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 投稿呐嘟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91次
  • 评分4
  • 80
  • 0

吴颂荔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广大教师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数学潜能;知识迁移;个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113—02

“关注个性,开发潜能,科学施教,全面育人”不仅是我们每位从教者的教学理念,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宗旨。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数学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最根本的一点是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自觉、主动地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质,形成数学能力。

一、激发兴趣,展现个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求知过程中的作用,提示了在教学中兴趣和学习的关系。初入小学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求知欲极强,对未知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则是求知欲望激发的原动力,教师将如何引导和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数学上有较大的发展呢?

二、强化“四基”,重视知识迁移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如何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摆脱具体的实物,在头脑中形成数学符号,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呢?如在“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原来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把物体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物体完全浸没),观察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讨论变化的原因,使学生知道,水面上升的高度乘容器的底面积就等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渐渐地脱离了实验,通过示意图就可以明白水面变化的原因,慢慢地形成思维定势,就可以直接进行计算,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有效过渡。

三、在学习中形成个性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维”。

(一)从简算抓起,如在“7.2×61.3+73.8×2.8”的教学中,表面上看是一道四则运算,先乘后加,而如果你发现这些数的特征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7.2和2.8能凑成10,你的思路会豁然开朗,把73.8分解成61.3和12.5,73.8×2.8转化成61.3×2.8+12.5×2.8,即原式=7.2×61.3+61.3×2.8+12.5×2.8,我们可以对前半部分提取公因数,后半部分凑整,使计算化简,即原式=61.3×(7.2+2.8)+12.5×4×0.7=613+50×0.7=613+35=648。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认真审题的习惯,有效地进行简算,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同时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方法,从中领悟发明、创造的奥妙。如“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采用等积变形的方法,让学生想办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圆柱体的体积。学生在想办法的过程中想到,圆切割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长方形,求出圆的面积。我们能否模仿求圆的面积的方法把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成的份数越多,拼后的空间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课件展示)。由此可知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在推导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一题多解中发展学生的潜能

在应用题的思维训练中,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途径去思考,注意进行有效的条件的发散、方法的发散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如在工程问题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题:小明和小伟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6小时相遇,小明从甲地到乙地要10小时,小伟从乙地到甲地需几小时?

一般情况下,学生根据工程问题来解决。把全程看作单位“1”,用两人的速度和减去小明的速度就等于小伟的速度,用路程除以小伟的速度,就求出小伟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即1÷(1/6-1/10)=15(时)。除此以外,本题还可以采用设数法,设两地相距30千米,求出速度和30÷6=5(千米/时)和小明的速度30÷10=3(千米/时),再用30除以小伟的速度(5-3=)2(千米/时),就求出小伟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即30÷(5-3)=15(千米/时)。我们还可以从变化中寻找不变的量,从比的角度来思考。小明从甲地到乙地需10小时,经过6小时两人相遇,是否可以理解为小明先走6小时,它剩下的4小时,小伟需要走6小时,这样走同样一段路程,小明和小伟的时间比是4:6(小明的时间是小伟时间的2/3),求小伟的时间,就是10÷2/3=15(小时)。

还可以用比例来解答,我们知道,走同一段路程,小明和小伟的时间比等于(10-6):6=4:6,设小伟从乙地到甲地需X小时,则4:6=10X,4X=60,X=15。

最后,我们从分数的角度来思考,把全程看作单位“1”,设小伟从乙地到甲地需要X小时,得6/10+6/X=1,解得X=15。

通过一题多解,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潜能,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扩散性,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每个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平时善于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适时开发,才能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宋戈.潜能教育理念的生成与实践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刘邦耀.浅淡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00(8).

[4]龚文振.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

[5]韦桂花.浅淡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