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不足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330次
  • 评分4
  • 88
  • 0

李碧涵,施斌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网络舆论监督是大众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发表自我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评价的一种新兴监督模式。本文以“中非希望工程”事件为例,从“沉默的螺旋”、“刻板成见”、把关人三个理论视角研究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舆论监督;螺旋效应;“刻板成见”;把关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122—02

收稿日期:2014—06—26

作者简介:李碧涵(1990—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施斌(1972—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网络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交流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各个方面的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媒体的相关言论、博客、新闻以及各种论坛的消息等。

网络舆论具有自由性的特点,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见解。网络舆论的优势还表现为成本低、传播效率高、传播方式灵活、信息交互性强等,并且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然而,网络舆论监督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中非希望工程”事件为例研究网络舆论监督的不足。“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的经过如下:

卢美美的真实姓名为卢星宇,其父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卢美美现任“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秘书长,是著名的富二代。卢美美事件起因于其2011年6月16日发布的一条微博——其在飞机上,准备前去参加非洲的慈善活动。然而这条微博却引来了众多网友对其身份、旅行的目的、旅行费用的来源等方面的质疑,一时间引起巨大争议。

随着事件的发展,真相最终浮出水面。事实证明,网友对卢星宇及其父亲卢俊卿的攻击纯属误会所致。卢俊卿在答记者问中详细地解答了各方面的问题,其所经营的慈善项目完全合法且透明公开。虽然最终谣言被击破,但此次网络舆论监督对卢星宇父女以及“中非希望工程”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挽回的。卢星宇事件的导火索源于另一个网络事件的主人公郭美美,郭美美早前的炫富行为导致了红十字会的名誉扫地。在郭美美事件后,网络监督者——普通网民对富二代有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对于其从事的慈善公益事业是否中饱私囊的怀疑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这种情感色彩是非理性且不全面的。

一、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最早由诺埃勒·诺依曼提出,是指多数人在发表观点时会倾向于强势的一方,而当自我意见与主流观点相反时,就会保持沉默,这样,主流意志就会愈发强大,而另一种观点则越来越沉默、弱小。因此,就形成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螺旋效应。“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爆发初始阶段,由于发布信息的网友带有明确的质疑观点和对富二代主观的厌恶、怀疑态度,因此,其发布的信息本身就是不公正的。由此导致事件最初的关注者注定是与发布者持相同或类似观点的人,这确立了事件起初评论的特征。事件发展最初的前50条评论都无一例外地对卢星宇表示怀疑和要求严查、人肉搜索等,而这些评论也获得了很多的支持和“点赞”。第175条评论由名为“心语星愿”的网友发出,其为首个对信息真实性表示怀疑的网民,但短短半小时内就被两万条愤怒的评论所淹没。在全部的35万条评论之中,持批判态度的比例占到98%,1%的网民没有发表相关意见,持怀疑态度的评论加起来总数还不足200条。不难看出,卢星宇事件的主流意识是批判富二代,批判贪腐行为,这种意识的本体是正确的,然而,其发展形势过于迅猛且本身不讲道理,压制了本应被发表出来的不同声音,忽略了对事件真实性和事件本质的证明与探究,这就使得其观点虽然赢得了主流舆论,却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如果一件事本身发生的真实性都无从判断,那么对其进行任何批判和定义都毫无道理可言。在“中非希望工程”事件中,沉默的螺旋效应起到了反作用,相对较弱却正确的声音被完全淹没。由此不难看出,网络舆论监督在真实性的过滤上存在明显的短板。

二、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

“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结束于8月19日,卢星宇父女及相关人员专门组织记者会,直接解答了网友所有的质疑与疑惑。卢星宇之所以被称为“郭美美二代”,源于两人相同的富二代身份和与慈善事业的紧密关系。该事件发生的日期距离轰动中国的郭美美炫富事件不远,这也直接导致了舆论对于该事件一边倒的趋势。绝大多数网民有着“刻板成见”的思维模式,认为卢星宇就是第二个郭美美,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卢星宇的一切反驳和解释都被无视或被说成是越描越黑。网络上的人们经常依据自身的经历或观点形成一种惯性思维,甚至是一种固执的偏见,主要是针对近几年在网络上引起热门话题的官二代、富二代等。网络的主体是平民老百姓,他们对于这些当权者或者特殊群体异常地反感,抛开事件本身,首先产生的就是厌恶感。在网络舆论监督中,这种成见是非理性的,会使监督效应大打折扣,导致对事件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对事件中人的身份的关注程度,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三、网络舆论监督中专业把关人的缺失

在卢星宇和“中非希望工程”被恶意中伤后,网络环境中并未出现相关政府、权威媒体机构的身影。在网络舆论中,他们选择了隐形。在传统的媒体传播中,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与政府机构一般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对信息进行把关和筛选。而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把关人这一角色的功能趋于弱化甚至消失,导致网络上信息的繁杂和无序传播。网络舆论监督者是匿名发表评论,因此,可以表达其真实的想法,但也可能通过网络散播虚假甚至恶意的信息,导致对舆论的误导。

把关人一经缺失,网络环境就会混乱不堪,不明真伪的消息会四处散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舆论监督中专业把关人的缺失导致虚假信息横行,谣言四起,对当事人及其家人、朋友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侵害。我们不禁要思考,媒体和大众监督者在哪里?网络舆论监督的把关工作究竟由谁承担?网络舆论监督把关人的设置应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利用网民的从众心理,引领舆论的方向,使网络舆论监督者能正确地运用网络舆论工具,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另外,网络舆论监督者应敢于对主流意识进行反驳和质疑,有时候大多数未必就是对的,要坚持自我,至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前,应详细地分析、判断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网络是具有匿名性与不确定性的特殊环境,在带来自由、开放的同时,也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缺陷,从而导致了道德甚至法律的违禁现象发生,如侵犯隐私等。“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发生短短两小时内,卢星宇及其父亲卢俊卿的身份证、户籍、曾任工作、地址等信息纷纷被部分网友人肉搜索并公布于网络。近年来,人肉搜索越来越普遍地存在于网络舆论监督中,其行为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对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网络这个特殊环境,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规范与引导,因此,设置网络权威把关人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弥补网络舆论监督不足的重要手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亚勇.提高网络监督水平的几点思考[J].领导科学,2009(10).

[2]雷隆郁.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9.

[3]吴庆才.“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是人性暴力还是网络暴力[N].中新网,2007,07,22.

[4]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5]董晓伟.网络围观效应分析[J].青年记者,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