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教什么如果跑偏了,势必影响教学效率。如何选择呢?关注语言表达,精选教学内容及关注文体特征,学习阅读方法是两条重要的路径,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内容选择 语言 表达 文体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教什么如果跑偏了,势必影响教学效率。在当下的课堂中,老师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存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教师过多地关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和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一、关注语言表达,精选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要重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重视学习在理解中怎么运用语言。在教学中要通过读书感悟,一方面理解语言包含的内容、意义,另一方面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转身,对课标要求的落实就会是空谈。那么,如何关注语言形式呢?
1.关注关键的词句,学习课文传神的遣词造句。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语言生动形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语和句子,在表达上的精妙程度。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那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运用词句上独到的做法。这样教学对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精准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有一段对海棠花的描写,作者是这样写的:“……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泉……”把海棠花的盛开比作喷花的飞泉,为什么这样比?“喷”一般用在哪些方面?这里指什么?一个“喷”字让你读出了怎样的海棠花?学生结合上下文,由“喷”字感受到海棠花开的茂盛,充满无法压抑的生命力,就像飞泉一样。作者用词的精准,在学生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2.关注精彩的语段,学习课文精巧的构思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段描写很有特色,它们在课文的表达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或点明主旨,或引起下文,或衬托人物形象……在教学中,关注这些语段,引导学生立足全文,感悟语段的表达作用,是落实语用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比如《爱如茉莉》一文,在第九段中除了写了父母的一些细节,还写了景色,这是一篇写父母之爱的文章,为什么中间插入这么一段景色描写呢?确实值得思索。联系上文看,爸爸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可能一夜没合眼,不知不觉地在妈妈的病床前睡着,他们手牵着手,是那么的寂静、甜蜜、幸福,这么温馨、静谧的画面谁忍心打扰呢?你看,连阳光都是“悄悄”“探”“轻轻柔柔”的。景色描写和温暖的画面是多么的和谐统一。所以,这里的景色描写不仅仅是为了写景,更是为了抒发作者此时的心情,这种写法叫做“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这样的感悟会为学生今后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供准备。
3.关注篇章结构,学习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
中高年级要逐渐由段的教学转向篇的教学,要有篇的意识,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从而为学生习作构思做好准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都是优秀的文章,可以说在构思上、布局谋篇上、语言运用上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如《钱学森》一文,在谋篇布局上采取的是“倒叙”的写法,文章先写了钱学森归国时的情境,然后回忆了钱学森是怎样放弃优厚的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怀抱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教学中要让学生联系整篇课文,体会“倒叙”写法的作用。
二、关注文体特征,学习阅读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体多样,有描述事物的、记述事情的、抒发情感的、说明道理的,还有童话、寓言、诗歌等,对于不同的文体,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写景的文章,阅读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写景的方法;阅读小说要抓住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说明的;阅读童话故事,要关注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会复述故事……运用恰当的阅读方面阅读不同的文体文章,就会把握住文章本质的东西。
比如,教学《少年王冕》一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教学中就要围绕这种文体的特点,选择需要着力的内容。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王冕的孝顺和好学。关注故事情节,围绕“少年”梳理出写了王冕的什么年龄段的什么事,理清文章的脉络。关注环境描写,一是社会环境,即当时王冕家境如何;二是文中的景色描写,体会作者描写环境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这样的教学就抓住文体的根本性的东西,学生也会在这样的阅读指导下掌握这种问题的阅读方法及表达上的特点,在读中悟出写法,做到读写结合。
再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这是篇记叙文,写的是前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的事,体现了高尔基对他儿子的那种伟大的爱。教学这样的文体,就要抓住弥漫在字里行间的爱,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爱的。作者先写了母亲带儿子探望高尔基,儿子种下了花草,后来开出了美丽的花,高尔基很高兴,接着写了高尔基给儿子回信,教育儿子做怎样的人。读懂信的内容,体会高尔基那博大的爱,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结合上文,揣摩语言的含义。
总之,关注语言表达,关注文体特点,是教学中选择教什么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