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现状不容乐观。从学生平时作文和高考作文的情况看,普遍存在写作态度消极,写作不得要领,语言干瘪枯燥,思想缺乏广度和深度等问题。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写作任务,为作文而作文,完全违背了作文表情达意的根本原则和规律,写作过程也就成了痛苦万分的“挤牙膏”。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简单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本文主要从在范文中学会模仿和在模仿中学会创新两个方面展开对高中生作文模仿与创新的实践探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模仿直观的进行初步的高中作文写作,如何通过创新有效地提升高中作文写作。
一、从范文中学会模仿
记得我读高中时,非常喜欢汪国真的诗,找了很多汪国真的诗来读,喜欢的就会反复地读,甚至背下来。有时自己也会尝试着写诗,有一次把自己写的是拿给老师看,老师竟然以为是汪国真的作品。从此,自己从模仿中尝到了甜头,开始把这个方法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先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优秀作文,反复阅读,仔细研究,找出其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意识地模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今作为老师的我,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作文困难,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又想起了原来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胡适说:“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高中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教材中的课文、课外书籍中的文章,都可以作为学习模仿的对象。
例如,2016 年全国一卷的作文是根据一幅漫画来写作。考生以《巴掌之吻,教育之痛》为题获得满分,阅卷教师给出了这样的评语:首先是语言出彩,开篇以“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的巴掌与吻”,即使只有短短的14 个字,却概括了漫画的内容。“满分得吻,98 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式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语言简洁而不失有力。其次是句式灵活多变而又自然流畅。“但有没有更深一层更本质的原因呢?”这句话由上一句的“固然”而来,又很好地引出了下一段。最后是文章整散结合,修辞手法娴熟运用。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作三个方面的模仿:一是从作文中积累写作的语言材料,具体到作文中的词语和精彩的句子;二是借鉴写作规范、技巧等,如议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论证方法;三是文章的结构,包括开篇、中间以及结尾的谋篇布局和行文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模仿的只能是结构、规范、方法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语文素养是很难模仿的,这些需要日积月累。
二、在模仿中学会创新
通过模仿,可以让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直观地进行初步的写作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升。但是,如果作文仅仅局限于模仿,这样的写作只能停留在低级阶段,会使学生的作文缺乏自我、缺乏活力,甚至有的模仿不好,画虎类犬,东施效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新。
创新可以从内容层面和技术层面着手。内容是创新的根本,需要长期的积累,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做到创新。文章内容层面的东西是很难模仿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才能使他们能够从内容方面进行创新。至于技术层面的创新,学生可以在原有语言、结构和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或创造,如对原有词句的化用,对范文结构的改造,对写作技巧的整合等。
创新是一个长期积淀,逐步个性化的过程。学生可以运用平时积累的语句,也可以借鉴范文的结构框架,却不可以模仿他人思想观点与内心感悟。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所谓独创的能力,就是经过深思的模仿。”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如何展示自己独特的创意,可以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思想情感,以我手写我心,即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从而逐步形成自己写作风格。
教师要深知,只有从模仿中创造出自己的文章,这才是本质性的进步,而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如今,学生在写作文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知道素材如何组织,不知道结构该如何建造等等,作文的改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的创造精神,在内容和技术上不断创新,使作文的教与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作文的写作,如果能把模仿和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符合学生的写作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写作体系,这样写起作文来就会信手拈来。当然,高中作文教学不仅包括在范文中学会模仿、在模仿中学会创新,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濠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