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钻石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218次
  • 评分4
  • 13
  • 0

文/付娜

【摘要】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其文化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会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作用。本文以钻石模型为基础,对滨海新区的文化资源、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政府和机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滨海新区;钻石模型;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24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文化产业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付娜,天津农学院讲师,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产业经济。

一、引言

2009 年7 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国家将重点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明确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决定,提出重点研究和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即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

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因此,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发展,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使这一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对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

目前,滨海新区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建设,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摆在了全区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全区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建设“富有开发开放特色、充满创新活力”的文化强区。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投资也在逐年增加,重点项目逐年递增,产业链条逐渐完善。截至2013年7月,滨海新区登记注册文化产业单位2846 个,占全市文化产业单位的34.9%,文化产业单位注册总资产占全市的53.4%。

2012年7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CCIDI) 研究成果报告的分析中指出,以发展指数、表征指数和内涵指数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滨海新区隶属的天津市的发展指数仅为20.1,排名全国第13位,位于第三梯队,而内涵指数在全国31个省市中仅排名第22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如果想要成为支柱产业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三、基于钻石模型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集大成者。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是由波特教授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又称为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该模型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整体产业优势是如何形成的。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产业竞争力是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机遇等两个辅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如图1。各因素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本文也以这四个方面为标准,对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按等级划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与半技术工人等;高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基础设施、复杂劳动力、科研以及专门的技术知识等。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文化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1.天然资源。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城市群的交汇点,处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依托京津冀、面向东北亚。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具有比较强的对内吸引和向外输出的有利条件,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

2.人力资源。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滨海新区常住人口248.21万人,比“五普”增加129.31万人,户籍人口119.78 万人。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如表1所示。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同“五普”相比,滨海新区的人口数量正在快速增加,人口素质也显著提高。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含大专) 的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百分比由8.36%上升至15.79%;具有高中文化、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均在增长;而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则由20.11%下降到16.34%。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 为3.79 万人,文盲率由6.35%下降为1.53%。然而与经济发达的上海相比,滨海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特别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还相对较少。从表1可以看出,上海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含大专) 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1.95%,比滨海新区高了6 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的人才总量和素质结构还需进一步提高。

3.资本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投资额逐年增加,2011年滨海新区政府投入1亿元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吸纳29 亿元投资,支持了77 个重点项目。从2012年起,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增至5亿元,为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投资额虽然逐年增加,但由于基础相对薄弱,文化产业整体投资状况相对于北京、上海等一些先进地区而言仍相对较少,文化产业占GDP 比重也相对较小。例如,早在2008 年上海文化产业占GDP 比重就已经达到了5.61%,而北京文化产业占GDP 的比重更是高达9%以上。滨海新区却只是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5%。由此可见,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并不适应新区的功能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新区文化产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4.文化资源。滨海新区隶属于天津,天津建城600多年,以海河文化为底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累,与明清以来的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紧密交织在一起,是中国近代历史名城。而在滨海新区,既有记载了中国海防建设和近代工业发展的久大、永利、黄海学社旧址,塘沽火车站旧址,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旧址和北塘炮台等传统文化建筑,又有代表天津地域文化的汉沽版画刻字、汉沽飞镲和汉沽评剧等民间艺术,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会给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的文化底蕴。

尽管滨海新区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相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古城,滨海新区的文化资源还是略显单薄,缺乏有效的竞争力。这些传统文化的分散经营模式致使滨海新区文化资源整合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之市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传统文化市场开发力度较小,效益较低。比如,滨海新区的明清海塘军事文化、制盐制碱工业文化和汉沽的版画等很多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充分的整合。另一方面,一些部门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一些民族文化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过分开发、过度商业化,使这些民族文化出现了本质异化、价值贬值的现象,削弱了品牌效应和竞争力。

5.基础设施。为了配合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滨海新区先后吸引了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中国3D 影视创意园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9个国家级项目落户,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滨海科技创意创业产业园、滨海国家影视网络产业园等6个各具特色的专业集聚园。滨海新区还重点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截至2012 年10 月,滨海新区落实配套资金近300万元,累计建设和改造12 个街镇文体中心,文化功能用房面积均达到1000平方米,建成了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居民文化室100个。滨海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文化设施利用率低,文化产业获利能力较低,与支柱产业的标准相比,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质量还有待于完善。

(二) 需求条件

1.居民文化消费日益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对更高层次的新型消费产生需求,文化消费则首当其冲,文化消费旺盛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滨海新区居民文化消费日益增长,无论是新区居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其文化消费都呈现了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3年第一季度,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达到12453元,同比增长12.6%;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142元,同比增长12.5%;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6953元,同比增长11.8%。消费需求热点主要集中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电影、KTV等娱乐消费明显增多,市民文化娱乐生活层次正在逐步提升。同时,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飞快增长,目前总量已经超过100万人,教育程度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初中和高中学历比例分别为40.9%和32.32%,中专及以上学历占19.19%,初中以下学历为7.59%。教育程度的上升,使得这些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望值增加。根据2012年发布的《滨海新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显示,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消费欲望强烈,每月文化消费支出超百元。

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文化程度的提升刺激了文化产业需求的增加,但是由于宣传力度、消费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居民的文化消费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据调研发现,政府、企业和社区组织的文娱活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时却遇到一些困难。31%表示“偶尔会参加”,26%表示“知道但没受邀请”,而25%则表示“根本不知道”。

2.区位优势增加了潜在需求。滨海新区既是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交汇点,也是“东西”板块与“南北”板块在环渤海地区的连结点,既可以连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可以辐射西部欠发达地区;既可以连接南部新兴城市,还可以辐射东北老工业基地。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潜在需求。

(三) 相关及支持产业

相关及支持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相当于单个企业与供应链的关系,若供应链某个环节断裂,会给单个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甚至可能会因为没有充足的材料供应而停业。因此,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是否能做大做强,相关产业的支持至关重要。文化产业的相关及支持产业较多,主要包括旅游产业、教育产业、交通通信产业、金融服务产业等。

1.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联系密切,文化产业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文化消费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旅游产业则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市场空间,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旅游活动本身可以看成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因此,旅游活动是挖掘文化、弘扬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重要途径。

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文化正在逐步形成。航母主题公园、北塘古镇、妈祖圣像等旅游景区和项目,使新区旅游实现了“海陆空”的串联,让消费者体验到了“上天下海”。这些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不断完善,不仅使市民在新区生活更加幸福,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参观游玩。据统计,2013 年滨海新区全年旅游接待量175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比2011年的50亿元翻了一番。然而滨海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也存在着形象定位不明确、品牌打造欠成熟、空间布局不平衡、人性服务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也制约着滨海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2.交通通信产业。交通通信产业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持行业,交通、电子通信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文化的快速传播和信息交换,拓展了文化领域和范围,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成本,实现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快捷化,内容和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滨海新区早在2006 年就制定了《滨海新区综合交通规划》,但到目前为止,滨海新区的交通规划并没有完全实施,新区内公交线路少,甩站甩客现象经常发生,这种交通状况与滨海新区的发展极不协调。滨海新区的外部交通也缺乏有效的连接,目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61 条,通航城市51个。日航、韩亚、全日空、荷兰马丁等航空公司均开通了天津的国际客货运航线。但由于北京首都机场规模较大且距离天津较近,目前滨海机场旅客和货运吞吐量均不大,是4个直辖市中规模最小的一个机场,国际和地区航空运力仍不足,这些都将会限制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几年,滨海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11年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46.6 亿元,同比增长达28.1%。从“十一五”时期开始,滨海新区就陆续引入一批高端大项目,并且吸引了一批互联网界的领军企业相继落户,为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信息保障。

3.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支持,但文化类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金融创新改革前沿,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滨海新区金融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26.14 亿元,同比增长24.4%;占生产总值比重由3.4%增长到4.1%。为了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为文化企业专门创建了投融资平台,截至2012 年已经为25 家文化类企业融资近6亿元。但是这些融资大部分只是针对一些规模较大的文化企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往往是由滨海新区文广局以及滨海文化产业协会向银行推荐的优秀文化创意企业,这无疑阻碍了具有发展潜力但是还未发展起来的小而优秀的文化类企业获得融资,使其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4.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只有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增加才能使文化传播更为顺畅,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化产品的深度和增值能力,更快地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3 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1.6万余人,本科生近7万人,高职(专科) 生近5.5万人。依托天津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滨海新区教育同样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只有3所普通本科院校在滨海新区设置了分校。另外,滨海新区有独立学院3 所,高等职业学校6 所。滨海新区高校数量少,整体实力较弱,这与滨海新区的规模和地位极不相称。另外,滨海新区懂得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人才还相对较少,目前只有天津音乐学院正式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这些问题同样会制约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一个行业能不能快速发展,能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1.企业战略。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推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建立滨海新区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库,规划筹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立项。新区文化企业依托新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优势,坚持走高端、原创、国际化发展之路,促进了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2.企业结构。随着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文化企业已开始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但企业整体规模普遍较小,2013年,资产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文化企业仅有19家,而且经营分散,产业聚集度不高,至今还未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群,特别是与深圳、浦东等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显不足。

3.同业竞争。目前, 滨海新区文化企业近4000个,大部分规模较小。众多规模较小文化企业的存在导致文化产业竞争激烈。这一方面会使一些较大的企业不断提升自己,以增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会给中小企业带来极大的冲击。

(五) 机遇和政策

国家和天津市近几年出台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了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也相继出台了《滨海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意见》和《滨海新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与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然而,由于政策制定时日尚短,实施效果尚不明显,很多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加快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钻石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需求,文化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化、人力、资本等相关资源,同时,政府也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不过也应该看到,文化产业自身的企业战略、结构还不完善,同业竞争也相当激烈,相关与支持产业的发展也有待完善,市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一) 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要素,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1.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滨海新区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滨海新区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加文化自信,打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首先,加大对知名度较高的文化遗址的保护。例如,天津碱厂、建于1880年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和中国化学工业摇篮“黄海学社”等工业遗址;大沽口炮台、始建于明朝的海神庙和海门古刹潮音寺等历史文化遗址。

其次,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健全民间民俗文化体系。例如,完善汉沽飞镲、大沽龙灯、塘沽版画和大港的芦苇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特色鲜明的滨海文化。

再次,把特色民俗文化打造成为区域文化品牌,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经济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文化产业成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彰显滨海新区文化魅力的特色产业。不断加大对特色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把区域文化开发与建设相结合,创造开发开放、具有独特滨海魅力的滨海文化。

最后,搭建文化传播平台,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建立高端文化品牌,把滨海文化传向世界,彰显滨海新区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2.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2004 年华谊兄弟从深圳发展银行贷款拍摄电影《夜宴》,打响了民营文化企业向银行贷款拍电影的第一枪,也使我们看到了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实现融合的可能。为了更好地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采取多种途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扩大文化产业建设的资金来源。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放宽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高新文化产业领域。利用一切符合文化产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支持投资者以知识产权、债权等无形资产作为非货币资产投资入股文化产业。

第二,着力搭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发展小额信贷机构,启动文化企业资金互助组织试点,满足广大文化企业小额、频繁的资金需求。探索设立文化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合理分散银行信贷风险;探索应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

第三,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文化投入,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滨海新区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第四,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制定一个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持续增加每年用于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

3.强化人才培养战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任何产业发展到最后阶段都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实际上它不仅需要文化方面人才,还需要许多相关专业人才提供后续支持。所以滨海新区管理者首先应该明确人才是文化产业升级的核心,根据新区自己的特点实施各项措施来形成培养和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创造人才竞争、奖励和流动机制,使专业人才尽其所能地为新区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第一,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专业人才体系。对滨海新区文化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积极鼓励文化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形成文化教育、研发和转化的共同发展,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提高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积极推进滨海新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与海河教育园区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对接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专业,培育专业化的文化产业人才。

第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还要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对到滨海新区投资的文化企业法人和所聘用高级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等高端人才,可放宽学历、职称、年龄等限制,有关户籍问题按滨海新区表彰奖励“优秀外来建设者”相关规定执行。

4.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完善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由公路、铁路、航运等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从而进一步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使滨海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不断增加,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二) 准确定位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创造更多有效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支出也逐步增加。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应该是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建设的落脚点。当然,滨海新区文化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放眼海外,特别是亚太市场,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外向度,增加外汇收入。因此,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在重点培育和大力拓展文化旅游休闲、现代会展、创意、动漫、影视和数字传媒等文化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具有坚实群众基础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历史文化的现实张力,重塑区域文化特色。同时要实施文化艺术品牌战略,在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现有品牌的同时,加大对新品牌的宣传力度,搞好产品推介,在宣传方法的创新、途径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等方面多下功夫,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 完善相关及支持产业建设,拉伸做强文化产业链

相关及支持产业或者是文化产业的延伸,或者为文化产业提供人才、资金支持。因此,提升相关及支持产业竞争力对提高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强化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大交通通信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传播和信息服务功能,提高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完善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搭建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和融资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使龙头企业、优秀项目、优秀人才形成汇集之势,为文化产业提供各种支撑。拉伸做强文化产业链,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依托滨海军事文化产业园和滨海港湾休闲文化产业园,打造沿海岸线休闲旅游产业带,形成以文化主题旅游为特色的“海文化”;以发展新媒体为特色,依托滨海新媒体产业园,形成数字娱乐产品开发、广告创意和传播聚集的文化传媒产业群。

(四) 加强品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滨海新区文化企业众多,但缺少品牌优势。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建设国家级示范区为目标,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原则,实施“一区多元”、“龙头带动”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全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

(五)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滨海新区政府应继续发挥新区的政策优势和经济优势,创新文化发展促进机制,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前瞻性强的政策措施,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既做实文化惠民,也做足文化育民;既注重文化传承,又着力文化创新和繁荣。例如,加大对优秀企业、优秀人才的扶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放宽出资条件,吸引高水平的文化企业和人才;制定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建立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区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形成日益增强的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产业高水平、跨越式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瑜.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注册资产占天津全市53.4%[N].天津日报,2013-8-23.

[2] 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45-67.

[3]徐秀美.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27-29.

[4] 孙刚, 岳付玉. 滨海培沃土, 文化育良田[N]. 天津日报,2012-01-24.

[5]滨海新区设立5 亿元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EB/OL].天津文化信息网.http://www.tjwh.gov.cn/cydt/cyzixun/1112/111209-bhxq.html.

[6]柴永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zhuanti/09csfz/2009-07/17/content_18157968.htm.

[7]刘波,王欣,臧学英.积极打造中国北方“文化之都” 增强滨海新区核心竞争力[J].港口经济,2011,(04):23-25.

[8] 张锟. 百个居民文化室面积均超200m2[N]. 每日新报,2012-11-14.

[9]王晶.一季度塘沽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53 元[N].每日新报,2013-4-23.

[10]郭熠.滨海新区调研:新农民工个人文化消费月超百元[N].今晚报,2012-11-3.

[11]王祖凌.滨海新区去年接待中外游客1750 万人次[N].每日新报,2014-2-17.

[12] 余璐. 2020 年产业规模将实现6500 亿[N]. 每日新报,2012-5-23.

[13]胡淼.天津滨海新区金融业增加值2013 年同比增逾两成[EB/OL].http://www.022net.com/2014/2-21/492776312371360.html[14]王睿.文化产业集聚滨海[N].天津日报,2012-11-23.

[15]付娜,刘翔.基于钻石模型的滨海新区农业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分析[J].特区经济,2011,(4):62-63.

[16]辛诚,杜心灵.文化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研究[J].调研世界,2011,(5):58-61.

(责任编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