善学,才能最终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社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