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形式初探

  • 投稿国士
  • 更新时间2016-03-27
  • 阅读量854次
  • 评分4
  • 37
  • 0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沟通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通过学习阅读知识而爱上阅读,在广泛的阅读中收获更多知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形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阅读中理解词义、感悟思想,提高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表达技巧,唤起学生的感知与想象;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把语文知识转化为使用技能,获取精华为己所用。而要达到这些教学目的,教师必然需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与形式,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 
  1.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只有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才能开展好语文阅读教学。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的几个方面:一是引导自学,让学生“会”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可以把寻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当作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前搜集;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指导学生对自主阅读的成果进行自我检测,采取个别或集中指导的办法,化解自学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二是引起兴趣,让学生“想”阅读。问题激趣,是阅读教学中最好的办法之一。教师可围绕课文题目,设计几个能吸引学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富有想像力。具体启发性的问题,可提升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富有想像力的问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领悟,引发丰富的联想,锻炼创新思维。三是激发热情,让学生“乐”阅读。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好办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立动态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理解课文,让学生走进课文,让他们自主挖掘感人之处,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感受参与的乐趣。 
  2.师生互动的方法。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 
  语文阅读教学,重心在“读”,载体是“语言”,目的是“培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读”这一要求,创新形式,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训练。 
  1.阅读教学“读”的形式。通过读的训练强化理解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语文阅读,应在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和感悟,在读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初读、默读、品读、精读、熟读、快速浏览等形式,让学生感悟和体会,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享受文章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仅限于课内还远远不够,必须拓展时间和空间,把阅读的时空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内,要充分利用图书角、图书室,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同时要求做好阅读笔记。校外,引导学生自选自购图书,开展“读书沙龙”“读好书、写读后感”等活动,真正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美好愿望。 
  2.阅读教学“训”的形式。训练发展语言能力。语文课堂,是语言应用的课堂。阅读教学,应突出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字词认读、句式学用、段落写作、文章读背、改写续写、口头阐释等多种语言表达实践的形式与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读懂课文内容,又练习语言表态,综合发展语言能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读中悟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从文章题目入手寻找题眼,知道文章重点在“情”字上,然后通过学生自读,默读课文,以问题导读法了解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表现出浓浓的母子情。随后,指导学生及时按照本文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练笔,练笔可围绕中心思想设计,引导学生对课文有整体了解;可抓住表述精彩、意义深刻的词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文章意思,将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语文能力,在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教学,对于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有重要的基础教学作用。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初中教学可从下面几个培养阶段上做起:一是积累阶段。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二是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发挥其在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评鉴阶段。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在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诵、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