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层面问题即文本构件内涵类问题,具体包括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蕴含的内容、思想、情感等的感悟和理认。意义层面问题即文本手法、技巧效用类问题,具体包括对文本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行文章法等产生的意义、效用等的感悟和理认。前者是由文本内容自身滋生出来的,后者是由文本写作手法滋生出来的。阅读者只有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彻底解决了上述两类问题,才堪称读懂了某一篇文章。
在阅读文本时,无论是解读意思层面问题,还是解读意义层面问题,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懂得并遵循基本的阅读理解原则,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并运用正确的理解方法。懂得并遵循基本的阅读理解原则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前提,运用正确的理解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路径和抓手。
一、理解原则
理解的基本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景(背景)。
就一篇文章而言,词语汇成句子,句子汇成段落,段落汇成篇章。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词语就是这棵大树的叶,句子就是这棵大树的枝,段落就是这棵大树的干。树叶、树枝、树干共同构成大树这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有一种营养液在规则地流动,形成营养流。同理,词语、句子、段落共同构成文章这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有一种意思(意义)在规则地流动,形成意思(意义)流。所以,理解文本,提取意思与意义,如同在滚滚转动的传送带上分拣注着不同商标的货物一样,力求精准、轻巧、完整。
所谓“词不离句”,是说我们在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时,要把这个词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中去,从这个句子的意思中去体味、分辨、剥离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所谓“句不离段”,是说我们在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时,要把这个句子放到这个句子所在的段落中去,从这个段落的意思中去体味、分辨、剥离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所谓“段不离篇”,是说我们在理解一个段落的意思时,要把这个段落放到这个段落所在的篇章中去,从这个篇章的意思中去体味、分辨、剥离这个段落所表达的意思。所谓“篇不离景(背景)”,是说我们在理解一个篇章的意思时,要把这个篇章放到这个篇章诞生的写作背景(生活)中去,从这个写作背景(生活)中去体味、分辨、剥离这个篇章所表达的意思。
二、理解方法
具体到运用上,常用的理解方法有:手法取意法、背景取意法、修辞取意法和语境取意法等。
1.手法取意法
表达思想总是离不开表现手法的,于是,手法就成为我们理解文本时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这里,“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意”包括意思(内涵)和意义(效用)两个方面。阅读时,在理解某种表现手法或写作技巧的作用时,在理解某篇文章的主旨时,我们从表现手法、技巧入手,从而分析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性质。这种以手法为抓手来进行阅读理解的方法便是手法取意法。实施手法取意法的思维路径是:手法——手法下物象——手法下物象性质。在理解过程中,入手法是理解文本时采用的手段,取对象性质(取意思或意义)是理解文本的终极目的。
手法取意法在阅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引导学生学习《密州出猎》,鉴赏该词下片的用典手法时,就特别适合此法。《密州出猎》下片摘录如下: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一个由用典手法滋生出意象意义的语例,带领学生理解时分两步:
第一步,理解用典手法。
下片中运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是:汉武帝时,魏尚做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但因记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获罪削职。之后,冯唐劝谏汉文帝,就派冯唐持着符节到云中赦免了魏尚。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像赦免魏尚那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的强烈愿望。
第二个典故含在“西北望,射天狼”句中。天狼即天狼星,星象里是主侵略杀伐的。雕弓是弧矢星,猎户座中间那三颗及周围其它各星,组成弓箭的星象。中间那三颗星,便是箭矢,连成一线向西北延伸就是天狼星。在星空中便是弯弓向西北射天狼的景象。当年北宋统治者比较软弱,常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西夏乃其中之一。苏轼用“西北望,射天狼”影射宿敌西夏王国,寄予自己希望为国效力之情。
第二步,理解意象意义。
词人在下片中描述了这样一组意象:“鬓微霜”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苏轼;当朝皇帝派遣高官到密州来赦免苏轼;弯弓搭箭、打击西夏侵略者的苏轼。这组意象综合表达出苏轼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情怀。
2.背景取意法
写作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完成的,因此,写作背景是我们理解文本时一个不可小觑的突破口。在这里,“背景”指作者的行文背景;“意”包括意思(内涵)和意义(效用)两个方面。阅读中,理解意思层面问题或是意义层面问题时,根据具体确切的背景因素,对词意、句意、段意、文意和情感等所涉及的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得出对象的特征性质,最后作出准确而恰当解读。这种以写作背景为抓手来进行阅读理解的方法便是背景取意法。在主体阅读活动中,入背景是理解文本时采用的手段,取意思或意义,即取对象的特征性质,是理解的终极目的。
比如引导学生学习《背影》,理解其文主旨时,就可采用此法。对于该文主旨,如果不对作者写作背景深究,往往就会这样浅层次归结: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但是,当我们一旦带着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进行深究,大家就会对《背影》中意象材料的意义产生非同寻常的认识。
第一步,理解写作背景。
作者在写作《背影》之前,他们父子之间,即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的朱自清和受传统专制思想影响的父亲之间曾发生过激烈的矛盾冲突。1920年,由朱自清父亲经营的家庭经济发生了危机,那时朱自清从北大毕业,为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他和父亲发生过一次次龃龉。1921年暑假,朱自清回扬州八中任教,父亲凭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每月的薪金直接送到家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父亲的专制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朱自清一气之下赴外地执教,父子从此交恶。朱自清这年冬天被迫接出妻儿,在杭州组建小家庭。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与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连家门都不许他进,弄得一家人没趣,最后朱自清悻悻而去。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之后,朱自清好长一段时间再没回过家。所以,当成熟后的朱自清从叛逆中醒来后,在写作《背影》时,开篇这样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步,理解意象意义。
《背影》中买橘子的父亲和流泪的儿子等意象正是当父子之间反叛逆与叛逆的战争结束后的典型性意象。结束了反叛逆的父亲不仅有对儿子的炽爱,还有省悔、依念和包容等;结束了叛逆后的儿子不仅有对父亲的省悔,还有疼爱、依念和包容等。各自都以战争中对方的形象反面铺陈着战争结束后对方的形象,这种形象越铺陈越高大,越铺陈越美丽。所以,《背影》意象材料的意义为:血缘亲情诞生的炽爱、包容、依念和省悔是美好的,更是永恒的。于是,我们对《背影》的主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对反叛逆与叛逆父子之战结束后,父亲在车站给儿子买橘送行及儿子望着父亲流泪等情景的描述,表现出血缘亲情诞生的炽爱、包容、依念和省悔是美好的,更是永恒的。
3.修辞取意法
表达总是离不开修辞手法的,于是,修辞又成为我们理解文本时一个不可忽视的突破口。有时候,在理解某句话或某段话的深刻含义时,我们从修辞手法入手,从而分析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性质。这种以修辞手法为抓手来进行阅读理解的方法便是修辞取意法。实施修辞取意法的思维路径是:修辞——修辞下物象——修辞下物象性质。在理解过程中,捕捉修辞是理解思维活动的第一步;取对象性质,即取意思或意义是理解思维活动的目的。
修辞取意法在阅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品析文末语句的含义时,特别适合此法。《藤野先生》文末语句摘要如下: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是一个由反语修辞手法滋生出意象意义的语例,带领学生理解时分两步:
第一步,理解修辞手法。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中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反语。其中的“正人君子”反话正说,实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而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自然指的是革命性文章。
第二步,理解意象意义。
句中描述的意象有两个:一个是富有人格影响力的藤野;一个是在藤野人格影响下,拿着笔继续战斗的鲁迅。藤野先生的意象性质便是:深深地影响“我”,让我拿起笔继续写出革命性文章。于是,全句的深层次含义便是:“我”受藤野先生乐于助人及毫无民族偏见等人格的影响,想到他对我的关怀,就有了斗争的勇气,继续写些批判反动政府的文章。同时更进一步得出此句所表现的篇章意义: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表达了作者与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4.语境取意法
在这里,“语境”指语言环境;“意”包括意思(内涵)和意义(效用)两个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在理解意思层面问题或是意义层面问题时,根据语言环境对词语、句子、段落等作出准确、合情的辨析,得出恰如其分的解读。这种以语言环境为突破口来进行阅读理解的方法便是语境取意法。
在主体阅读活动中,入语境是第一步,是理解文本时必要的思维准备;取意思和取意义是第二步,是理解文本时重要的思维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取意思和取意义是一个难点。阅读者必须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在文本语境中去体味意象对象的特点或者性质,去体味设计此意象对象来表现某种特点或性质的优越性。在这里,体味出来的关于意象对象的特点或者性质就是取到的意思;在这里,体味出来的关于设计此意象对象来表现的某种特点或者性质的优越性就是取到的意义。其实,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按照这两步扎扎实实地走下来了,在阅读中,不论是品析语言的深层次含义,还是是概括文段的内容,或是分析文法的效果等,就会成为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了。
比如引导学生学习《故乡》,理解文章末尾句子中的“路”和全句深层的语境含义时,就可采用此法。《故乡》末尾句子摘录如下: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一个由双关和比喻滋生出语境意义的语例,带领学生理解时分两步:
第一步,理解语言环境。
这是回故乡变卖老屋,目睹家乡贫穷衰败的“我”——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在离乡回城的船上所想的一句话。这里的路一指地上的路,一指开创社会新生活之路。末尾句子用人们踏出路的情形来比喻“我”(人们)踏出社会新生活之路的情形。
第二步,理解意象意义。
末句中的物象有两个:路和踏出路的人。因为句子运用了比喻,于是构成的意象也有两个:本体的意象为:一条路上,人们在上面不断地踏着,后来慢慢成了路;喻体的意象为:一条社会新生活的探求之路上,“我”和人们在上面不断地踏着,后来慢慢成了社会新生活的探求之路。综合起来末句的意象意义便是:只有“我”和人们勇敢地去踏,开辟社会新生活的路就有可能,就有希望。
总之,理解文字有几条固定的思维路径:从手法到手法下物象,再到手法下物象的性质;从背景到背景下物象,再到背景下物象的性质;从修辞到修辞下物象,再到修辞下物象的性质;从语境到语境下物象,再到语境下物象的性质。只有沿着这些路线走下去,才能真正看到思维绘织在文字中的风景,闻到智慧酿造在文字中的芬芳。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开发区滩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