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文
摘 要:“看看”是宋元时期一个非常典型的重叠动词,从唐代产生以后一直沿用至今,其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均发生了变化。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代表短时体重叠动词的形成过程。本文试图从语法史的角度对其发展变化进行描写、分析和比较,以了解重叠动词“看看”的历史演变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重叠动词 “看看” 短时体 历史演变
一、引言
动词重叠是汉语十分有特点的一种语法现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动词重叠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大到理论范畴的概括,小至框架分布的描写,大致涉及到动词重叠的语法性质、动词重叠的形式、动词重叠的历史发展演变、可重叠动词范围、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古代专书动词重叠、方言动词重叠、跨语言动词重叠等九个研究方面。相关的学术论文数以百计,以专著形式出现的有李珊的《动词重叠式研究》、崔山佳《近代汉语动词重叠专题研究》、贺卫国《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崔应贤《汉语动词重叠历史考察》等。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指出:“‘看看’是宋元时期极有代表性的一个重叠动词,它在短时体重叠动词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值得单独研究。”并在书中简单介绍了其意义的发展变化。但是囿于整本书的体系和框架,作者并没有用较大篇幅来单独对“看看”进行深入探讨,而且其他学者的相关文章或专著也没有把它当作研究重点。“看看”作为古今汉语都高频使用的一个重叠动词,值得单独研究。因此本文将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溯源与探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历史考察与分析,了解“看看”一词是在何时产生了短时体意义。
在讨论重叠动词“看看”之前,我们明确几个问题。首先,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这种语法手段往往是加重语义、语气,增量的一种手段。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的归类、概括,一般包括内部屈折、附加、异根、重音、零形式等。汉语里动词重叠这种手段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属于体范畴,是动词最本质的属性,表示动作在一定时间内的情貌、方式状态,而不属于时范畴,也就是并不指明谈话时涉及到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相互关系。
其次,“动词重叠”还是“重叠动词”,应该称作什么,涉及到这种现象的归属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致意见。如果称为“动词重叠”,那么它属于一种形态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有非重叠式。如“看”的重叠式是“看看”,“说”的重叠式是“说说”。重叠式较之非重叠式增添了附加意义(尤其是语法意义)。如果称为“重叠动词”,那么它的语法性质就是词,属于用重叠形式构成的新词,它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非重叠式,如“猩猩”。我们暂且将本文的研究对象“看看”称为动词重叠,因为它有非重叠式“看”,而且基本词汇意义没有改变,都是“使视线接触人或物”。但是“看看”有历史发展的变化过程,因而它的属性可能会发生变化。
再次,先秦时期上古汉语的动词重叠只限于少数单音节动词,语义上只表示动作的绵延反复或久长。如《诗经·周南》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很多学者翻译为:采啊采啊采卷耳,不断反复地采卷耳。一直到汉魏六朝时期,动词重叠大部分出现在韵文中,语义上仍然都是表“绵延、反复或长久”义。因此,在唐朝以前,动词重叠几乎不表示时短量少。下文将考察“看看”的历史演变过程。
二、语言事实
“看看”这一形式最早出现在唐代,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敦煌变文》,一个是《全唐诗》。据不完全统计,《敦煌变文》中,一共出现20次,《全唐诗》属于诗歌韵文,出现次数多一些,一共有42次。
《全唐诗》是诗歌韵文,属于书面语体,保留上古汉语的成分多一些。通过观察描写,可以发现“看看”在《全唐诗》中大致表示以下几种意义:第一,表示眼看着,瞬间。后面跟主要动词,或者动词加宾语,往往有种变化的趋势,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这样的用法最多,一共有23例,占一半的比例。例如:
(1)白云乡路看看到,好驻流年翊圣文。
(2)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3)边风割面天欲明,金莎岭西看看没。
(4)清香往往生遥吹,狂蔓看看及四邻。
(5)风催晓雁看看别,雨胁秋蝇渐渐痴。
这五句诗歌中,第一句“看看”后面跟着一个独立动词“到”,表示“回家的路眼看着就到了”,这里的“看看”带有一定动作义,既可以看作动词,又可以看作副词。第二句与第一句一样,“看看”后的主谓小句表示“太阳西落的变化趋势”,这里“看看”也有动作义,因而与第一句诗一样,“看看”可以看作动词,看作副词。第三句中“看看”与上句中的“欲”相照应,都表示“快要,眼看着”,可见“看看”在句中充当状语,动作义几乎消失。第四句和第五句中的“看看”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叠词“往往”“渐渐”,“看看”的副词性就更加强烈了,“眼看着、转瞬”之义更加明显。
这些诗句中的“看看”都不表具体动作,或者动作义极其微弱,只是表示“将到未到的时间”,在句中作状语,是古代汉语中带有口语色彩的一种副词。严格来说,“看”重叠成“看看”不能算动词重叠,因为它重叠后成为了一个新的词语,语义上和基式没有联系。语法上,它的词性改变,由动词变为副词,既不表示时长量多,也不表示时短量少。所以,这种意义的“看看”既不是动词重叠,也不是重叠动词,应该是一个同形词。
第二,表示“绵延、反复或长久”。这种意义的诗句并不多。例如:
(6)看看长祆绪,和扁欲涟洏。
(7)弱弱本易惊,看看势难定。
(8)妾意何聊赖,看看剧断弦。
(9)看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这四句诗歌中,“看看”都有“反复看、不断看”的意思,它们的动作义极强,后面有的带宾语,有的不带宾语。第二句中,说的是反复看柳枝飘动,不知道它的方向。第四句中,“看看”表示“反复看,一直看”的意味更浓,指的是两人互相凝视了好久。在诗歌中,作者常常通过连用来增加动词所指的量,这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段。汉魏至六朝时期的韵文中也常常出现这样的动词重叠,唐诗中的动词重叠就是对汉魏用法的继承。这一时期,“看看”在语法上属于动词重叠式,在语义上,往往表示动作的重复增量。例如:
(10)看看舞罢轻云起,却赴襄王梦里期。
(11)言下随机见物情,看看狱路草还生。
(12)看看万里休征戍,莫向新词寄断肠。(13)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14)看看西来月,移到青天心。
这几句诗中的“看看”,既可以表示“看了又看,反复绵延”;又可以表示“稍微、轻微”之义,表示短暂动作已经完成。如第二句诗,既可以理解为一直在看路边长出了新草,处于“看草”的持续状态中,也可以理解为只是看了看路边的草,“看”的动作已经完成。再如第五句诗,可以是一直在看西升起来的月亮,看着它移到了天空中心,也可以理解为只是看了看西升的月亮,“看”的动作已经完成。从这些诗句中看出,“看看”这样一个形式已经由增量开始有了减量的意义。第三,表示“看一下,时短量少”,带有尝试的意思。这样的用法在《全唐诗》中很少,目前找到比较明确的用法只有一例。如:
(15)比至狂夫还,看看几花发。
我们常说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称作“时量”,后者称作“动量”。这里的“看看”,从动作持续时间上来看,比较短,从动作反复次数上来看,比较少,因而有“时短量小”的语法意义。同时,在语音上,第二个往往字读为轻声,与之前举例的“看看”在语音形式上有所区别。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指出:由时间短可以生出“稍”“略”的意思和“尝试”的意思,但最初的意义总是表示“时间短”,因为两个动词的中间本来是有“一”字的。因此,该诗句中“看看”也有“稍微、尝试”之义。
从上文的分析统计结果来看,《全唐诗》中“看看”这一形式存在三种意义,分别表示“眼看着、瞬间”;表示“绵延、反复或长久”;表示“看一下”。其中“眼看着、瞬间”之义最终成为副词,与我们这里所指的动词重叠不一样。第二种“绵延、反复”之义用法较多一些,这时的“看看”是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反复增量。第三种意义的例子最少,出现频率不高,而这时的“看看”已经有了减量意味,表示的意义是时短量少。下面来看《敦煌变文》中“看看”的使用情况。
《敦煌变文》主要反映隋唐时代的口语情况。该批文学写卷中“看看”已经几乎没有了“绵延、反复”的增量意义,而是大部分表示“眼看着、瞬间”,或者“看一下”,也有极少数表示“尝试”。
第一,表示“眼看着、瞬间”之义
李珊在《动词重叠式研究》中叙述到:“从此阿娘大命转然,其母看看是死,叫声动地。”中“其母看看是死”,“其母”不是受事(被看看),而是施事,它是重叠动词“看看”的主语,它可以表示“其母看去是死”,也可以表示“其母眼看是死”或“其母看一下是死”,后两种解释明显是“短时和少量”之义。这里的“看看”和在《全唐诗》中遇到的情况一样,是由重叠构成的新的副词,而不是是动词重叠或重叠动词。
第二,表示“看一下、看了看”之义
(16)知道这身,看看命谢,与王相伴,又得两朝。
(17)广现百般希有事,看看便是振春雷。
(18)士流一一朝龙阙,君士看看到凤城。
这些句子中,“看看”都是表示“看了看、看一下”之义,都有“时间短,动作轻微”的含义。《敦煌变文》中已经几乎没有表示动作重复的“看看”,可见,在隋唐时期,“看看”在口语中已经大部分表示时短量少的减量,也就是可以看作是最早的“短时体”重叠动词,也就是已经由动词重叠变为了重叠动词。
第三,表示“尝试”义,置于中心动词之后
(19)更试一回看看,后功将补前过。
(20)佛把诸人修底行,校量多少唱看看。
在《敦煌变文》中“看看”一形式已经不仅有表示时短量少的语法意义,还产生表示“尝试”义,置于中心动词之后,类似于词缀或者语气词的用法。与我们现在普通话中所使用的非常接近,比如“你试试看看”等。
上文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了“看看”在唐代的主要发展情况,即主要表示“反复、绵延”义,同时生发出一些表示时短量少的短时体意义。可见,唐朝是“看看”这一形式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既保留了上古汉语中常用的动词重叠的“增量”意义,又产生了新的“减量”意义。下面分析其在宋元明时期的发展情况。
宋元时期表示短时体的重叠动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动量词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从宋代开始,汉语的语法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为重叠动词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是动补结构的发展成熟,二是体标记系统的建立。补语和体标记是汉语重要的语法范畴,它们的出现在动词和宾语之间产生一个新的句法位置,该句法位置可以允许不及物成分出现,主要描写之前动词的结果或者进行状态,语音形式则通常表现为轻声。可以用“[V+()]+O”来表示。这一变化为动词重叠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动词重叠式实际上是一个基式加上向新创立的句法位置扩展的一个重复形式。从发展顺序上看,动词重叠式也是出现在上述两个语法变化之后,跟早期的动补结构情况类似的语法形式,动词重叠最早的例子也是以不带宾语为主,初期还常被代词宾语隔开,真正可带宾语的动词重叠式直到元明以后才开始普遍出现。“看看”一词在这样一个语言背景下变得活跃起来。
宋朝,主要存在有“看看”一词的文献是《全宋词》和《五灯会元》。在这些文献中,“看看”大部分是表示“看一下,看了看”的短时意义。例如:
(21)看看天尽头。
(22)看看宣诏未央宫,草诏侍宸极。
(23)看看云蔽月,三际等空虚。
(24)看看满地,堆却香絮。
(25)师一日上堂,良久曰:“大众看看。”
文献中的大部分用例都是表示“短时”义、“尝试”义,但是仍然有些语句有两种解释。如例(25),这里的“看看”可以理解为动词重叠,表示“长时间地看”;也可以理解为短暂的动作,表示“看一下”。当然,这个时候,仍然有许多“看看”是作状语而修饰中心动词,表示“眼看着、瞬间”义。
元明清时期,俗文学逐渐兴盛,白话小说普遍流行,文学作品中吸收的口语成分越来越多,重叠动词在文献中的用例频率升高,重叠动词“看看”也占据了主要地位。例如:
(26)便附了他们航海,看看海外风光,也不枉人生一世。
(27)待寻个自尽,看看小儿子,又不舍得,发个狠道:“罢!”
(28)公远道:“臣不敢自夸其能,也未知取得取不得,只叫三藏看看便是。”
(29)只是自坐了看看罢。
(30)姐夫好狠心,也不来看看姐儿。
(31)说了一回,吴大妗子对月娘说:“抱孩子出来与老太太看看,讨讨寿。”
(32)我们且回去看看师父,莫遭毒手。
表示尝试义的“看看”在唐以后,宋元明代的文献典籍中几乎找不到实例,在清代的《红楼梦》中可以看到表示尝试义的例子。
(33)先生听了道:“妙啊! 这就是病源了。从前若能够以养心调经之药服之,何至于此。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候来。待用药看看。”
到了现代,“看看”表“尝试”义在口语中用得非常多,一般是放在另一个动词重叠式后边。而且,这种“尝试”义的“看看”可以省略为一个“看”。例如下面这两句话也可以说成“这衣服不错,你穿穿看”“这条小路,我们不妨走走看”。只不过语气没有重叠式更舒缓。
(34)这衣服不错,你穿穿看看。
(35)这条小路,我们不妨走走看看。三、结语
本文梳理了“看看”这一形式从唐朝到宋元明时期的发展演变。了解到以下几点:(一)“看看”这一形式最早产生于唐朝,表示“眼看着、瞬间”“绵延、反复或长久”“看一下、看了看”三种语义。其中表示“眼看着、瞬间”义的最终成为副词。表示“绵延、反复”义的用例最多,表示“看一下”短暂动作完成的用例很少。可见,唐朝是其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存在大量表示“反复、绵延”义的情况,保留了上古汉语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同时也生发出表示时短量少的短时体意义。(二)宋元以后,“看看”用于表示“短暂”义的情况增多,而表示“绵延、反复”义的情况减少,同时引申出“尝试”义的用法,但用例很少。(三)表示“眼看着”义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副词,表示“尝试”义的“看看”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置于重叠词后边,有进一步虚化的趋势。而表示“短时意义,短暂动作完成的意义”成为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用法。可以看出,在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看看”是一个极有代表性的重叠动词,具有多种用法和语义。其语法属性应该说是由动词重叠变为重叠动词,由构形变为了构词。语义上由增量发展成了减量,即由“反复、绵延”义发展成了“时短量少、轻微”义。语音上,第二个“看”也逐渐读为轻声,有了语音形式标记。这种转变受到汉语双音化趋势、词汇化趋势的影响,并且伴随着“看看”短时义的产生,还产生了一批类似用法的重叠词,如“睡睡”“歇歇”“说说”等。可见,“看看”的历史演变对研究重叠动词的源流与语法意义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3]贺卫国.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4]崔山佳.近代汉语动词重叠专题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1.
[5]崔应贤.汉语动词重叠历史考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6]石毓智.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J].语言研究,1996,(2).
[7]邢福义.说“V一V”[J].中国语文,2000,(5).
[8]朱景松.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5).
[9]石毓智.汉语方言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和功能的差别[J].汉语学报,2007,(11).
(姚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875)